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舱比之岸上的房室自然是狭的,但林如海租赁的船并不算小,便还隔出了几个房间来,那匣子正被放到了划定的书房里头。
书房临窗,桌子上头只摆了一把划开纸封的花刀、一个烛台,几本杂书。
进到书房里头,林如海先将手中拿着的锦袋打开了,里头果然是五张百两的钞票,但除此之外,再看不到其余线索,便跟贾敏转头去看匣子。
周崇如跟在他们身后,见两人取出匣子里的宝物来看,心中隐约觉得不对。再仔细一对比,果然发现,那紫檀匣子里的镇纸高不过两个指节,那匣子却足足有半个手掌高,恐怕正有机关在其中。像是现世里头年节时常收到的礼盒,打开来便看见礼品,礼品取走了,下面看着到了盒子底部,实际将夹在中间的隔板取下,下面又填了许多锦布缓冲。
周崇如提醒不了大人跟夫人,便转过去看另外一个圆锦匣子,仔细揣摩它的长宽高,也觉得不对。
那头,贾敏跟林如海一一看过了两样物品,确认确实是好物件,也没有机关在其中之后,目光便也回到了匣子上。都是世家大族出来的人,种种花样见得难道还少?那送匣子的人也没有故意为难他们的心思,那手指探进锦盒里面一比较,果然都发现了木匣中的机关。
林如海从侧边轻轻往下一按,只听模板嘎达一声,翻过半边。往里头一探,正瞧见一张薄薄的纸条。
船舱中光线昏暗,窗户又给闭上了,林如海便拿着纸条凑到烛火面前一照,才看清上头写的是什么字。
“杜鹃啼了暗无声。”
贾敏将句子念了出来,笑道:“竟然还是个字谜,不晓得是谁送过来的,这么有雅思。”
林如海沉思片刻,答道:“大抵是明经历。”
贾敏跟周崇如都有些诧异,瞧着纸条上的谜语,一细想,杜鹃啼了即鹃无鸣,剩一个月字,暗无声即暗无音,剩一个日字,不正是日月明嘛。
贾敏便赞:“若是来日元宵佳节猜字谜时我有夫君这样敏捷的才思便好了。”
林如海笑笑,旋即道:“既然是这样千般周折百般辗转送过来的,那也是下了血本,恐怕不是那么简单。”说完,便摸向桌上另一个圆锦匣子。
那匣子不大不小,正有一掌高,一拃长。
林如海敲敲内壁,了然一笑,取过桌上的花刀,轻轻撕开贴在内壁的丝缎,将丝缎一扯下来,里面正是一本不知道什么东西。
贾敏瞧见个大概,知晓接下来恐怕便是官场中的事情了,便假托卧房那边尚未收拾妥当,告退避让了。
等贾敏走后,林如海坐在桌子前,竟然有些手抖。他小心取出那包了书皮的本子,翻开来看,竟然是知府的账簿!
“明孝先啊明孝先,你果然是下了血本送来的。”林如海口中喃喃,想到今日收到恐怕有千两白银的钱钞宝物,深知明孝先所图不小。
林如海将账本攥得紧紧的,心中激荡不已。
船只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出港,带有水腥味道的江风费劲地从窗缝之间钻进来,吹得烛台摇曳,映照在林如海尚且年轻气盛的脸上。
林如海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将窗户打了起来。
窗外,水鸟缭乱,江河浩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