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前看有家还算体面的门面铺,店内清闲,店小二无所事事,站在门外有一茬没一茬地去揽客,兴致缺缺的样子,还不如他忙里偷闲嗑瓜子起劲。主要还是时辰不对,半天也不见一个人进来,叫得再热乎,过路的人摆摆手也就没了后续。
小二吐掉嘴里最后的瓜子皮,拍掉手里的残渣,又往围裙上擦了擦,手还没摸上一旁的扫帚,好巧不巧眼前过了人,秉着能揽一个是一个都想法,立马哈起腰往前凑:
“客官进来歇歇,小店新上了一道‘蜜炙鸠子’,吃过的人都说好,能否赏个脸进来瞧一瞧?”
“蜜炙鸠子?听着不错。”池观南边说边大步进了门,背着手往店铺深处走,挑了一个避人的案台。
店小二一路小跟,没想到自己的一句话还真招来了客官,路过掌柜柜台心里美滋滋的,对着别的还在清闲的小二使唤起来:“你,就你,去后厨端茶摆上。”
一通吩咐后别人只能照做,墨迹了一阵回过头见两位客人已落了座,跑了过去弯着腰询问:“二位客官,一份蜜炙鸠子,还要点什么?”
池观南没有独断,去问少年的意见:“小侠客不用跟我客气,喜欢什么你尽管说。”
少年揉揉鼻子,虽说还是有些不好意思在,但有了池观南的肯定,心里自在不少,憨憨一笑道:“这几日我贪念些甜的,香的东西。”
少年的敞开心扉令池观南意外不已,以为他这样小小年纪就过得不如意,心里肯定不愿与外人亲近,更别提能让少年相信自己,现在看来,少年的心胸果然开阔。
“甜的有‘什锦粥’,香的有‘桂花糕’,再来一份清淡的‘蛋蒸豆腐’可好?”做店小二必要能说会道,按着客人的说法一一道来。
“说的都来一上份吧。”池观南听得晕头转向,又是粥啊又是糕的,反正听着不错;他对吃食没太多的追求,对他来说能饱就行,没功夫去研究。四道菜两个人吃完全是够的,能多不能少,池观南不知少年的饭量多少,随之开口问道:“除了这些,其他招牌菜吗?”
小二喜笑颜开,刚想开口就被少年拦了下来:“这些够了,再多就吃不完了。”
池观南听后没有勉强,微微点头像在说按他说的做,店小二说了一句“慢等”就退到了后厨报菜名,现做的再快也要小等一阵,这点时间完全够两人去了解对方。
池观南将半满的钱袋拿出,轻轻放在两人中间,率先开口:“小侠客不用为我省铜板,按理说这钱袋是你寻来的,没了你就没了这袋银子,不用跟我池某客气。”
少年摇摇头,纤细的手臂撑着下巴,视线来回在钱袋和池观南身上穿梭,认真道:“不管是谁的钱财,省着点用准没错。”
许是饿坏了,少年说话的时候眼睛忍不住瞟向飘香的后厨,这样更显得自己先前坚守的“面子”在此时没多大用处。池观南注意到少年的小眼神,庆幸自己的心意用对了地方,哑笑一声,用手指敲了敲桌面,拉回少年的思绪,接着与之攀谈:“咱俩相识这么久,还不知道小侠客的真名为何?”
少年似乎也才想到这一茬,自己身为后辈确实要先论姓名,恍然过后突然认真起来,在池观南不明所以的眼神中从椅子上起身,走到桌侧,正面对着池观南恭敬伸手作辑,弯下腰杆使首与掌平齐,与此同时话缓缓道出:“后辈姓穆,单名一个喆。穆喆在此谢老先生相遇之恩。”这些礼仪都是他沿街时看过路人学来的,当时只是觉得好玩便记下了,没想到还真有用武之地。
池观南仔细看着穆喆的一言一行,伸手半扶半拖起穆喆作辑的双手,使之直起腰。
穆喆归位后,池观南看着桌面,瞳孔飘忽,低声慢念:“穆喆……喆……”
穆喆瞧着池观南的动作,猜想是为自己的名犯了难,手就要伸向衣襟犹豫了一下,抬眉看向池观南,仔细看后像下定了决心,从衣襟深处掏出一个东西。
里三层外三层,由布包裹,穆喆小心翼翼打开,是一枚月白色近透的圆形玉佩,将有字的那面放到桌面上,推到池观南眼前:“玉佩上就是我的名字……这玉佩一直在我身边,我也忘了怎么来的了,不是偷的。”
后面的补充是在解释玉佩的由来 ,给池观南听的,按现在自己的处境,突然拿出个这个东西很难不被人怀疑。池观南的确有了穆喆意料之中的吃惊,在征得同意后,拿到手上仔细观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