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嫁给当朝太子妃 > 第11章 公公

第11章 公公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由太子妃做来,分外好看。

仿佛冰雪消融,恍若神妃仙子。

即使景涟,也看得微微怔住。

她很快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的失神,双颊浮现半分绯色,眉心微蹙。

煞是好看。

太子妃执杯的手忽而一顿,旋即神色如常。

.

太子妃并没有刻意卖关子。

进了福宁殿,她先向皇帝禀报明日乞巧宴的种种筹备,又特意禀报了景涟所做的贡献。

分明景涟只是算了一本账,被太子妃说出来,也没有刻意夸大其词,却像是她撑起了半个乞巧宴。

饶是景涟,都听得有些心虚羞愧,连忙出言推辞谦虚。

皇帝却全将景涟的谦虚当做耳旁风,先赞扬太子妃,又夸奖景涟,末了道:“也不要太过劳累,你帮太子妃打个下手就是了。”

然后皇帝命李公公开内库,挑选珍宝分赏太子妃与景涟,并且说定国公已经入宫请罪,和离旨意召来宗正与礼部尚书很快就下,大力鼓励她出去玩。

怀贞跟在太子妃身后,闻言不禁悄悄咋舌。

他从前只听说皇帝宠爱永乐公主,今日亲眼见到,才知道皇帝对永乐公主已经不是宠爱了,而是溺爱。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赏赐太子妃是顺便,皇帝还是在变着法的给永乐公主奇珍异宝。更不要说鼓励她出去玩耍,要知道,天子无家事,永乐公主三次和离着实有些惊人,和离旨意一下,皇帝也免不了要面对御史无休止的弹劾与劝谏。

这种毫无底线的娇惯与纵容,永乐公主至今没有养成飞扬跋扈唯我独尊的脾气,真是出乎意料。

太子妃谢恩,话锋很快一转,提起东宫二公子景桥、县主和雅,表示皇孙身份尊贵,想要为他们生母增添脸面,准备以良娣待遇供养两位良媛。

景涟眉梢微扬。

——太子妃果然不是忍气吞声的性格。

提升东宫妃妾待遇,太子妃自己就能办,却要禀到天子面前,分明就是另有深意。

果然,皇帝张口便问:“朕听说景檀还没回书房读书?”

太子妃已经为此事来请过罪,闻言再度俯身,四平八稳道:“太医前日禀报,景檀已经痊愈,需好生照料、避免见风,赵良娣有意使景檀多休养两日。”

皇帝道:“赵良娣竟越过太子妃来安排皇孙读书吗?”

显然,皇帝对东宫中的情况并非一无所知,赵良娣与太子妃的角力——或者说,赵良娣单方面的角力,根本没能瞒过皇帝。

太子妃低头不语。

皇帝话音中隐带不悦,并未掩饰,但那不悦显然不是针对太子妃。

殿上珠帘轻响。

帷幔分开,青色道袍下摆映在太子妃与景涟低垂的眼底,越来越近,近到衣摆上绣着的隐云纹都清晰可辨。

皇帝慢慢捻着一百零八颗的念珠,平声道:“就依你所言,那二人生育皇孙有功,许以良娣待遇,李进!”

李公公连忙应声。

皇帝道:“去取一对如意分赏二人。”

李公公连忙应是。

太子妃温声:“儿臣代二位良媛谢父皇恩典。”

皇帝又道:“景檀是东宫长子,应该由嫡母教养,往后挪到惟勤殿去,不许赵氏插手。”

太子妃却道:“儿臣谢父皇体恤,只是母子亲情乃天伦,儿臣不忍强行拆散。况且,儿臣事务繁忙,恐怕不能事必躬亲照料景檀,放在惟勤殿似有不妥。”

景涟在心里给赵良娣打了个叉,然后为皇长孙默哀片刻。

赵良娣急着争夺生母嫡母在皇长孙心中地位,太子妃却直接来了个釜底抽薪——没关系,皇长孙是你一个人的儿子,本宫换个孩子扶持也是一样。

看谢良媛日日带着孩子前来请安的态度,显然是个远胜于赵良娣的聪明人。

——皇帝终究是对长孙有几分格外特殊,又或者是二公子景桥年纪太小。太子妃提出提高两位良媛待遇,想要转而扶持二公子,皇帝却终究不忍直接放弃景檀,想将皇长孙放到太子妃膝下。

但太子妃显然不愿。

皇帝沉吟更久,再开口时,居然罕见地退让了:“既如此,景檀先在会宁阁继续住着,只是赵氏不足以抚育皇孙,为免她言行不当教坏了孩子,让她迁居别宫。”

这是怕赵良娣心生怨怼,教坏皇长孙还在其次,若是对其他两个孩子下手就不好了。

太子妃自然不会再度拂逆皇帝,低头领命。

说完这些家事,内侍入殿来报,在皇帝耳畔低语,难免泄露进太子妃与景涟耳中只字片语。

皇帝转向二人:“宗正与礼部尚书来了,永乐你……”

‘永乐’二字尚未说完,只见景涟一震,骤然告退,速度快的像背后有鬼在追。

太子妃:?

景涟几乎是拽着太子妃登上了轿辇。

直到坐定,太子妃才来得及问出口:“怎么了?”

景涟心情复杂地看了太子妃一眼:“礼部尚书来了。”

太子妃自然接口:“圣上大约是召他来下旨的,和离要……”

说到这里,太子妃的声音戛然而止。

公主和离要通过宗正寺,同时知会礼部。

现任礼部尚书位高权重,在政事堂众宰相中排行第二,风评不错,裴含绎还与其打过数次交道。

不过不巧的是,礼部尚书姓言,他的嫡长子当年誉满京城,叫做言怀璧。

——没错,他就是永乐公主第二任驸马的父亲。

景涟曾经的公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