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几周后,新的临床试验数据陆续汇总。顾然和团队日夜分析,逐渐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趋势——生活习惯稳定、情绪积极的患者,确实在药物疗效和副作用控制方面表现更好。
“虽然目前的样本量还不算大,但这个趋势很明显。”王倩兴奋地说。
“关键是,这部分数据能否被医学界认可?”另一位团队成员提出疑问。
程向阳缓缓点头:“科学研究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是否能被立即接受,而在于是否能推动人们思考新的可能性。”
顾然沉思片刻,开口道:“我们可以在下次医学研讨会上,尝试分享这些发现,看看是否能引起更广泛的讨论。”
不久后,顾然受邀参加了一场行业会议,他在会上分享了团队的研究进展。
当他提出“情绪和生活习惯可能影响抗凝药物疗效”时,会场内出现了一丝骚动。
一位资深医生提出质疑:“情绪对健康的影响或许存在,但如何精准量化?我们不能仅凭观察就得出结论。”
顾然不疾不徐地回答:“的确,我们目前的研究尚未完全建立量化模型,但从数据趋势来看,这一现象值得进一步探索。科学的发展,正是从未知中寻找答案的过程。”
台下有些专家开始点头,显然,他的观点引发了一些人的思考。
会后,一位业内权威教授主动找到顾然,笑着说:“你的研究很有意思,也许未来,精准医疗会不仅仅关注基因和药物,还会考虑患者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