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摊第一天,瑞平瑞安兄妹早早起床,开始准备酱香饼需要的材料。
考虑到酱香饼事业刚刚起步,还没有积累起固定客户,陈瑞安决定保守一点,第一天只做四张饼。
这样一来,就算生意不好,一家人努努力,还可以把剩下的饼内部消化,不会浪费。
男人力气大,揉面这样简单又费力的活儿交给陈瑞平去做;陈瑞安自己则切各种香料、炒酱、做油酥。最后,陈瑞安来抹油酥、把面团擀成饼,陈瑞平洗锅碗瓢盆、准备要用的炭火。
万事俱备,此时天还未大亮,陈瑞平挑着挑子,陈瑞安拎着一桶面饼,兄妹二人踩着朝霞出发了。
摆摊的地点定在东街,就在那家东街北头那家麻花小店的对面,那边交通位置好、店铺多,人来人往都会经过,客流量是最大的。
东街离陈家有些距离,说近不近、说远不远,走路要走一刻多钟。
往日陈瑞安去那边逛街买东西,总觉得不一会儿就到了;可今日,拎着恐怕有十斤重的桶,陈瑞安胳膊很快酸痛发麻起来,只感觉这条路怎么也走不到头。
陈瑞平也是平日里从来不做体力活儿的,人也瘦,看着十分孱弱。他肩上的扁担比陈瑞安的桶更要重上几倍,只觉被压得直不起腰,步步都走得十分艰难。
“陈瑞平,你累不累?”陈瑞安关切地问道,“你要是累,我们可以先歇一会儿。”
陈瑞平咬着牙,摇摇头:“我能走。我们原本的时间就不多,抓紧时间早去一点,就能多卖一些。”
这样寒冷的冬日里,两人喘着粗气,竟走出了一身的汗。
终于到了地方,两人卸下扁担,把材料都摆到顺手的位置,给炉子点上火。
陈瑞安看了看天色,估摸着早高峰的时间快到了,于是取出一张擀好的面饼,开始煎饼。
周围的小摊贩见来了个新早点摊,都好奇地探过头来看。
“哟,小姑娘,你家的胡饼怎么这么大哪?”
陈瑞安解释道:“这不是胡饼,这是酱香饼,比胡饼软、香,要刷上酱、切成块吃的。”
“酱香饼?好吃吗?我还从来没听说过这样吃食呢。听起来还怪香的!”
卖胡饼的大婶听陈瑞安说这个饼比胡饼好,有些不高兴了,道:“这还用问?好吃的东西大家都爱吃,一传十、十传百,既然没听说过,当然是不好吃了!”
周围人听了这话,都笑了,纷纷表示认同。
一人道:“上次有人挑着担子叫卖,说是什么外地的特产,叫“豆汁儿”,我家老婆子听着好玩就买了。结果,喝了一口,连着上一顿的饭一起吐出来了!”
另一人附和道:“上次一个外地人卖果子,我看着红彤彤的喜人,买了一点儿。那叫一个酸哟!剩下了,我拿去喂鸡,鸡都不肯吃,全给扔了!”
陈瑞平急了,赶紧道:“我们的酱香饼不一样,是真的好吃。”
大家哄笑道:“卖东西的人都这么说!”
陈瑞安拿手肘顶哥哥,示意他不要在意,向大家笑道:“各位大哥大姐不必争,等我煎出饼来,切给大家都尝一尝,好不好吃的,就自见分晓了。”
围观的人们听说有不要钱的饼可以尝,自是乐意。
人群中有一人喊道:“小妹妹,大哥我是个直肠子,尝了不好吃,我可是要实话实说的!”
“您尽管说实话!”陈瑞安对自己的酱香饼很有信心。
陈瑞安见面饼差不多煎好了,就打开酱料的盖子,给饼上刷了厚厚一层酱,又撒上白芝麻和葱花。
有了锅里的热度,酱料闻起来愈发的香,围观的人不禁都深吸了一口气。
“这闻起来,好像是挺香的哈?”
“我忙了半天还没吃东西呢,一闻这味道,现在忽然有点儿饿了。”
把做好的酱香饼铲到砧板上,陈瑞安开始切饼。
虽然不收钱,但陈瑞安切的很大块。试吃一定要给得大方,不然客人尝不出来味儿,还造成了一个小气的坏印象,不如不给试吃。
“小老板还挺大气的!”
“是啊,上次我去西街那家糕点铺,切给我尝的还没指甲盖儿大呢。”
“那家店我也去过!我吃不出来味儿,又要了一块,那个老板还刺了我两句,可给我气坏了。”
陈瑞安用刀尖叉了一块酱香饼,招呼那位“直肠子”大哥:“大哥,你先来。”
大伙儿都笑了,纷纷起哄:“得说实话啊!”“大哥,我相信你,你可别骗我!”
大哥上前,拿起酱香饼,放进嘴里。
大哥嚼巴嚼巴,先皱着眉头“嗯?”了一声,一会儿,又解开眉头“嗯!”了一声。
好奇酱香饼味道的人急了:“大哥,别打哑谜呀,这饼,到底好不好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