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催玉,二十二岁,原本在现代是一个美术生,刚大学毕业,才考上学校里美术老师的工作,还没正式开始任教,此前只有大二和大三两次暑期前往山区支教的教学经验。
一个月前,温催玉前往山间采风,突然头晕目眩,失足摔倒,磕到了头,就此丧命。
再醒过来,就穿到了现在这个书中世界。
据系统介绍,原书书名简单粗暴,就叫《暴君》,讲述的是主角卫樾风云变幻的人生故事。
卫樾一出生便被厌弃,关在形同冷宫的偏僻宫殿之中无人问津,缺吃少穿地长到六岁,被起兵谋反的庄王扶持登基,从此成了庄王这个摄政王手下的傀儡皇帝。
傀儡皇帝,重在傀儡。卫樾在摄政王的安排下,登基之后除了吃喝玩乐之外一事无成,性格还越发乖戾残暴。
然而,表面看起来只知道疯癫跋扈的少帝,自己并非全无盘算,只是难在无米之炊,摄政王又权倾朝野、无人敢有异心。
直到卫樾二十岁这年,摄政王因病显出了颓势,曾经的少帝却已经及冠到了堪当大任的年纪。卫樾抓住了文武百官人心浮动的契机,成功用两年时间就让摄政王倒台,朝中权柄收于手中。
然而,卫樾过去的喜怒无常、桀骜不驯并非装模作样,他的的确确是个暴君,还是个多疑偏执的暴君。
暴君亲政,满朝文武至黎民百姓,都水深火热,最后卫樾作为一个人人喊打的暴君,突然就不想活了,选择自焚于大火之中——主角死了,这本书也就这么人人喊打的烂尾了。
系统表示,如果按着原书剧情走向,这个世界最终势必会崩坏。
所以现代的温催玉死后,被绑定了“诲人不倦”系统,带着“把他当前的学生教育成才”——放在书中背景下意即“教导卫樾成为一个心系百姓的明君”这样的任务,重生成了书中人。
温催玉穿书过来的这个角色,仿佛是另一个平行世界的自己,同名同姓之余,还有相同的外貌,一样的年纪,一样的从出生起就体弱多病,一样的无亲无故,甚至一样的英年早逝……
原主在原书剧情中,虽然官至太傅,但本质只是主角卫樾人生中一个路过的炮灰。
温催玉穿书过来的时间点,正好是原主死亡的时间点——
一个月前,刚当了一个月太傅的原主,因为郁郁不得志而饮酒过多,醉后失足摔倒,和现代的温催玉一样死于头部受伤。
在原书剧情中,原主这个太傅之死,是作为少帝卫樾桀骜不驯、难堪大任的一个佐证。
毕竟之前已经气死过一个耄耋大儒,如今又让一个青年才俊因借酒消愁而英年早逝,两任太傅都死得如此窝囊,少帝卫樾的所作所为,既让摄政王安心,也给了摄政王不再安排人教导少帝的正当理由。
不过由于温催玉的穿书,剧情没有像原书那样发展——本来太傅府上已经准备对外报丧,但没想到温催玉又醒过来了。
而温催玉穿书过来后,第一件事就是一连告假一个月,宣称本就体弱多病,如今又伤了脑袋,休养时间难免长些。
这期间,温催玉搞清楚、初步想好了自己当前所面临的状况。
系统要他好好教导暴君,最好一秒都别多等。
但温催玉觉得,按少帝卫樾的作风,是真有可能一个不高兴就弄死他的,反正他无亲无故又无权无势,就算是傀儡皇帝也不担心弄死他之后不好善后。
如果眼前自己的命都保不住,还谈什么这个世界未来崩不崩坏?
所以,温催玉硬是养伤养了一个月,就是不急着复工。
直到系统提醒他:【宿主您的伤势已经痊愈,明日如果再不复课,我将采取电击警告。由于这是您第一次违反“诲人不倦”宗旨,故我提前采取了口头提醒,下一次我将直接启动电流,请知悉。】
温催玉:【……好奇一下,你所谓的“诲人不倦”宗旨,具体是个什么标准?】
系统表示,考虑到人类多样性,也不想为难宿主、徒增任务难度,所以这方面,“诲人不倦”系统因地制宜,将以温催玉自身的经历作为标准——虽然温催玉在现代还没来得及正式授课,但他曾两度前往山区支教,合计有近半年的教学经验。
对此,温催玉初听时就十分无语:【你的意思是,要我用对待支教期间所遇到的学生的态度,去教导这个世界的暴君?】
系统公事公办:【一定意义上来说,的确如此。】
温催玉:【……还有一点,我学美术的,原本要当的也只是美术老师。支教期间帮忙代课,凑合上一上小学的主科也就算了,你指望我现在变成儒学大师,去做太傅?】
系统理解了下,觉得宿主有点消极,于是道:【请宿主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相信自己。您有过目不忘之能,明天复课,今天把四书五经尽快翻一遍,还来得及,您可以。】
温催玉如果可以,比较想把系统拉出来揍一顿。
不过,不管怎么样,他已经是太傅了,躲着不回宫给皇帝上课,也不是个长久之计。
而且,摄政王庄王那边为表对皇帝课业的关怀,也已经派人到太傅府问候过了,不方便再消极怠工地搪塞下去。
所以,温催玉今日就回宫给少帝卫樾上课了。
但他原本想得很轻松——原主给卫樾上了一个月的课,期间什么都事不关己,卫樾虽然没把原主放在眼里,但也没有特意找他茬,这法子不是就很适合保命吗!
反正摄政王那边,也没有真想让少帝学有所成,所以如果摄政王召见太傅问起来,他只需要如履薄冰地面露苦色,也就应付过去了。
于是,温催玉本决定学习原主,进了宫凡事都不关心,不听不看不理不问、每天照本宣科念完书就走人,皆大欢喜。
可偏偏他绑定的系统叫“诲人不倦”,简直是想要他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