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这样不紧不慢的过着,宋青月每日起床就走,路上用几个铜子儿买顿早餐吃,然后挎着个装着油墨炭笔和纸张的小包找书铺,中午等学子们下课,她便规规律律的回家吃饭,下午再似模似样的出去,日子过的倒也平静……哦,倒是有个小波澜。
在她将新袄带回来的当天,她那个一向都不太理她的继妹,竟破天荒的主动和她搭了话。
“呀,新衣服啊。”
她如画的眉眼带着笑,目光毫不遮掩的将宋青月上上下下打量一遍,然后笑呵呵的听上去在夸她。
“挺不错,和你挺配的啊。”
宋青月;“……”
别以为她没听出来对方在嘲笑她。
她做的这两套棉袄,一套灰的在身上正穿着,一套黑的还收在包裹里,款式一模一样,都是直直板板,没有半点弧度花色。
直白点讲,就是家中妇人最喜欢给十几岁皮小子做的款。
耐脏,耐磨,还不显眼。
当然,这三点也正是宋青月选择这款的重要原因。
宋青月听出了对方的嘲笑,但她只犹豫了一秒功夫,就当机立断的当做没听懂。
“是吗?我也觉得很配呢。”
她面上挤出一点羞涩,又别扭的用手拽拽下摆,再抻抻袖子,真真就一副因为受到夸奖而满身不自在的模样了。
看她这样,女主理所当然的感到了没意思,几句敷衍便各回各了屋。
至于,你若想问,不过是个还未长成的小姑娘,至于让你如此防备吗?
看过原著的宋青月会非常真诚的回答你。
至于,真的很至于。
做为一个书外读者,宋青月真的太了解女主乔香怜的一生了。
你敢想吗?
女主五岁的时候,就因为隔壁猎户闺女有只小白兔,她没有,就亲手捏死了那条生命。
七岁的时候,更是因为父亲去世,婶婶当家时对她说了几句不好听的话,便在夜里将护发油倒在婶婶门口,成功将婶婶肚里六个月大的孩子给摔流产。
还有十岁刚进绣坊时,因为和她同期的一位绣女基础工比她扎实,每次考试都压她上头,并因此说了几句得意话,她就——
偷偷摸摸重新设计了房里的烧水壶,然后在那位绣女端杯子倒茶时,壶上的把柄猝然断裂,滚烫的开水全数浇在她的右胳膊和双腿上。
哪怕随着她的惨叫,坊里的人马不停蹄将她送到了平安镇最好的医馆,可,大夫救治的最好的结果也就是,留下大片丑陋的烫伤,腿可以正常行走,右手可以做些正常粗活。
想刺绣?那却是万万不能了。
一个五六岁就开始在家刻苦练习的小姑娘,她的一生就这样毁了。
作为绣娘,她捻不起针,作为姑娘,身上留下这般丑陋的烫伤,她这辈子,又有谁愿意娶?
如此,乔香怜在成功搞走了对方,并毁了对方的一生后,顺理成章成为了她们这一期的第一名。
宋青月不理解这样的人,也很费解为什么这样的人能当上书中女主,可奈何,这就是事实。
她改变不了,也比拼不过,所以她只能一遍遍告诫自己。
莫招惹!
莫招惹!
莫招惹!
太阳从东边升起,又从西边落下,在这一日又一日的重复生活里,天气已经进入寒冬,甚至昨晚上还飘起了小雪,而宋青月,她也终于又给自己谈成了一家合作。
这次倒不是成衣铺了,而是在儿童书籍里做插画。
就是她画图的这家书铺老板,在一次闲的没事干,溜溜哒哒乱转时,不小心瞧到了她画的画,然后立马惊为天人,一通夸赞……咳咳,夸张了。
正儿八经说,就是对她画图的技术表示平常,但对她能画出这张图的创意,表达了无限赞赏。
……偷偷借鉴21世纪电视剧里的卡通动物形象的宋青月,讪讪而笑。
唉,专门花钱上了几十节课才学会的素描画技没人夸,这样借鉴而来的卡通形象却被夸上了天。
宋青月都为她自己感到了些许尴尬。
就在宋青月被对方夸奖的坐立不安,正偷摸摸将图稿毛笔都往包里塞,想寻摸个合适机会提前下班时,坐对面的书铺老板终于停下了他的华美词藻,然后一拍桌子,中气十足;
“你这样的图画单画在白纸上没意义,它就该出现在儿童图画上,我这边刚好认识印刷厂老板,小姑娘你有没有兴趣——”
诶?
诶?
印刷厂老板?
她赶紧停下了自己偷摸摸的双手,满脸惊喜的抬头;
“有兴趣,我很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