他紧紧盯着慕青手中的肉,狠声道:“给我吃!”
小张庄?不就是那个土匪家眷的村子?
两人对视一眼,纷纷在眼中看到了慎重。
慕青不理他,继续问:“你娘为什么让你跑?”
她看着小孩胸口衣襟处:“她有没有给你什么东西?”
小孩惊恐的看着慕青,捂住胸口后退了一步。
还真有?
“拿出来,这两块肉都给你。”
小孩站着不动。
晏秋得到指使,抽出手中的刀,明晃晃的刀刃晃在小孩面前。
他不对无辜稚子下手,可若这稚子是土匪之后,就算不得无辜了。
“拿出来。”
小孩在山里晃荡了几天,饿狠了,本就动摇,见此情形,从怀中掏出两个皱巴巴脏兮兮的信封,用力扔到慕青面前:“给你!”
说着就朝肉扑去,先把仍在火上架着的那块抓到手中,就往嘴里塞。
慕青把手中那块也递给他,不管狼吞虎咽的那孩子,捡起地上的信封。
信封还封着火蜡,保存完好。慕青正反观察了一遍,信封没有署名,应该只是用以保存信件。
她撕开信封,里面的信纸是上好的宣纸,已然泛着焦黄。
慕青压着情绪,一目十行的看完。随后她迫不及待的撕开第二张,只看了一半,就将信纸递给晏秋。
自己深吸了一口气,慢慢平复激荡的心绪。
晏秋一字一句的看着信上的内容。
他唇抿得紧紧的,似乎极力压抑着情绪。手背也因剧烈的情绪变化,激起一条条青筋。
“公主!”晏秋终于看完了信的内容,他张了张嘴,却感觉喉头发紧,难以出声。
这信上字迹清晰,力透纸背,写得清清白白。可却耻于放到桌面上去谈。
如何指使莽山匪首劫持粮草?又如何用空稻壳与棉絮混着泥沙偷梁换柱?
落款明明白白,是太后母族李家的一个不起眼的晚辈。
交换条件是,事成之后,朝廷派人招安莽山土匪,并给武将的官职。
纵然晏秋心绪起伏,可他知道慕青此时更难受。
“你也觉得这像是在危言耸听吧!”慕青满目悲凉。
可这样危言耸听的事情,却是实实在在发生了的。
将士在边关厮杀,而一国宰辅,却勾结外敌,断了自家的兵粮。
仅仅是为了独揽大权。
慕青麻木的站起身,这场“意外”的收获,令她不知该做何心情。
即使早就心里有了猜测,然而当证据赤裸裸的摆到眼前时,带来的冲击依旧足以压垮她的神经。
慕青像一根木头一样,僵硬,麻木的站了许久。最终千言万语只化成一句长长的叹息:“本宫怎会有这样的父亲?”
晏秋觉得胸口抽疼,如果不是孟家军队覆灭,公主也不会被送往西苍和亲。
明明她也是受害者,可却还会觉得是朝廷,是周家皇室,包括她自己,有愧于孟家。
她是这样良善。
“公主,我们是不是先回去?”晏秋柔声问道。
回去慢慢理清这件事儿,慕青这样,太令人担心了。
“好。”慕青没有拒绝,只是她突然想起什么,四处张望了一遍。
晏秋注意到他的动作,心下一惊,道:“公主,是属下失职。”
两人看这信的间隙,一时不慎,那孩子竟然偷跑了。
晏秋道:“公主,可要属下追他回来。”
慕青摇摇头:“不必了,他跑了有一阵子了。”
她抬头看向依旧葱郁的林木,在秋风中哗哗作响,再往里看,深不可测,似乎潜藏着吃人的怪物。
“既然这孩子能偷跑出来,那村子里未必没有别的漏网之鱼。”
“先护住物证,我们现在就回去,然后令王威带兵搜山。”
晏秋自然同意,公主一个人留在这里,他也不放心。即便打算了快去快回,也还是会担忧。
事不宜迟,两人快速翻身上马,离开这是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