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女子入仕之财政官升级攻略 > 第15章 京中来信

第15章 京中来信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施越英贫嘴:“我这么优秀,干什么都能干好!”

“在外可不能这么不着调!” 施母戳了一下她脑袋,又感伤地叹道,“汴京这么远,又跟我们这水土不一样,你若去了,肯定会吃点苦。”

施越英笑道:“没事啊娘,我皮糙肉厚,不怕苦的,再说有老师一家呢。”

外祖母也道:“就是,方昱如今是京官,有他一口肉,也少不了我们阿英一口汤。”

施越英咯咯直笑,施母也不再伤感,继续鼓励她:“家里你也尽管放心,我们有田租,我现下在乡学的差事也稳定,过日子绰绰有余了,你只需做好自己想做的事就可以了。”

施越英心里万分感动,虽然她鄙视过自己这一世的投胎运气,但她现在觉得能有这么好的家人她又是很幸运的。

在家把事情商定后,施越英就回鄞县县衙辞职。

贸然辞职,她觉得对刘知县有些抱歉,毕竟当初是他把她留在县衙,还对他付出十二分信任,把不少要紧的事情都交给她办。

于是她便找刘知县恳谈了一次,刘知县倒是很理解她的选择,还对她勉励了一番。

张主簿在听说她要离开后很发愁,以施越英的办事水平,一个能顶三个用,他觉得以后怕是很难找到她这样全能的下属了。

其他同僚纷纷对她表示恭喜,在他们看来进京上学就相当于登上了青云梯,前途无量。只有吴宣真心舍不得她,拉她去喝酒。好友远行再加上他最近情场失意,一时间愁绪满怀,唯有借酒消愁。

吴宣请她喝酒的方式很特别,散衙后,他从正店买了酒菜,跑去桥头附近的茶摊包了张桌子,就为了时刻关注桥头的动向,以防错过仁枝。

施越英哭笑不得,吴宣还真执着,说到做到,说好每天等,绝不落下一天,即使等得心灰意冷也不放弃。

跟县衙众人告别后,施越英便回虞县收拾行囊。

关于如何去汴京,方昱在信中建议她去找徐牧。因为他打听到徐牧近期正好在明州三年任满,磨勘结果优秀,会马上返京任职。

方昱认为,徐牧是世家子弟,出入肯定有女使、仆妇一堆女眷同行,若能跟他一起赴京,混在人群里,既不会显得突兀,也能得便利和照顾。

施越英心想,老师倒是为她考虑周全,可惜他肯定也没料到,就在前不久,她嚣张地在磨喝乐摊子赢了徐牧,从他手里抢走了他即将到手的奖品。这会儿让她去求他帮忙行方便,她是无论如何也张不了这个口。

她思来想去,决定还是自己一人进京。

没什么大不了的,前世她也是高中的时候就一个人坐火车或者飞机去外地的爷爷奶奶家,一路看书、玩游戏或者刷剧,还蛮逍遥的。只不过眼下路上的消遣方式少了很多,只有看书或者嗑瓜子了。

她做好决定后便开始研究进京路线。

古代虽没有快速交通工具,但从明州到汴京走水路坐船还是比较方便的,价格也低廉,只不过很难遇上直达的船,一般得换转几次,得从明州坐船走浙东大运河,到杭州转江南运河、淮扬运河,然后再转船行汴河到汴京。

走陆路的话,马是现成的,但千里迢迢地骑马进京,显然不现实,施越英想想就屁股疼。

若要坐马车,那就得花大价钱买车了。关键是她不认路,没准迷路一耽搁,比走水路要慢许多。

几番比较,施越英觉得还是坐船比较靠谱。

就在她要去打听搭船的情况时,徐牧的随从严林找上门来。

原来方昱专门托人跟徐牧打了招呼,说施越英也有可能进京,请他带着同行,他便遣人来问。

严林先去了鄞县县衙,被告知她已经辞职回家,便找到虞县施家。

施家的两位长辈听了严林的来意后欣喜万分,热情地招待他。

外祖母还发挥她聊天的特长,拉着严林东扯西问,旁敲侧击,把徐牧的背景摸了个透,尤其是他的亲事。

严林是打小跟在徐牧身边的,为人老实,见旁人打听主人的私事也不恼,从善如流道:“徐签判已有婚约在身,老妇人不必费心了。”

严林人长得憨憨的,平常说话也慢,刚刚那句话却说得极溜,似是已经说过百遍。

施越英心想,徐牧脾性不咋的,但外表长得极具迷惑性,估计哪家长辈见了他都恨不得为自家小娘子牵红线,看严林那流畅回绝的架势就知道了。

外祖母听罢,失望之情溢于言表,就跟自己失了个如意郎君似的。

严林走后施越英取笑她。

外祖母拍她一下脑袋:“小没良心的,还不是为了你的终身大事。”

施越英耸肩:“他们这种高门根本不会正眼瞧我们。”

外祖母反驳:“那他派人这么大老远地来问你话?”

施越英解释道:“那也只说明老师面子大,徐牧也会办事,我跟他那点交情还不够他嫌弃我的呢。”

外祖母听了这话,反倒不平了:“高门有什么了不起的!”

施越英哈哈大笑:“就是,怎么说我也是我们家顶户门的,要找也找个倒插门的。”

施母训她:“别整天没个正形,好歹人家也仁义,专程上门来问,你也要知恩图报,往后对人家恭敬些,收收你的脾气。”

施越英笑嘻嘻地满口应下。

离别在即,施越英陪家人度过了十来日,便依依不舍地启程奔赴汴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