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王侯的盛宴 > 第162章 162

第162章 162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162

“其实吧,我知现在说什么,王叔心中都在打鼓。” 赵毓看了看远处河谷处,那个地方距离此处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起雾了,显得有些不甚清楚。“我先去那边看看布防,此处的人马交于王叔,您就在这里等陛下驾临。”

赵毓上马,“就大田猎如今这架势,这几天都得在这待着,王叔要是晚上闲来无事,过来猎宫,烤兔子有,没准儿还有烤鹿肉呢!咱喝杯酒。”

话音落,他单手勒缰绳,双腿一夹马肚子,向远处河谷处奔驰而去。

燕王与吉王世子安沣,宗政文辩,奉宁还有原本跟随赵毓的那三十六人马都驻留猎场与逐鹿坡的衔接处。

燕王转身招了招手,“安沣啊。”

“王叔。” 安沣连忙上前,“您有什么吩咐?”

燕王道,“今日陛下设了大田猎,你也下场试试,要是有所斩获,也可以光耀门楣。”

安沣笑着摆手,“我不会。当年读书的时候专注经书诗文,还有祭祀礼仪。我父王专司宗室祭祀,我想着,以后做一个礼官不出错就好,就没在骑射上下功夫。”

燕王,“承怡也是如此。”

安沣,“赵先生不一样,纵然他身上有伤无法拉开弓,可是他骑术是当真好。再说,不能用弓,可以用弩。”

燕王却说,“弩是不能用的,这是传统。猎场中具是亲贵,不是兔子山鸡与鹿,弩机射出杀伤力太大,误射怕出大事。”

安沣点点头,就没再说话。

赵毓的马沿着河谷径自向前,遇到浅水的地方直接马踏过去。这边的地势并不复杂,只是烟水笼罩,兼之距离猎场中央有些远,显得让人有些不太放心。

所幸,是他多虑了。

沿途布防非常严密,像是过了一遍极细的筛子,不但距离数丈都留人,甚至连河谷中长得不太方正的石头子都被文湛的雪鹰旗捡走了。

赵毓从小就懒惰,王族子弟要学的“武”那是一概不会,不过六艺倒是学得不错,尤其善“御”,无论是御马还是御人。

毓正宫读书之后很多年,他其实颇为疑惑。

就是,他懒惰不读书,先帝不干,文湛不干,后来连楚蔷生都不干,硬是压着他读书习字,在毓正宫的数年,他可是曾经实打实地头悬梁锥刺骨。不过,当他懒惰不习剑术与骑射的时候却无人逼迫他,而与此同时,在毓正宫的其他人却无人懈怠。不要说文湛这朵文韬武略的奇葩,就连曾经志在中枢清要文官的崔珩,都在剑术和骑射上颇有造诣,不然,他也不会从书生,到巨商,再到以军功立身的宁淮侯各个行当中转换自如。

这是为何呀?

流水淙淙。

有青鱼。

在水面上下浮动。

赵毓下马,到水边捧水洗了洗脸蛋子。

顺着河谷向前走,就是山,翻过眼前这座山脉,那边是朱仙镇,也就再走三十里的山路,就是大郑的古王陵,埋葬着大郑开国几代先王的陵寝,而他那个亲爹的那副被万仭凌迟之后的残破枯骨,也埋在那里。

他记得上一次去古王陵,还是他新婚,当时他带着绮罗去的,这一晃,也是十几年了。

赵毓觉得自己父子缘分乱七八糟,深浅都说不清楚。他那个亲爹,在他出生之前就身死了,那个时候,亲爹连他是公是母都不知道,甚至连他是否能活下来也不清楚;而他人生的头二十二年,一直以为先帝才是他亲生老子。现如今,他知道先帝不是他亲老子,却依旧是他爹,所以,在王族长辈眼中,他依旧是帝王长子,甚至还拥有争夺北境兵权的资格。

这可当真诡异得紧。

——好歹是他亲爹。

赵毓想着,大郑天下以“孝”为先,自己也不能太出格,他是不是应该去一趟古王陵,给亲爹烧些纸钱?他给他取了名字“毓”,在纸钱燃烧的缭绕烟雾中,应该知道他是谁。可,这也三十多年了,如果人死之后当真有魂灵,他亲爹的魂儿也在奈何桥上过了一趟,要是命格不好,也许还能过几趟了,可还记得他这个儿子?

“赵先生。” 赵毓听见他身后忽然有个声音,“如此天赐良机,不下场试试?”

赵毓,“我这个行当同我老丈人一样,是文人不是武将。我是摇羽毛扇的,不是晃大刀片的,我可没本事与人肉搏。再者,我是今日田猎随扈的大臣,只管负责陛下的安危,其它的,一律不管。”

那人没下马,只是放松手中的缰绳,任由马匹顺着水边缓行了几步。

赵毓,“石世子认识我的年头也不短了,自然知道我这个人,在其位谋其政,可是不该我管的事儿,从来不伸手。”

石慎笑着说话,语气倒是挺温和的,“赵先生不下场,是因为不用多此一举,毕竟,你不下场,也能活。”

赵毓转身,看到石慎端坐骏马之上,一手持缰绳,一手,却拿着一张弓,却见了血。他马鞍上挂着一只华彩异常的山鸡,是他的战利,那只山鸡死得华彩异常,它纤细的脖子上插|着一支箭,使其咽喉洞穿却并未当场毙命,血顺着马鞍淌下,流了一地。

石慎,“那日与赵先生在绮镇阔别,我回到雍京就去拜访了雍王。我也没想到自己当时已是穷途末路,居然依旧能进王府客厅。只是,……”

赵毓被他将自己与马匹间隔开来。

马不是关口,关口是,马鞍上挂着他的弩|机。

石慎,“王爷答应了我一些事,不过,他也给了我一些教导,使我终身受益。”

……

越筝终于点头,“好,你想要什么?”

石慎,“求条活路。”

越筝,“石府上下我只能保一人性命,我给你们石家留个后。你自己看,这个人是你,你弟弟,你妻肚腹中的孩儿,还是,你爹外室的庶弟?”

石慎豁然抬眼,直勾勾的看着雍王。

此时窗外月光倾泻。

越筝也看着他,眼神竟然是和煦的,温润似昆仑的玉,他就在木椅上安坐,如同坐在云端的神,看着凡人骨肉反目,兄弟阋墙,父子相残,却露出了笑容。

毫无怜悯。

……

石慎,“北境向雍京发了一道六百里加急,一道八百里加急,近三百年来,此等紧急军情极其罕见,即使当年赵先生远征西北,也只用了一道六百里加急回雍京报捷。”

“高昌王战火烧到山海关,微音殿上连续数日召集重臣议事,看似急之又急,可是,北境有徐绍,有定国公裴檀,山海关有白策,都是不世出的名将能臣,手握雄兵,并未听说溃散。”

“而微音殿数日的议事,除了将有领兵资格的王公与亲贵大臣们困于禁宫之内,围住在雍京的藩镇家族府邸之外,似乎也没有进一步的旨意。”

“所以,赵先生,这北境的军情,究竟是急,还是不急?”

“怎么不急?” 赵毓却笑了一下,“今日这场田猎是干什么用的,石世子不会不知道吧。”

“我自然知晓。” 石慎,“只是不知道,这入猎场的众人是猎人,还是终究做了别人的猎物?”

赵毓站着没动,甚至眼睛也没看向自己的马匹,“世子的话,真是越来越令人难懂了。”

石慎,“赵先生难道不好奇,我石家这种几乎已是死罪难逃的人,怎么还能进南苑?”

“自然是圣上仁厚。” 赵毓,“陛下以天下为重,任人唯贤,能平北境兵灾之人不拘泥之前功过,如此可使你石氏满门度过天劫的良机世子千万珍惜,莫在这里与我废话。”

石慎咯咯笑了几声,让赵毓想起十几年前,就在朱仙镇,那夜大雨,风雨狂啸,树上惊起的老鸹也是如此笑声,凄厉而绝望,甚至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疯狂。

随后,他听见石慎说,“因为我们是蛊虫。”

“赵先生,你看,如今这南苑被雪鹰旗重兵把守,这是陛下的私兵,即使漫山的王公贵戚,却无一人可插手此时猎场的布防。”

“像不像一个密不透风的罐子?”

说着,石慎手中弓忽然抬起,他抽出一支长箭,搭在弓弦之上,对准赵毓,“猎场之内发生意外也是在所难免,只是祈王殿下出师未捷身先死,当真是生命中极致的无奈。”

山口河谷。

有风在吹,水流潺潺。

有那么一瞬间,赵毓竟然当真动了心思:——此地竟终成他埋骨之地,未知好坏?

一支极细的箭却自极远处破空而至!快,快到令人恐惧的地步,径直切断石慎的弓弦,钉在河谷碎石之上!

马蹄声,如同雷霆风暴,狂风怒啸!

极品西域良驹!

似银又似金色。

如此神骏,可日行三万里,可驮穆天子觐见西王母,可使无数帝王耗尽国力远征!

随着细箭钉碎了河谷的碎石,人与马俱到石慎赵毓眼前。

石慎看到三支细的箭,搭在弓弦之上,直勾勾的,全部对准他。

手指上是极品昆仑玉与玄铁做的指护。

那人似乎是一尊玉雕,只是那双鸦翅一般的眉,秀致却冷然,显示出作为人的情绪。

——盛怒!

只是,此人的装扮已与在绮镇时不可同日而语。

那时他是青衫。

此时,……

黑色缂丝猎袍,山河地理纹路,五爪金龙映着光,闪着冷芒。

……

雍王十九岁,面容带着少年的娇憨,只是他那双鸦翅一般的眉,竟然使他生出几分冷然的俊美。

“世子坐。”越筝吩咐,“看茶。”

一位侍女手捧楠木托盘,上了两盏岐山云雾,随即退下。

“世子夤夜前来,怕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吧。”

越筝端着茶盏,轻轻喝了一口,没听见石慎说话,他微微挑眉看了一眼,“怎么?”

“殿下好样貌,这道眉生的好。”石慎忽然说了这么一句,显得前言不搭后语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