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再造大唐战神郭子仪
郭子仪(697年-781年),享年85岁。平安史之乱、震吐蕃的大唐一哥,是最懂老板心的七朝老油条,他被李白救过,又救过李白,他还是完美福禄寿全的人生赢家。
郭子仪出生与武则天统治时期,早年参加武举,以“异等”成绩补任左卫长上(从九品下)。后累迁桂州都督府长史、单于都护府副都护、振武军使、安西副都护、北庭副都护等。
天宝十三载(754年)春,郭子仪兼任九原郡(丰州)都督、西受降城使、九原郡太守、朔方节度右厢兵马使。不久,郭子仪的母亲、赠魏国夫人向氏去世,57岁的他去职返家守孝。眼瞧着他可能与建功立业的抱负越来越远,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1、香积寺之战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郭子仪于守孝期间被朝廷“夺情”启用,朔方节度副大使,率朔方军东讨安禄山。郭子仪有很强的军事才能和领导才能,天宝十五年九月,与广平王、李俶率蕃、汉兵十五万前去收复长安。到了长安城西,爆发了香积寺之战,后世人常常用这句话来评价这场战斗——冷兵器时代的巅峰之战!!在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唐纪》中,香积寺之战只是寥寥几句“自午及酉,也就是,斩首六万级,填沟堑死者甚众”一笔而过,而实际上这场战役是世界冷兵器时代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我这指的惨烈不是说战死人数最多,而是战场战役没有任何阳谋阴谋,完全是肉搏战,纯粹武力对武力,双方杀得也是血肉横飞,尸横遍野。这场战役超乎寻常的惨烈,在战争史上,一般战死率达到15%时就已经是相当惨烈了,而香积寺之战,战死率达到惊人的60%,十万人有6万人在一天之内被斩杀,不对,准确说是一下午。
原因之一唐朝倾尽了精锐之师,而叛军也是唐朝的精锐,相当于自己人打自己人,大唐自己打大唐,大唐精锐尽失,大气数已尽。双方都认为自己是正义的。隋唐的皇帝在巩固政权之后都开始对河北士族进行打压,河北赋税比例又占据全国的三分之一,河北过的太苦了。叛军是安禄山身兼范阳、河东、平卢三镇节度使的唐东北方向的全部精锐,节度使大人是去清君侧,毕竟是节度使大人给口饭吃。河北上下对唐廷的怒火。凭什么一个流官拿着长安的诏书,就可以在河北作威作福。杀掉流官,停止给京师进贡,可以吃上小麦,打下长安时,长安的民脂民膏让人也变成的恶魔。大唐的精锐安西军来了,双方二十万的等待,在香积寺大战。
交战双方唐军指挥官是再造大唐战神郭子仪、前军神通大将李嗣业,叛军则是安禄山养子安守忠,他是叛军中仅次于史思明最能打的悍将。唐军投入了15万,其中包括回纥铁骑、大唐兵王安西军、野战之王北平军等大唐边军精锐,叛军实力也是大致旗鼓相当,总兵力达到11万,都是跟随安禄山的大唐老兵。叛军遭到了唐军的前后夹击,为了突围,叛军展开了更加猛烈的扑杀,此时只有杀出一条血路,才能有生路可言,谁撤退谁就败,就这么苦苦人肉对人肉的鏖战,双方已经杀红了眼,每个士兵已经变得麻木不仁,只剩下惨烈的厮杀,双方从中午一直杀到了傍晚夕阳西下,最终大唐军以7万精锐代价,阵斩叛军6万,俘虏2万惨胜。
2、第一次被夺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