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兴隆大摇大摆进去了。
郑鱼儿:“……”
郑鱼儿气得冒烟,把领口扯了扯,往地上吐一口痰:“啊我呸。”见有人看他,骂道:“看什么看?看病的还是看我的?脑子有病!”
祝兴隆进门时,挤眉弄眼,与董澈悄悄击了个掌。
九尺潭的热闹一直延续了十天。
十天后,一个大清早,天刚蒙蒙亮,曹先生回来了。
第二十八章--曹先生回来,与九尺潭决裂
曹光耀这十天,过得那就一个醉生梦死。
可以说,一生的高光时刻,都浓缩在这十天里了。
乡里为他大摆三天宴席,知县大人和一众官员作陪,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来了。锣鼓喧天,彩幅高挂,曹光耀被请在上位,父亲母亲一边一个,人人争着敬酒,一时风光无限。
知县大人喝得面红耳赤,把曹光耀拉到一边,悄悄道:“曹先生,曹老弟!你的名声在金州,那是一顶一的大!知州大人那边,你可得帮我美言几句啊!”
曹先生故作矜持:“……乔知州忙,也就十天半个月才请我去一次。”
他才不会告诉别人自己只去过一次知州府,还被知州大人乔奉兴惩罚绕湖跑了一百圈。这么丢人的事,到死都要烂在肚子里。
知县大人道:“哎?能被请到知州府的,除了你曹先生,哪还有其他人。旁人连知州的影子都见不到!老弟,咱都自己人,你爹娘这边,交给我,我保证让他们过得舒舒服服的,谁都欺负不了!”
接下来几日,乡里举行了盛大的名医义诊,驻县的乡里乡亲但凡有些小毛小病的,没有不来的。人人都夸曹先生妙手回春,这么出名还专程回来回馈家乡父老,实在是仁心仁术,医德高尚。
曹先生如今在驻县的名声,比县里考中当朝状元都要轰动,甚至不知哪来的谣传,家家户户都道曹先生是百年不遇的医学奇才,果然被皇帝看中了,马上要进太医院当值。
曹先生倒不急,轻飘飘过了十日,看架子也摆得差不多了,势头也造出来了,老东家九尺潭抻一抻,十日下来,估摸着这会儿正人仰马翻呢,这才告辞回到骄人巷。
乡里派了一辆豪华马车,将曹先生送回来。马车到了巷口,曹先生跳下车,姿态豪爽地给了车夫一锭银子,故作谦逊道:“就送到这儿,你回去吧。我这人一向低调,不想太张扬。”
车夫一看曹先生出手如此阔绰,千恩万谢,说了好多好话,这才调转马头。
时值清晨,骄人巷刚刚从熟睡中清醒,各家的店门有的刚打开,有的还栓着,街上人烟稀薄。
曹先生背着手漫步而行,巡视两面店铺,仿佛整个骄人巷都是他的,闻着空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清新。
走过几十家医馆药店,曹先生心中叹口气:“骄人巷缺医馆吗,不缺,缺的是人才。这么多店铺,却没有像我这样的大夫,无用也。”
街上有人认出曹先生,扬声道:“曹先生回来啦?”
曹先生微笑道:“好好好,好好好。”
沿路绕了几个折,眼前就到九尺潭了。曹先生双眼一亮。
一路还算冷清,没想到九尺潭门前居然已经排了这么长的队伍。时间稍早,九尺潭大门未开,门外却早已排了百十号人,还有搬小凳子占位置的,显然半夜就来排了。
他们怎么知道他今天要回九尺潭的?
哦……当时与董澈说的,就是回乡十日。想必人们都等着盼着,十日一到,全都来了,就等他曹先生开张呢。
曹先生心头得意:果然,谁医术高明,群众的眼睛都雪亮着呢。
人群中有人一眼就看见曹先生,叫道:“曹先生回来了。”
沿路便一个劲儿的有人打招呼:“曹先生,才走了十日,你胖嘞!”
“气色真好!”
“可不嘛。曹先生如今可是名人,回乡县太爷都要请他吃饭的。”
“真是祖上积来的福气!”
曹先生从队伍的后头走到前头,听了不少恭维的话,心中沾沾自喜,脸上装作不为所动,抱拳道:“哪里哪里,大家也辛苦。”说着推门而入。
二熊三熊正在打扫地面,归置东西,把茶砌上,做开门前最后的准备。抬头一看,曹先生回来了。
曹先生看都没看他们,捡那张刚擦好的桌子,坐了下来,咳嗽一声。
董澈与聂小裳听到声音,从后厅奔出来,董澈喜道:“曹先生,你可算回来了。”
曹先生并无起身,而是翘起二郎腿,道:“回来了。走了一路,渴了,少爷,给我倒杯茶吧。”
董澈愣住了。其他人也怔了怔。
什么时候,要少爷给他倒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