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管乡亲父老如何去想,待大家都散了,家里只剩下自己亲的,姐姐大丫这才抱着陈林哭泣,她这几日真是委屈极了,也只有对着弟弟才能放声哭泣。
边上的秀娘和陈大齐也红着眼,闺女差点陈了陆知县家公子的小妾,若是不被陈哥儿的兄弟发现,怕是清白都已经被毁了。
原来,几天前,秀娘带着大丫去县里,想着陈林马上就要回来了,两人便商量着去买些好料子,给儿子(弟弟)做衣裳,结果被在路上嫌逛街的陆公子看见。
那陆公子自从上次被他爹大了一顿后,发现家里改干嘛还是干嘛,并没有出现他爹说的罢官、坐牢,只当他爹是在哄骗他。
今日出门又看到这美娇娘,则能不行动,边上的狗腿子小厮看自己少爷如此模样,便说道:“少爷不若要了这姑娘,若是那陈林当了官,以后见面还不得称您一声姐夫,怕是到时候老爷都要夸你一夸呀。”
那陆公子一听觉得小厮说的非常有理,若是自己真成了陈林的姐夫,到时候什么罢官、坐牢都是不会再有了,于是两人嘀咕一番。
见秀娘跟大丫见了一件料子铺,设法让人只开了秀娘,而后又安排了俩驴车,哄骗大丫说是她娘在车里等着,家里弟弟已经回来,得快些回家去,大丫一时高兴,哪里想到有人光天化日之下拐人,上了车就被迷晕了过去。
正巧那日梅有钱正拖着好友李原博上街逛逛,主要还是想给自己的娘子买些吃食,顺便李原博终日看书出来透透气,两人刚好看到料子铺前陈林姐姐上了驴车,原本想上前打招呼,却被半路出来的小厮拦住,也多亏了梅有钱有个当师爷的老爹,那小厮梅有钱一下子认出是陆公子身边的人,两人这才意识到坏事了。
所以当大丫被抓到陆府,陆公子想对大丫不轨的时候,被突然闯进来的李原博和梅有钱吓了一大跳,幸亏有梅师爷的帮忙,否则两人也不可能这么顺利的进了陆府救人。
“都是我不对,这么容易被人骗走,否则大丫也不会被抓。”秀娘一边流泪一边自责道
“娘,这也不能怪你,就是不能骗走你,他们还有别的办法。”
等大丫情绪稳定下来,陈林一边拿着刚才李原博递过来的罪证,一边商量着怎么让陆家吃不了兜着走,别以为事后补偿有什么用,原先就不打算情谊绕过他们,这下更是坐实了他们的罪了,只是考虑到姐姐大丫的名声,所以不用‘强抢民女’的罪证,但是手头的这大堆证据也已经是足够了。
“阿姐放心,我一定替你讨回公道。”陈林郑重的向大丫保证道。
有了陈林回来,这几日压在陈家人心口的闷气总算疏散了些。
看事情商量的差不多,陈二齐拉着边上的媳妇对方往厨房去,虽说男人不下厨,但是陈二齐却不这样想,平日里能帮都会帮些,这会儿他对媳妇说道:“快些把锅里的梅菜扣肉端出来,还有灶上的母鸡汤,记得散点枸杞。”
陈家日子早就过上了过节有新衣、吃食桌上有香肉的好日子,自从陈林有了功名,又未分家,所以一家子的徭役都是免的,这可省下一大笔钱,陈二氏看着灶边上不停忙乎的丈夫说不出的满足,谁又会想到当初嫁过来一穷二白的陈家如今日子会过的这么好,当初也只是看着陈二齐老实罢了。
“诶,俺晓得。”
这时小陈氏也扒开门帘进来厨房,笑着说道:“二哥,爹找你哩,叫俺到厨房瞅瞅,果然你在这儿。”
“厨房我们女人忙着就行。”跟在后头陈林的娘,大陈氏说道。
陈二齐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就出去了,进了里屋发现陈林正在给自己的儿子陈时教考学问,也难怪叫自己过来的,陈二齐神色也不自觉的严肃起来。
陈二齐找个位置安静坐下,原先陈二齐是不懂功名的,生下来就是种地的,村里也都是种地的,去过最远的就是镇上了,日子艰难些却也觉得幸福,原先只是家里说要给大侄子读书,他一向疼爱陈林,当然是同意的,没想到大侄子争气给家里好大一个惊喜,日子不仅越过越好,就是门庭以后他人说起陈家那也是‘耕读之家’了。
这几年被陈林不断的灌输,每每写信回来的时候都是督促陈时用功,陈家要想越过越好,当然是多出几个功名的,可是功名又不是地里的白菜,哪里那么好得,所以现在陈时的学习那是全家都重视。
听不懂之乎者也的陈二齐也努力的听着陈林给儿子考教,只是在回过神的时候,发现已经考教好了。陈二齐有些急切,他只知道自己儿子回答的时候磕磕绊绊,想必是有些不好的。
“你大可不必羞愧,我考的知识点确实超乎你现在的水平,哥哥只想知道你的极限在哪里,如今你是童生就已经很不错了。”陈林夸奖陈时道,陈林也想不到自己这个弟弟如此聪慧,虽说记忆不如自己,但是想必同龄人,陈时对文章的理解已经很有独见,所以陈时一时上头,不知不觉就把知识点往上提了,但也不好意思被人看穿,就说只想知道弟弟的极限在哪里了。
原先因为回答不上问题而有些羞愧的陈时在听到大哥哥的夸奖后扬起了笑容,从小家里人都说大哥哥厉害,自己也因为大哥哥的努力才能有如今的条件去好好读书,所以陈时一直很崇拜陈林,如今听了对方的夸奖那是比夫子的夸奖更高兴。
一家子聊聊笑笑,等家里的女眷把饭菜摆放到桌上后,才入座用食。看着一桌的好菜全是从小爱吃的菜色,陈林满足极了,自己这么努力不就是为了让一家人都过的幸福,不做那任人宰割的底层人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