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矛头指向他,不仅仅因为视频里的声音是江愿的,关键点在于视频里出现的鞋子是一个很小众的牌子,不是那些有钱人广为人知所穿得名牌,也不是一些普通人穿得日常品,偏偏是个稍贵又小众的东西,一下将范围缩小,班级里的人不是没见过他穿。
除去上次,事情发酵以后,班主任又找了江愿一次,同样的话术,说视频对江愿的不利,如果主动承认还可能后果没那么严重,不要因为一件小事断送自己的前程,老师会尽力帮你的。
冠冕堂皇。
如果班里的学生出了事,他这个班主任也难辞其咎。
即使条条证据都指向他,不是他做的,他也不认为自己需要承认,无论如何总有解决的办法,江愿这样想着,他没必要委屈自己。
这段时间确实江愿压力是有些的,睡眠也不是很好,但是他极力的调整自己的状态,确保外界的影响对他降到最低,否则,太不划算。
学校里成立了一个组织,原本其实就有,只不过这件事发酵的过大,才又出现在公众面前,叫什么校园暴力救援协会,不过名存实亡。
有专门的人对李亚进行安抚,还有心理医生对其评估,之所以搞得这么严重,不仅仅是那个视频在校园的广泛传播,而是此次事件严重引起平民家长的不满。李亚是一个很好的代表,家里并不有钱,学习成绩优异,当然,只是在普通班罢了。总之那些家境与李亚差不多的家长愤愤不平,反而李亚没有家长出面。
一个两个还好,现在网络上舆论这么大,学校也急的想尽快处理好,学校没给出交代估计不行。当然那些家长闹得那么大,还不是听风就是雨的,好像是在为这个学生打抱不平,实际则为自己争取利益。
谁不知道高阳的一些世家子弟多的不得了,保不齐下一个受欺负的就不一定是谁的孩子了,事情之所以拖这么久还不是那位施暴者身份不一般吗,他们也全凭猜测,但事实并非那样,当然他们也搞不清楚事实。
没有实际的证据他们也没办法抓人,警察抓人也要讲究证据不是。
上次与李亚见面之后,江愿手机上李亚的“轰炸”不断。
和我交往吧。
和我交往吧。
和我交往吧。
做我的男朋友。
做我的男朋友。
做我的男朋友。
我喜欢你。
我喜欢你。
我喜欢你。
每天三次一次在十三点十四分,和我交往吧,三遍。一次在十七点二十分,做我的男朋友,三遍。最后一次在二十二点五十一分,我喜欢你,三遍。
每天三遍,孜孜不倦,无一例外。
疯子,简直无可救药。江愿第一次收到时险些将手机扔出去,后来习惯后也只是无视了。
这对江愿来说不仅毫无意义甚至算得上厌烦的骚扰,对于李亚却意义非凡,可以说是他每天的期盼,或者,这样说呢。那是他活下去的意义。毕竟他的人生已经不能再糟糕了。只可惜对面的人从来都不回复。当然李亚并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