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蕊近两年对周遭发生的一切都是后知后觉的,故而她时常发出“老啦老啦”的感叹。
但要说她最觉得不对劲的时候,是袁若晗读研突然谈上了个男朋友。
作为袁若晗的闺蜜兼初中同学,何蕊深刻的知道袁若晗之前只谈过一任对象,是她们共同的初中同学。
何蕊初中时便和那位女孩子不熟,袁若晗和这位高一开始谈的前任高中不同校三年,大学更是异地两年,最终在大二那年分手。
因为感觉看不到未来。
何蕊眼中的袁若晗是温柔的,热情温暖的,她最擅长的是倾听和开解,总是能调动他人的良好心情,初中时还人送外号“知心大姐姐”。
不过高中三年袁若晗肉眼可见变了很多,何蕊和她不同校,只能对大概知道的事情义愤填膺破口大骂,还扬言要拉那群嘴巴不得闲的人的讨论组(被袁若晗阻止了)。
何蕊也听过袁若晗对自己的自我评价,她不否认知心开解,又诉说自己其实内心深处的薄情与慢热。
袁若晗认为自己是慢热的,即使她表面再开朗,别人走进她“自己人”的范围也需要好久。同时她也是薄情的,关系再好的人对她来说在分别后也能迅速抛之脑后。
袁若晗表示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就是单纯的感情能迅速淡下去。
是以在袁若晗刚读研几个月就谈上一个陌生的对象,还是男的,何蕊的第一反应是不可置信,第二反应是奇怪。
别误会,不是对对象性别的否认,只是不同性别的基础接触时长摆在那,很难让袁若晗有什么“日久生情”的感觉。
但秉承着所有闺蜜间对对方男朋友看不顺眼的心态,何蕊将其归结为是自己不爽闺蜜谈对象的占有欲。
在用挑劳动力的眼光将董灵敏从头到脚评价一通,表达了对外在形象的勉强过关和内在品格的“给我等着”,即进行基操的挑剔之后,她将这个“奇怪”的感觉淡忘了。
她同样认为袁若晗的这个恋爱谈不长久。
但她没想到的是董灵敏如此不堪,对内动手已经是不配称为人的行列了。
何蕊第一反应是找人揍董灵敏一顿。
她家境优越,但成绩不太好,高中和大学上的都是民办的学校,走钢琴艺术生的路线,后来还去外国读了两年水硕,各色各样的人都认识一些。开“讨论组”,“找人揍他”什么的都是“小太妹”基操了(当然后者何蕊还没尝试过,只听过)
但是袁若晗知道她这个想法后果断制止了,还不准备分手,她甚至没告诉何蕊不愿分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