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一口气吸溜完碗里的汤饼,抹了把嘴:“我去阿耶那里看看。”
长孙嫣点头,见丈夫去而复返,又嘱咐她:“你晚上睡觉时关好门窗,叫府兵一直在外面巡逻着。”
长孙嫣嫌他婆妈,这种时候了还想着这些:“我知道,你放心吧,不必想着我,你也一切小心。”
朝露见他走了,就忍不住抱怨:“大人一叫就走,想来这一宿也不回来了,就这样,何时能要上孩子呢。”
长孙嫣叫她慎言:“子奉父命,当然之事。”
秋霜也想说什么,此时绛云来了,朝露就捅了她一下,不叫她说了。
李渊刚派人去叫儿子,就见儿子已经进来了,忙吩咐他:“快带人去马邑瞧瞧,具体什么情况?”
这种时候,他能信任的只有儿子。
李世民当即领命,连夜走了。
过了不到两日,他就回来复命,情况真是很糟糕:“刘武周已经杀死马邑太守王仁恭,开仓赈贫,驰檄境内,得兵万余人,自称天子了。”
李渊来不及为曾经的同僚王仁恭伤心,只担忧道:“别和突厥联合就好了。”
他真是一语成谶,为了立稳脚跟,刘武周很快就派遣使者依附于突厥。
突厥为了扶植地方割据势力,册封刘武周为“定杨可汗”,送他“狼头纛”。
远在江都回不了家的皇帝闻之大怒,要提李渊到江都治罪,李渊大为惊恐。
不知道他在惊恐啥,杨广都被困在江都,连洛阳都回不去了,哪儿提的了你啊。
李世民也配合出演,劝父亲道:“事急矣,可举事!”
好在杨广还有脑子,知道自己这跟逼反表弟没有区别,又来了封书信,赦免了他,李渊又不提此事了。
李世民无语,早知道不陪他演了。
好在他已经拿钱砸动了裴寂。
这日李渊又和好友裴寂喝了顿大酒,畅谈了一下人生,顺便欣赏了一下裴寂新送他的美女。
他正迷糊着,耳边传来裴寂的低语:“唐公,服侍你的是晋阳宫的宫女哦。”
李渊:???
晋阳宫的宫女都是服侍皇帝的预备役,被这些宫女服侍过,跟绿了皇帝没什么区别,是掉脑袋的罪。
裴寂表示这都是你家二儿子的主意:“正为宫人奉公,事发当诛,为此尔。”
李世民心说这损招儿不是你出的吗?但他也没反驳,上前劝说父亲:“晋阳之地,士马精强,宫监之中,府库盈积,以兹举事,可立大功。关中天府,代王冲幼,权豪并起,未有适从。愿公兴兵西入,以图大事。何乃受单使之囚乎?”
李渊当即拒绝,他演上瘾了,要把二儿子送去报官。
李世民心累,两手一摊:“那你送吧。”
李渊急了,这孩子什么毛病,都不能再劝劝吗?
过了会儿,他见儿子还不递台阶,只能自己找台阶下:“吾爱汝,岂忍告汝邪?”
李世民翻了个白眼:“那现在怎么办?”
李渊叹气:“既然如此,只好起事了。”
要起兵,就绕不开自己的两个副留守,王威与高君雅,他们两人是皇帝安插在自己身边的奸细,他用刘武周之事吓唬两人道:“武周虽无所能,僭称尊号。脱其进入汾源宫,我辈不能剪除,并当灭族矣。”
两人自然畏惧,于是李渊以讨伐刘武周之名,令次子李世民率刘文静、长孙顺德等人在晋阳征兵,又暗中派人往蒲州召儿子李建成、李元吉至晋阳,准备起事。
李世民早就在晋阳筹谋已久,又有太原城外的难民们受到唐国公府的恩惠,纷纷投军,不到一月就征集部众万余人。
四月,李密率领的瓦岗军逼围东都,并向各郡县发布檄文,历数杨广十大罪状,同月,朔方郡人梁师都又杀郡官而称天子。
这可真是隋末大舞台,有胆你就反了。
在这样的氛围下,李世民等人迅速的征兵速度引起了王高两人的注意,他们也不是傻子,李渊那一套忽悠不了他们,俩人一合计,就知道唐公要造反。
他们一面写信到江都报信,一面骗李渊父子到晋祠祈雨,想要除掉他们。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自己的行动早就被李渊父子看得一清二楚。
五月十五日,父子俩先发制人,指使鹰扬府司马刘政会告发王威、高君雅二人暗中勾结突厥,引突厥入寇中原,借此将二人囚禁。
二人自然喊冤:“李渊,你自己要造反,反过来冤枉我们,这岂不是贼喊捉贼!”
他们也有底气,只要拖到信送出去,皇帝派来救援,就还有一线生机。
正在此时,身后传来一道声音:“两位是在等这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