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银簪这个物证,小梅很快认罪,大理寺算是结案了。
慕青自然不会就此罢休,她派人仔细查询了小梅的行踪,果然发觉她与梁国公府的下人过从甚密。
“这就是了!”
孟津靠在红漆木的太师椅上:“当年负责粮草押运的,正是梁国公府的次子梁茂。”
“而赵柳娘,是外教坊的歌伎,与他相交甚好。一度有传言,梁二公子要将她纳为妾室。”
梁茂与赵柳娘交好的时间,正是梁茂押运粮草之时。赵柳娘定是掌握了什么东西,才招致如今的杀身之祸。
慕青看孟津一副不以为意的模样,不由蹙眉不满的看着他:“线索断了,你好像并不在意?”
“我在意啊,但这不没办法么!赵柳娘已经死了,又救不回来。”孟津双手一摊,一副无可奈何的模样。
他转转头,活动着了下身体,突然瞥到现在慕青身后的晏秋。
想到晏秋曾经威胁于他,孟津心头顿起恶念:“晏兄?”
“不知晏兄对此有何高见?”
晏秋可不是孟津以为的,只会打打杀杀的人。
不过他看向慕青,在慕青点头后才开口道:“不如查查梁二公子当年的经历?”
或许能从梁茂经历中抽丝剥茧。
现下也只能如此了,慕青点点头,突然含笑问:“你觉得谁去查比较合适?”
晏秋嘴角挂一丝清浅的笑意:“孟公子就很好。”
孟津正从白玉瓷盘中,捻起一块透红的水灵灵西瓜,闻言手一抖,西瓜又掉了回去。
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儿!但是在两人笑盈盈的危险注视中,孟津不敢反驳。
只能小声嘀咕了一句:“你们夫妻俩真不是什么好人。”
随后,他猛然意识到自己似乎说了什么不得了的,不可挑明的东西。孟津当即“刷”的起身,丢下一句:“我这就去查。”
落荒而逃,不见踪影。
晏秋和慕青都愣住了,被这句话冲得大脑一片空白,朝霞迅速烧上脸颊。
许久,晏秋回过神来,艰涩开口:“公主。”
慕青听到他的声音,一个激灵清醒过来。
如果是以前的晏秋,他肯定会做出后退一步,跪下请罪,诸如此类的动作。
但是现在,慕青不敢想象,他是不是会说出什么不合世俗的话。
于是慕青站起身,背对着晏秋道:“本宫困了,本宫要回去睡觉。”
然后极力稳住身形,一步步走出厅堂,迈过门槛。
*
宫中赵柳娘的案子总算结束,大理寺卿张征翻着卷宗,看看那端正的笔迹,条理分明的记录,满意的缕了缕胡须。
又看着案前身姿挺拔的裴桢道:“卷宗写得很好,你这次破案迅速,圣上特意在朝堂上,当着百官的面嘉奖于你。”
大理寺也与有荣焉。
裴桢站在公案前,谦让了几句,作了个长揖告退。
这几日他夙夜审理犯人,整理案情,也实在有些熬不住了。出了门,便去寻寺丞告了假,要回家修整修整。
寺丞利落允了。
走出大理寺,裴桢又突然想起裴杏前日曾对他说,大理寺门前的菱粉香糕香甜可口。
于是裴桢便拐了个弯,去了卖糕点的铺子。
这会儿正值晌午,太阳晒得毒辣,街上人丁稀落。
香糕铺子前置了竹毗遮阳,客人也少,唯有菱粉的清香扑面而来。
同时还有清凌凌的声音传入裴桢的耳中,如泉水击在卵石,泛起甘甜。
“时值盛夏,正是吃菱角的好季节。”
“这家铺子开了多年,味道最妙。”
这声音莫名熟悉,裴桢举头望去,只见一袭黑衣的男子跃下马车。
等他转过身来,果然正是威名赫赫的御前四品带刀侍卫晏秋。
晏秋同样认出了裴桢,颔首招呼了一声:“裴大人。”
裴桢这才反应过来,笑道:“晏大人也来买糕点?”
说着,不动声色后退了一步,让晏秋先买。
晏秋看出他的意思,道了声“多谢!”
也就不再推辞,接过老板折好的油纸,往马车走去。
裴桢的目光情不自禁,往马车那边看去。
马车的帘子被掀开半角,露出女子倾国之貌。
那女子笑意盈盈,同站在马车外的人说了什么,然后素手接过一块香糕。
“裴大人,您的糕点包好了。”店小二的声音传来,裴桢转过身去,接过递过来的油纸包。
他心里想,真好,那个因为国家受了很多苦的公主,现在也很开心。
*
同一日。
宫门前,苏羡从随从手里接过马鞭,不顾随从的呼唤,策马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