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之紧紧揣着乔希为她写的小说,上了地铁就忍不住翻开来读。
这本小说像极了乔希本人的自传。
幼年丧父,在母亲严格的管束下叛逆地长大;年轻时识人不清,未婚先孕后深陷流言蜚语之中;走南闯北,笔耕不辍却一事无成——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失败者的一生。
情节设计并不高明,行文结构勉强只算得上流畅。这不是一本非常优秀的作品,但乔希笔下的女主角和她本人一样,是深陷泥潭也向阳怒放的鲜花,永远相信爱也敢于爱。
乔之感觉自己好像在旁观母亲的一生。
地铁到站时,她读完了半本。她不知道后半本书会走向何方,是如现实一般苦涩,还是风雨后终见彩虹。
正好赶上了晚高峰,下地铁时人潮汹涌。
乔之不知被谁挤了一下,差点跌倒,手中的书顺势滑落了。她弯腰去捡,却发现书页中掉出几张信纸。
翻开后第一眼,她就看见了自己的名字。
乔之的心里涌起一股没由来的害怕,她收好信纸,不敢再往下看一个字。
出了地铁站,乔之拖着沉重的双脚往家的方向走。十一月中旬的晚风满含着凉意,吹得人手脚冰凉。可即便如此,她脚下的步伐还是比平日里要快上许多。
她想读那封信,却又没有勇气。乔希走后,她才发现自己根本就不曾了解过她。过去许多次母亲想要靠近,都被她拒之门外。
她太害怕了,害怕得到后会在某一天再次被丢弃,于是干脆从一开始就保持安全距离。
可是乔之还是不得不承认,她有些后悔。
她强忍着泪意读完了剩下半本书,小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结局。末尾处女主角看着朝阳,笑着说了一句《飘》中的经典台词:“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
明天她还要用力去爱,去追寻自由,去挥霍生命。
——就像乔希本人一样。她一生都不畏惧去爱,不畏惧死亡,永远年轻、永远向上。被爱情欺骗过还会奔赴下一段感情,被不懂事的女儿伤害后还会满怀期待,被病痛折磨后还会渴望遥远的可乐香。
转眼那叠信纸又出现在乔之的眼前。
最后她还是翻开了。
纸面上是不熟悉的字迹,但乔之知道这是乔希的亲笔。
“乔乔,今天妈妈去学校看你是想让你在考前别太劳累,没想到最后还是惹你生气了。我好像真的不是一个很称职的母亲。不过我知道我的女儿已经高三,马上就要开启崭新的人生旅程。还有你说错了哦,不是你生下来就没有父亲,而是妈妈觉得那个人根本不配拥有你这么好的女儿。
……
乔乔,你年纪小,可能还不懂。自由是既能选择不爱,也有勇气去爱。妈妈从来没有一头扎进爱情里晕头转向,爱或不爱都是我的选择。
……
我不会做家务,也不知道怎么带小孩,所以总以为外婆能更好地照顾你。乔乔,我承认自己很自私,为了心无旁骛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把你丢下了。现在看来,我不仅没成为一个好作家,也没有成为好母亲。
……
不过有一件事我很确信,我最大的幸运就是有你这么一个优秀可爱的女儿。希望我的女儿乔乔勇敢、自信,永远可以开怀大笑,永远有爱与不爱的自由。”
几滴泪砸在了米色的旧信纸上,濡湿了“我的女儿”四个字。
乔之想,她何尝不是一个失职的女儿呢?她从未了解过真正的乔希,自以为是了许多年,她明明就是一个比她怯懦许多的胆小鬼,永远对触手可及的爱敬而远之,擅长搞砸所有关系。就连在将别之际,她仍要揭母亲的伤疤。
她是比可乐还要伤人的毒药。
翻到信纸背面,乔希写道:“虽然写了很多,但还是不知道要怎么把信交给你。我怕靠近一点,就会吓得你退让十分。说到底是我的错。”
——她是那么懂她,知道她渴望温暖与爱,却又害怕被灼伤,更害怕光明后可能坠入的黑暗。
-
乔希葬在江临市郊区的一处公墓,墓园坐落在一个山庄里——这是江临海拔最高的墓地,所以她长眠辞世后仍能俯瞰人世间,时常能与清风明月作伴。
墓园很大,里面分了很多个墓区。乔之从入口处乘坐摆渡车一路沿山丘向上,沿途的植被在初冬时节仍鲜翠欲滴。
乔希的墓地在最深处,姜永望精心挑选了一个极好的地段,一小块地便价值不菲。乔之现在才发现,其实继父对母亲的真心随处可见,一直是她一叶障目且不识真心。
乔希新入葬,黑色大理石制成的墓碑崭新发亮,墓前的鲜花都还娇艳地绽放着。
乔之带了一捧雏菊,和多年前她未送出的那一束一模一样。她静默地跪坐在地,心中有千言万语却不知如何开口。她想说,我读了你写的小说,我知道姜叔叔确实给了你幸福,对不起我没有学会你的勇敢。
但最后她只轻轻说了一句:“妈妈,我好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