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独臂擎天王忠嗣
忠嗣不死,安史不乱。天宝八年(749年)卒。没有王忠嗣,那么中唐五魁首:哥舒翰、高仙芝、封常清、郭子仪、李光弼就没有办法闪亮登场。
王忠嗣是烈士遗孤,被唐玄宗收为义子,自幼被唐玄宗抚养长大。视如己出,天子门生。开元十一年,在郁标川之战中,王忠嗣主动请缨,以数百人奇袭吐蕃,一战成名。此后王忠嗣越战越勇,天宝元年的桑干河之战,他巧施反间计重创后突厥,导致后突厥的灭亡。
开元盛世,大唐一共10个藩镇。(藩是“保卫”之意,镇是指军镇;唐廷设置军镇,本为保卫自身安全,唐玄宗为防止边陲各异族的进犯,大量扩充防戍军镇,设立节度使,共设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时称十节度。)因为出色的战绩和唐玄宗的信任,王忠嗣一度兼任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掌握了大唐七成以上的边军,可以说是大唐的独臂擎天柱。培养了郭子仪、李光弼等中唐力挽狂澜的名将。
天宝六年,由于在青海石堡城之战中与唐玄宗产生分歧,触怒了龙威。(王忠嗣上奏说:“石堡城地势险要,吐蕃全力守卫它。如果以疲惫之师攻其坚固的城池,必将被敌杀死数万人,之后战事才能完成。我想所得的不如所失的,请休兵秣马,观察势态发展再夺取它,这是上策。”唐玄宗由此不高兴。李光弼也曾经提醒王忠嗣,如果违抗圣命,那么前途不保,王忠嗣回答我个人荣辱俸禄是小,而千万将士的性命才是为重。“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仅凭王忠嗣爱兵如子,就配享中唐九大将之兽)遭李林甫、安禄山“欲奉太子”的诬陷,被贬汉阳太守。天宝八年(749年),又贬至汉乐郡。同年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