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楚成功粉碎西方强国在沿海地区的阴谋,国内局势暂时趋于稳定,海上贸易也愈,广纳天下发繁荣。然而,在看似平静的表面下,暗流却在悄然涌动。
楚玉衡在朝堂上大力推行改革,旨在进一步提升国力,巩固大楚在国际上的地位。他鼓励农业创新,推广新的种植技术,以确保粮食的稳定供应;同时,加大对商业的扶持力度,除了海上贸易,还着力发展内陆商业网络,促进商品流通。在文化教育方面,楚玉衡也积极推动,设立更多的学府学子,培养各方面的人才。
萧逸晨则一心扑在海军建设上。他亲自参与新型战船的设计与建造,力求让大楚海军的装备始终保持领先。为了提高海军的作战协同能力,萧逸晨还组织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在一次演习中,他发现部分将士在面对复杂海况时应变能力不足,于是立刻调整训练计划,增加了模拟恶劣天气和复杂海况下的训练科目。
然而,朝堂之上并非所有人都支持楚玉衡和萧逸晨的举措。一些保守派大臣认为,楚玉衡的改革过于激进,会破坏祖宗留下来的传统制度;而萧逸晨大力发展海军,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加重了百姓的负担。这些大臣们在朝堂上多次提出反对意见,与支持改革的大臣们展开激烈争论。
“陛下,老臣以为,祖宗之法不可轻易更改。如今我大楚刚刚经历战争,当务之急是休养生息,而不是大兴改革。”一位年迈的大臣跪在地上,声泪俱下地说道。
“是啊,陛下。萧将军扩充海军,使得国库开支大增。长此以往,百姓如何承受得起?”另一位大臣附和道。
面对大臣们的质疑,楚玉衡耐心地解释道:“诸位爱卿,时代在变,我大楚若想屹立不倒,就必须与时俱进。改革虽有风险,但不改革则永无出路。至于海军建设,乃是保家卫国的根本,只有拥有强大的海军,我们才能保障海上贸易的安全,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
萧逸晨也站出来说道:“各位大人,战争虽已结束,但西方强国虎视眈眈。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加强海军力量。而且,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海军的强大也将为国家带来更多的财富,最终受益的还是百姓。”
尽管楚玉衡和萧逸晨据理力争,但保守派大臣们依然固执己见。这场争论持续了很长时间,朝堂上的气氛变得愈发紧张。
与此同时,西方强国虽然表面上收敛了许多,但暗中却在加紧谋划新的阴谋。他们得知大楚朝堂上的分歧后,觉得有机可乘,于是开始暗中联络大楚国内的一些心怀不满的势力,企图从内部瓦解大楚。
在沿海的一座小镇上,一个神秘的组织正在秘密集会。这个组织的成员大多是一些对现状不满的商人、地痞流氓以及部分被西方强国收买的官员。他们的首领是一个名叫刘豹的人,此人阴险狡诈,野心勃勃。
“兄弟们,西方强国答应了,只要我们能在大楚掀起一场大乱,他们就会支持我们推翻楚玉衡,到时候我们都能飞黄腾达。”刘豹低声对众人说道。
“可是,大楚现在戒备森严,我们如何下手呢?”一个手下担忧地问道。
“哼,朝堂上不是已经开始有分歧了吗?我们就从这上面做文章。散布谣言,说楚玉衡和萧逸晨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才进行改革和扩充海军,让百姓对他们心生怨恨。同时,我们在各地制造混乱,破坏商业活动,让大楚的经济陷入困境。”刘豹阴狠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