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挺好啊,校企合作?我也觉得这个模式很不错。”寒冬也挺高兴的。
校企合作,对于社会单位而言,因为高校高层次人才的加入,项目研究能达到更深层次,项目成果自然更有价值和竞争力。对学校而言,项目来源有了,老师能有额外收入,还能有实际项目经验,学生们也能得到项目实践机会,利于就业,确实是双赢的方案。
“不过,晨阳集团虽然主动联系我们学院搞校企合作,但是他们有一个条件,就是希望合作项目指定是由你负责,也就是说,学院这边要你主导。”
“啊,可是,我不是学院的人啊,这个学院没有跟他们说清楚吗?”
话刚出口意识到自己有点说错话了,赶紧找补。
“也不是......这么说也不对,嗯......,老师您明白我的意思。”
“我是说,我这次回来主要就是为了帮您做好目前这个项目,而且待的时间也不长。您也知道,这是我利用自己休假时间来帮您做这个项目的,假期结束我就得回去了。让我负责和主导是不是有点不合适?”
“你说的情况我都知道,所以我也没有马上答应他们,这不是找你商量听听你的意见吗?”
听到这里寒冬稍微松了一口气,学院的事她并不想参与,她的目的很明确,不想节外生枝。
“寒冬啊,你看现在国内发展这么好,你又这么优秀,有没有考虑回国发展啊,而且你父母也在燕城,要不要考虑考虑一直留在燕大工作,条件嘛,你随便提。”
这些话,寒冬一听就知道应该不是她老师的意思,应该是学院领导的意思。估计学院领导怕找她沟通直接被拒绝,这才让沈教授来跟她说的吧。
“老师,我暂时还没有这个打算。”寒冬实话实说,她确实并没有想过要回到国内发展。就算这次回国,也不是一个很容易的决定。
“好,老师知道了。那我跟学院说下你的意思,我们也再商量商量。”
“不过,要是你以后什么时候想回来了,燕大的大门永远为你打开。”
老师也不想她为难,就没再继续这个话题。
沈教授将寒冬的意思传达给了学院领导,学院领导也表示理解。因为寒冬说的都是事实,倒不是因为她不是正式员工这个身份,而是时间上的问题,校企合作一旦开始,一般会持续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可能不是一个项目,而是一个接一个的项目,这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寒冬只是燕大临时请回来帮助解决难题的高端人才,让她主导校企合作确定有点不合适。
学院领导给晨阳集团联系,将情况做了简要说明,看人选的问题是否还有商量的余地。
赵秘书一听这个情况,马上找苏阳汇报。
“苏总,燕大那边刚才来电话,说寒教授不适合做校企合作的主导人,问我们能否考虑换个人选?”
“为什么不合适?”
“说是寒教授不是学院的正式工作人员,只是暂时特聘回来帮助处理项目难题的,项目完成她就回去了,时间问题上无法协调。”
苏阳着急了,“你说什么?寒冬并不是燕大的正式工作人员?她只是临时在燕大做项目?”
“是的,苏总,您没有听错,就是这么个情况。如果情况属实,那么寒教授确实有点不适合主导校企合作。”
苏阳顿时如泄了气的皮球,一下子跌坐在椅子上,失魂落魄。
“好了,我知道了,这事先放一放。这里没事了,你先出去吧。”
赵秘书看了看苏阳,苏总没事吧?
赵秘书出去了,走到门口,又转头对苏阳说道:“那个,还有个事,苏总,我刚才多嘴问了一句寒教授能在燕大呆多久,学院领导说,寒教授大概能在燕大呆3个月。”
赵秘书说完就走了。
苏阳一脸苦笑,喃喃道:
“3个月?”
“竟然只是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