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大唐·文德皇后传 > 第21章 风雨欲来

第21章 风雨欲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随后,又派刘文静出使突厥,亲写书札,对突厥始毕可汗卑辞厚礼,始毕可汗复书,承诺支持李渊起兵。

突厥已和,监视已除,后顾之忧已无,接下来就是等儿女们都回来。

李渊是个好爹,这种时候了,也一直惦记着孩子们。

李秀宁也接到了父亲送来的信,与丈夫商议,柴绍自知已经做了李渊的女婿,便是上了一条船,并不推辞,只是担心妻子:“尊公将扫清多难,我欲迎接义旗;同去则不可,独行恐罹后患,为计若何?”

李秀宁当机立断:“君宜速去。我一妇人,临时易可藏隐,当别自为计矣。”

于是柴绍从长安走小路去太原,而三娘则带着侍女回到鄠县的李氏庄园。

这是李渊夫妇陪嫁给女儿的嫁妆,占地广阔土地肥沃,年成收益颇好,在京中贵女圈里也是很拿得出手的。

她自称李公子,找来中人,将庄园变卖。

侍女颇为心痛:“这是娘子的嫁妆,也是娘子的依仗,怎么能轻易变卖呢?”

李秀宁摇头:“我母亲有亡隋之志,今我父欲举兵起事,我作为爷娘之女,必当鼎力相助。”

庄园很快变卖掉,李秀宁拿着钱赈济灾民,很快招收了一支几百人的队伍。

而柴绍在从长安去太原的路上,遇到自河东出发的李建成、李元吉兄弟俩。三人面面相觑,建成先问:“怎么只有你,我妹妹呢?”

柴绍尴尬解释,见内兄面有不虞,心里讪讪,他也有所疑惑,岳父在老家有三子,怎么只有两人出来,还有内兄的妻儿呢,怎么也没带出来?

他心里疑惑,又不好直接问,只与内兄商议同去太原,建成兄弟却有所顾虑:“追书甚急,恐已起事。隋郡县连城千有余里,中间偷路,势必不全,今欲且投小贼,权以自济。”

这是什么馊主意,柴绍当即拒绝:“不可。追既急,宜速去,虽稍辛苦,终当获全。若投小贼,知君唐公之子,执以为功,徒然死耳。”

你还是唐国公世子呢,真落了草寇,多丢人啊。

建成一想也是,和弟弟元吉一商量,决定还是和妹夫一起去太原。

五月三十日,三人一起到达晋阳,李渊得知儿子们来了,先是一喜,后见只有三人,先问女婿:“我家秀宁呢?”

柴绍头大如斗,忙说是夫妇共定之计,又表忠心:“小婿冒死前来,愿为岳父鞍前马后,肝脑涂地!”

李渊沉着脸,又问长子:“你小弟呢?”

建成只解释:“他年纪小,带出来会乱跑,我怕把他弄丢了,就先放在家里。”

老李家要干的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勾当,把李智云丢在老家,那岂不是等着叫人宰?

李渊摇头,心里知道是保不住这个小儿子了,又猛地想起什么:“你老婆儿子也没带来?”

建成抬不起头,讷讷不敢言,还是李元吉替大哥解释:“阿耶,您信来的太急,我们以为您已经起兵了,怕郡官来捉我们,连夜跑出来的,哪儿顾得上这许多人?”

那可是他的宝贝大孙子!

李渊气结,抬起脚想踹儿子一脚,却下不去脚。

他长长的叹了口气,转过身去踹女婿:“倘我女儿有个三长两短,我定不饶你!”

柴绍结结实实挨了一脚,也知道理亏,不敢辩驳,出来时正撞上内弟李世民。

李世民听说兄弟和姐夫都来了,高兴的来正堂相见,见到姐夫,忙问:“我阿姊呢?”

柴绍又挨了一拳,一瘸一拐的走了。

长孙嫣也高兴,她以为能和两个姐姐团聚,领着人收拾屋子,只等着姐妹们来内宅相聚,先前元贞姐姐留在她这里绣了一半的帕子,她已经补全了,虽然手艺不及姐姐,但自认也不差,正等着姐妹同赏。

等了半日,天都黑了,也不见有女眷来。

晚间丈夫倒是回了院子,他这几天都一直在公爹那里,夫妻两个倒是少见。

她正要迎上去问,却见夫君面色阴沉,一进来,就把她搂在怀里。

李世民第一次发现,起兵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或许阿耶当初说的是对的,一旦起兵,自己的妻族母族都要受到牵连。

他把妻子的脸托在掌心看了半晌,又郑重的亲了一口,方下定决心,对朝露道:“把娘子的帷帽拿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