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无根之源 > 第21章 青坛

第21章 青坛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爆竹飞天,火树琪花,随着春节晚会主持人的倒计时,又是一年的零点钟声响起,夜空似白昼,鸡鸣犬吠,乡村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一身红衣,发丝黑白交错的老人坐在沙发正中间望着电视荧屏,一旁坐着肤色如玉,身着红衣的女子,零点一响,霎时扑向老人,双臂环着脖颈,“妈,新年好,祝您身心健康,寿比南山。”

同时,沙发另一侧的一青年男子扶起身旁的一孕妇,望向老人,齐声而出,“妈,新年吉祥,福寿安康!”

老人慈眉善目,微笑着,“我啊,不要什么寿比南山,只要你们常回家看看,我能多看你们一眼,就知足了。”

红衣女子用脸腮轻轻蹭着老人的脸颊,“妈,放心好了,我们会常常回家,陪你的。”

老人慈祥一笑。

红衣女子说:“妈,即使不常回家,我也会接你去青莱,下班后,每天陪你散步海滩,好不好。”

老人甚是幸福,一手轻轻拍打红衣女子的后背,“好,好,好。”

红衣女子蓦然起身,望了一眼沙发一侧的青年夫妇,莞尔一笑,神色透着一丝窃喜,还有几分坏笑,“虽然我姐和姐夫,无法常伴左右”倏尔目光瞥着那女子腹部鼓起的圆肚,继续说:“会有一个未出生的宝宝陪你的。姐,你说是不是。”

那女子挺着腹部,笑着应了一声。

霎时间,暖气流动的屋内,响起一片笑声。

老人从衣兜里掏出红包,“这一份给小女儿舒玉,这一份给舒臻,这一份给女婿承晖,这一份啊,给即将出生的外甥。”

“谢谢妈妈。”白舒玉笑嘻嘻地在老人脸庞亲了一口。

按照习俗,新年零时响起,家家户户开始祭祀仪式,先在四合院入口供拜门神以保平安,然后在厨房祭拜食神以保丰衣足食,最后再拜财神以保万贯家财。

老人腿脚不好,拄着拐杖,指点那青年男子将祭祀的烛火、食物、纸钱等道具一一摆放在各门口,祭祀活动全部礼成后,老人在厨房间端起一陶瓷盘,“来,剩下的水饺吃了。舒臻,承晖多吃,保平安哦。”

舒玉站在一侧,望着青年夫妇,俏皮一笑,“你们多吃点。挺玄学的,按照常理,姐姐应该也是老师,但我们家竟罕见地出了一名军人,还是空军,而且还附送了一名空军。”

倏尔望向老人,继续说:“妈,你说,当初我也选择了空军。不是空军,是陆军,或者海军,会怎么样呢。”

“小白老师,每天陪妈妈散步海滩,要落空了。”舒臻笑着说。

白舒玉说:“那好吧,还好我是老师啦。”

青年男子刚接过水饺盘,又接过老人手中木筷,夹起一只水饺,登时,只听得一阵急促之声,“着火了,着火了。”一声接着一声,空承晖转身冲出门外,抬头一望,沂山最高峰已被烈火覆盖,火龙起舞,随着风势向东、向南疯狂肆虐。

舒臻紧随其后,站在院中,望向远处的山火,怔在原地,猛然间望向一侧,正对空承晖的眼神。

空承晖迟迟未开口,舒臻莞尔一笑,一对梨涡浅浅而显,美极了,“早去早回。”声色毅然。

空承晖走向她,伸手一缩,舒臻稳稳地窝进他的怀中,下颚触碰她的头顶。

白舒臻良久未听到他的声音,双手攥紧了他的衣襟,“你瞧啊,若不是腹中的婴儿,我必定陪你去了。”笑声传入上方,消失在喊叫声中。

猛然间,空承晖双臂紧缩,“你在家,老实待着,哪里也不许去!”

舒臻轻咳了一声,“肚子,你勒着了,他在反抗,你摸摸。”

空承晖瞬间松开了怀中人儿,不知所措地望着舒臻,目光缓缓地移向腹部,一手悬空,似是抚摸但又胆怯,“他……在动。”

舒臻见眼前之人迟迟未触抚腹部,伸手搭在空承晖手心,揶揄一声,“你真是的,这有什么不敢碰的,竟是磨叽了。”

舒臻竟成了牵线人,终于使得空承晖成功连接上了他未出世的孩儿。

空承晖一手小心翼翼地触碰着她的腹部,不承想,腹中的婴儿竟与他开启了互动,手心无论移到哪,婴儿便隔着肚皮顶他的手心,不知是用脚,还是手,或者是脑袋,空承晖完全沉浸其中。

又轰隆一声巨响,北山的火舌又上升了几丈高,舒臻登时脸色阴沉,“晖哥,快去。”

空承晖蓦然直起颀长紧实的身躯,神色异样,满是不舍,前方是黎民百姓,而眼前之人,是他的挚爱,他无从选择,内心所想所恋皆他一人而知,再次伸出双手将舒臻拉入怀中,“我……对不起……天亮了,我会回来。”

舒臻轻轻拍打他的后背,甚是俏皮,“你抬头看看,天一直亮着。”此时的天空恰似白昼,爆竹烟火,山中烈火,两者交汇成了一片明火汪洋,照亮了沂山。

空承晖将头埋在她的耳边,呼出的气息蹭着她的皮肤,“那就太阳出来时,你男人就回来了。”

舒臻嗯了一声。

空承晖离去时,舒臻站在东边水泥路边望着他,直至他的身影消失在慌乱的人群中。

白舒玉扶着她,“姐,你有身孕,先回去睡一觉,醒来时,就能见到姐夫了。”

舒臻微笑着,“没事,我不困。”目光却未曾离开空承晖远去的方向。

没一会儿,通向沂山北峰的水泥路,警声轰鸣,消防车,私家车,摩托车接连不断地从舒臻眼前飞过。

火势越来越猛,似乎想要吞掉整个沂山。

昔时,漆黑总是笼罩着沂山,无论附近世代村民还是游客,总想望穿沂山,但深不见底、高耸入云的沂山总不能如人所愿。

沂山最顶峰有座神庙,沂山周边世代生活的人们称它为山神。民间相传,山神见不得沂山百姓疾苦、一挥手便建成此庙。庙中有一泉水,人们慕名而来,只为喝上一口甘甜。

历代生活在沂山附近的百姓虔诚祈福,便能得到山神庇佑。美好姻缘,祛除百病,风调雨顺,财富跻身。

更有民间传说,一天风和日丽,一哑巴老人带着锄具独自去了沂山顶峰,于山神庙附近干农活,勤勤恳恳干了一天,夕阳西下时,突然狂风暴雨,老人在庙里避雨,手掌合并虔诚跪拜,内心感谢先神庇佑,竟一直跪着,似等着雨停时再起身。

时间一分一分地走过,老人蓦然间听到脚步声,定是他人进来避雨,接着那人向前屈身扶起老人,温声而言,“老爷爷,天要黑了,快快下山”。

古稀之年的老人,佝偻着身躯,支起满是褶皱的脖颈,抬头望向那人,只见那人左手拿一瓶矿泉水,一袭白衣,头顶斗笠,白纱从斗笠边沿垂直落下,挡住那人脸庞,老人一脸慈祥,“孩子,外面雨大,有没有淋湿。”

白衣摘下斗笠给老爷爷戴上,将手里的一瓶水递给他,笑着说:“爷爷,没淋湿,雨停了,天要黑了,你快下山,回家啦。”

老人下了山,一开自家屋门,小黄狗摇着尾巴蹭着他,不禁一声,“小黄,是饿坏了吗”。小黄狗听到老人的声音,一直汪汪叫,似提醒老人能说话了。老人听到狗吠声,激动地抱起小黄,我能说话了。

再后来,听人们说,老人见到的白衣少年,便是山神。山神赐福了老人,老人的晚年生活一直珍惜着那瓶矿泉水,每当生病时,喝一小口矿泉水,便能痊愈,直至老人安详地闭了眼睛,再也没睁开。而这只是一段民间流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