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甘为外室 > 第28章 生辰礼

第28章 生辰礼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秋猎一过日子慢了下来,明明是一样的一日,清闲下来就感觉怎么也过不完,早朝也不是天天有,三日一次就没有慌张的情绪,余下的时间大多在处理公事,一处理便是半天之久。

苏逸巴不得天天如此,心里填得满满的,日子好歹有盼头。

百姓都说当官好,有钱有权,吃香喝辣好不快哉,至于好不好只有亲登此位才能评价,要钱必要慢慢熬,要权,官大一级压死人,光靠熬是行不通。

忙忙碌碌又潇洒到哪去。

落叶随风,染红的枫叶漫无目的地落到苏逸的书案台,挡住了书册的大半,粘上未干透的浓墨。

他顿笔凝望残叶,片刻后将笔置于笔搁,手指轻轻捏起叶柄,然后翻转去看背后沾染上的杂乱无章的污迹。

只匆匆一眼苏逸便觉得可笑,是他自己可笑,一个平平无奇的树叶竟能惹得他兴趣满满。

随手将叶子放到一边的窗框上,亲眼见它被风吹动跌下窗台,他事后发觉,怎么就要入冬了。

书房的窗前又一棵枫树,之前是丞相府所栽种,后来划分给了苏逸,刚来时它呈青绿色,第一次坐于书案前只觉它挡光碍眼,入秋后忙于秋猎一事,手捧典故不离书房,逐渐变色的它随着秋风哗啦作响,转头便可以瞧见它的热情。

在翰林院任职可不是清闲官,大大小小的国事国物都要一一记录,书写册书整理排序便是他要做的。要按平常苏逸绝不会因一点小事分心,重新握笔后心怎么也定不下来,几字过后他已到了窗台昂看天色。

明明才刚至三秋,上次看景还是枫叶红银杏金,一晃多日,现在怎么都看起来如此悲凉,纷纷掉落满头风华。

苏逸伸手去接再次落下的枫叶,薄脆的叶子说明了晚秋将过。

多愁善感还真不是他的风格,在徽州时哪日不是朝气蓬勃,一天下来能玩乐的时辰不多,即使这样也能挤出不少时间做“混事”,就好似怎么也玩不够,不能放肆但懂得苦中作乐。

深秋带了点严冬的寒气,没人在身边关照他竟傻得不知冷暖,身子还穿着单衣,风一来吹过他裸露在外的手,激得他缩手哈气。

搓着手掌的一瞬间,表情微微一怔,盯着远处视线失焦,彼时分明的枫叶成了被晕染的颜料。

在徽州时,他从来不为这种事担忧,身边人总会替他安排好一切,饿时备好了饭菜,冷时递上了棉衣,再后来,他连生辰都不用牢记,日子到了自有人敲摸将礼物相送。

他只记得每每深秋其中一日,爹娘会做上一桌好菜,书桌上会莫名出现一条崭新的腰带,不用想就是他阿姐的手笔。

阿姐,一个许久不唤的称呼。

寻常百姓穿衣是用不上腰带来装饰,只有得体的长袍才相配,自从苏逸中秀才后穿着不同寻常,腰带易磨损,用料自然讲究,可一年一条从不间断。

想着想着他不自禁面露苦笑,回神叹气伸手去关窗,重新坐于书案前接着撰写周朝国史,异地他乡比不了往日,就是不知自己的生辰可还有人记得,有人惦念就不是无依无靠。

上次回京,他多次劝说父母来京城同住,苏父苏母犹豫再三还是决定留在故土,说舍不得种了一辈子的田地,苏逸没有强求,遂了两老的心愿,承诺多送银子回家,至少过的舒坦。

当时他不觉有他,将父母的话信以为真,现在再想起,难道就舍得让独子一人在外?究竟是不舍田地,还是觉得他根基不稳就拖家带口进京,有恐自个儿会成为他的累赘。

不觉间,天秤已移向后者。

抬笔等墨干,合上书册放在一旁,事务完成已过半,他没有停歇的意思,拿来一本旧册接着对比撰写。

苏逸看得并不认真,来回颠倒的回想,多挂念,有回响,房门在期望中被人敲响,家仆在门外称呼道:“大人,驿夫在刚才捎来一个包袱,说是从徽州来的,下人们不敢耽搁,第一时间来向大人禀告。”

包袱里面是什么没让苏逸提起兴趣,听见是从徽州来的打起了精神,开口时手上的动作还是不停歇:“进来吧。”

家仆推门而入,包袱挂在手臂,是个轻物拿着轻松,连放在书案角上的动静都微之若无,放下后没有离开,等待主子的安排。

“这没什么要事了,先下去吧。”

吩咐完苏逸抬眉看了一眼包袱,没有急着去打开,待屋内只剩他一人,按耐住蠢蠢欲动的双手,是有意拖延时辰,里面未知的物件能给他无限遐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