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动作自然的把虾肉放进沈望碗里,沈望只觉得谢忱的目光在身后如火炬要把她烧光。
“谢谢。”沈望埋头,挑了一口米饭嚼嚼嚼。
丹儿心思粗,以为杨至霆一视同仁,打趣问道,“我们的呢。”
“自然也有份。”杨至霆向手下的人递了个目光。
沈珺不动声色的看向杨至霆,又看向沈望。
看向杨至霆的还有另外一人,那便是杨允意。
从在船上,杨至霆便在沈望算命后,撂开帘布问星娘给沈望测出了什么命运。
星娘说天机不可泄露,杨至霆知道撬不开星娘的嘴,就拿走沈望留下的字帖,还来撬开杨允意的嘴。
杨允意自然不会说的,但是看得出来这小子挺在乎这沈姑娘。
午后。
饭饱过后,这支队伍继续赶路。
谢忱坐在马鞍上,沈望走在马旁边。
“水。”他吩咐,沈望便从身上斜挂的挂袋里翻出谢忱的水袋。
忽然,脑门上传来谢忱阴阳怪气的声音,“琵琶虾好吃吗?”
沈望递水袋的动作停下,“水袋没水了。”
“我可以去找杨至霆借水。”
这哪里是借水,明明是挑衅,沈望抬头看他,嘟着嘴,只见谢忱挑着眉,她只好把水袋举起给他,“水袋又有水了。”
“怎么又有了。”阴阳怪气是他的本领。
“我只想吃你剥的琵琶虾。”她用着只有两人听见的声音。
谢忱低垂的头连忙抬起,腰背挺立,被她忽如其来的话语弄得无地自容。
在说话这方面,他似乎不是她的对手。
傍晚,这支队伍下榻了一家客栈。
飞骑军向众人交代,“明日赶路,预估午时便可抵达都城。”
沈望上楼进了自己的客厢,整理一番衣物,推开窗台,看见不远处的主街灯火通明,人来人往,似乎在过什么节日,好生热闹。
“时芙、丹儿,外面很热闹,我们去......”
她的声音戛然而止,只见两人如同含了一口气似的,倒在自己的榻上不愿多动。
“月儿,你去吧。”丹儿揉了揉自己的小腹,“定是中午那顿吃撑了,现在还没缓过来。”
“我也是。”时芙的声音很虚弱。
沈望想起午时那顿饭食,因为海馐之鲜,这两人在那吃得很是滋味,桌上的饭渣连壳带渣垒的老高了。
见两人有心无力,她换了一套宽松的杉裙,带着小钱袋便出门而去。
她前脚刚走,后脚便是明秀的到来,明秀没看见沈望,这个消息自然落到谢忱那儿。
*
主街上,正是春节前夕金国盛行的逛花街。
在这条街上,多的是戴上动物面具游逛的年轻男女与小娃娃。
一座衔接两岸街路的老桥上,垂挂着来自金国各地的鲜花。
桥上桥下,多的是小摊贩的吆喝声、伶人席地表演的歌声、马戏人迎着火圈喷酒因而大放火光得到路人的叫好声....声声灌耳。
“姑娘,一看你便不是我们金国的女娃娃。”一位大娘抓着沈望就在叨叨,热情的很,从自己的摊贩里拿出一个面具赠予,“这个小红狐面具真好看,真适合你。”
“我更喜欢这个小银蛇面具。”沈望拿起另外一个面具带上脸,打开了钱袋准备递银两。
大娘惊叹这个面具碰上了自己的主人。她从不讲虚话,说什么也要送给沈望。
沈望心头一暖,怎么也推不下,只好收下,礼貌一问,“大娘,这面具在这边盛行,可有什么故事吗?”
她把面具戴上,蒙上了整张脸,只露出一双眼睛和唇。
“还真有。”大娘挠了挠下巴,“听我那死去的姥姥说,春节的时候街上正是最多人,是妖魔最爱来抓娃娃的时候,为了不让妖魔把自家的娃娃抓走,老一辈就想到了做个动物面具遮盖小孩。”
“这个传说在我小时候经常听见,现在倒是有了新的传闻。”
“是什么?”沈望听着大娘的声音,越发好奇。
“传闻戴上面具上的动物,是你的前世。”
“我的前世,竟然是条小蛇。”沈望勾起唇。
轰隆隆的一声,沈望的目光连忙看去,天空绽放出五彩斑斓的烟花,也是这时候,大娘的声音被烟花掩盖,“带上面具也能认出你的人,是你今生的真命天子。”
“是烟花。”沈望看向烟花喃喃自语,“金国的烟花真美。”
幽朝逢年能看见的烟花,都如同扎进她这位前朝人的利刃。
大家纷纷往江边的烟花涌去,沈望被人微微一撞,钱袋掉到地上,里面的铜板滚了出来,沈望弯下腰去捡。
适逢,谢忱从她身边经过。
一高一低,各不见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