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辈子这辈子加起来,已经有近二十年没有上过学的陈瑞安,听见这熟悉的句式,还是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哆嗦。
到了书房,舒先生首先从柜子里找出两贯钱,放到陈瑞安面前。
看见陈瑞安惊讶的表情,他道:“最近粮价飞涨,家家都过得艰难。我没猜错的话,你也是因为这个,才出来工作的吧?”
陈瑞安点点头。
舒先生接着道:“既然急用,这个月的月钱,你就先拿去,等将来粮价降下来,日子好过了,再改回月底发放。”
这笔钱的确可解燃眉之急,陈瑞安千恩万谢地接过了。
舒先生又道:“看来青青很喜欢你,多谢。我看今天青青教你写字,于她的功课大有助益,此法甚好,往后你带她做功课,也可以这样。
“她小孩子说话,有时前言不搭后语,辛苦你耐心些。
“她有什么做得不对的,你也不必顾虑,该骂就骂,这是为她好。”
两人又聊了聊舒小姐白天的表现,相互交流了一些对付她的心得。
汇报完工作,一天的工作正式结束,陈瑞安下班了。
走到外院,刘婶拦住她,递给她一包油纸包着的东西:“这是舒先生带回来的,说给你和小姐一人一包。”
陈瑞安打开油纸包一看,竟是一小包炸麻花!
炸麻花不仅需要用精面粉,而且十分费油,从前粮价低的时候,陈家尚且舍不得常常吃,如今更是吃不起了。
有钱又有吃,一天的疲惫在此刻一扫而空。
陈瑞安揣着钱、捧着麻花,高高兴兴回家了。
回到家,陈瑞安第一件事是把油纸包送到张金花眼前:“给你带好吃的回来了!”
张金花接过油纸包,打开看了一眼:“哟,麻花!哪儿来的?”
“舒先生给舒小姐买的,给我多带了一份。你也吃。”
张金花道:“连吃带拿的,合适吗?”
陈瑞安拣了一根碎的,丢进嘴里:“有什么不合适的,又不是天天都有。”
啊,是油炸的香气!麻花出炉不久,还热乎着,吃起来焦脆酥香,最近营养不良的陈瑞安感到十分幸福。
张金花放下手里的活儿,把陈瑞平和陈家奶奶都叫来,一家人围着餐桌吃麻花。
刚散衙回来的陈瑞平“咔嚓”咬了一口,发出满足的叹息:“好久没吃麻花了,真香啊。”
奶奶牙口很好,吃个麻花不在话下。她尝了一根,马上断定:“这是东街北头那家的麻花。他们家的麻花是祖传的手艺,加了秘制的五香粉和芝麻,几十年了,一直是这个味道。”
张金花也爱吃麻花,边嚼边问:“怎么样,工作累不累?”
陈瑞安其实有些累,但不愿报忧,只说:“带一个那么大的小女孩,有什么可累的?早上吃了白粥和胡饼,中午饭桌上还有一道炒肉片,吃得我浑身是劲儿。”
张金花问:“你吃饭是和主人家一起呢,还是和他们家那个老妈子一起呢?”
陈瑞安如实答:“早上是我和舒小姐一起吃;中午有舒夫人、舒小姐、他们家的刘婶,还有我,四个人一桌吃饭,吃的都是一样的东西。
“舒夫人又漂亮,又温柔,还让我管她叫伯母呢。舒小姐也听话,一直叫我姐姐。”
张金花放心了些:“那就好。”
“舒小姐还教我写字呢。”陈瑞安回想起下午的经历,“舒先生回来看见了,说特别好,教了我,舒小姐进步快多了,让我们以后都这么学。”
“这么好!学写字好啊,写字有用。这么看来,先前我拦着不让你去,倒是险些耽误了你。”张金花感叹道。
“对了,”陈瑞安掏出怀里的钱,推给张金花,“舒先生说知道我们日子艰难,主动把这个月的月钱提前支给我。”
张金花感激得不知怎么是好:“舒先生是我们家的恩人哪。”
奶奶表示同意。
陈瑞平也说,舒先生人一直很好,从前交不起束脩的同学,他都会暗地里减免。
张金花把钱拨出来一部分,道:“这些钱,你拿去买一些纸和墨,带到舒先生家里用。
“这些都是金贵东西,舒先生大方,我们不能不知道分寸。
“还有这些,给你零花用,平时买些零食点心,别舍不得。”
陈瑞安正要推拒,忽然听见有人在门口喊:“金花婶,奶奶,瑞平哥,小安。”
一看,竟是阿亭来了。
阿亭道:“小安,昨日你教给我卖豆腐的法子,我都告诉了我娘。
“我娘说,多亏了你的办法,今日的豆腐特别好卖,走了两条街就卖完了,明日多做些,还能多卖。
“正好还剩下半块豆腐,我娘叫我拿来谢你。”
刚吃了麻花,晚上还能吃上豆腐。
陈瑞安心想,果然,美好的生活还是要靠劳动来创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