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杨婵传奇[洪荒+哪吒+封神+西游+东游] > 第29章 移三府民

第29章 移三府民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李靖带着哪吒出关后直接便飞走了,他俩也不需要护卫,爷俩自己走空运最快。

殷夫人立于陈塘关城楼上,久久目送,直到彻底不见人影。夫君此去朝歌,她已有所明悟。齐国封的如此广大,恐怕,庙堂之中不会让李氏久居陈塘关了。

送走爷俩后,她便进入了工作状态。

她目光远眺城外,那五十五个错落分布的村落,在齐国新立的时候,她都已经去过,也与村老交谈过,村落寨子的情况已经在她心中了。

既然大王有令,既然半岛之上有益处,她自然有此担当,下定决心要完成这次艰巨的搬迁任务。她深知,这不仅关系到齐国未来的安稳,更关乎百姓的福祉。

昨日一回府,殷夫人便已经传令下去,今日一早召集下属与村老前来议事。

无论陈塘关内有无李总兵,殷夫人的话是算数的。

议事厅内,众人神色凝重。

殷夫人身姿挺拔,声音清脆且沉稳,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各项事宜,“诸位,此次搬迁责任重大。首先,需挑选精壮且善于勘探的士卒,由张校尉带队,前去半岛全面勘察。着重探查地形地貌、水源分布以及土壤的肥沃程度,回来后绘制详尽的地图,以便规划村落与农田的布局。”

张校尉领命后便下去,迅速着手挑选人手,准备一早就出发。

接着,殷夫人看向主管物资调配的皮主簿,说道:“皮主簿,建筑材料关乎百姓新家的建造,至关重要。即刻统计所需的木材、石材、砖石等数量,组织工匠们加紧筹备。同时,务必储备三年之量的粮食、衣物与各类炊具,确保村民搬迁后衣食无忧。”

皮主簿点头称是,奋笔疾书记录着各项要点,而后立即去准备。

自从陈塘改制开始,生产力不断提高,有了富余的粮食就能养家禽、酿酒,进而带动各类手工业、服务业蓬勃发展。

关内物资多了就不值钱,皮主簿急的不行,后来在殷夫人点拨下,开始出门卖货,挣南赡部州的金子,换北俱芦洲的皮毛,得西牛贺州的种牛。

他手下有近三年来开辟的四大部洲商路,买卖物资是长年都在做的,与其他部州各大商行、封国、关隘联系密切。陈塘官方经商团的规模连年扩张,南来北往,东去西行,路子越来越多,不断有各村寨的散户也加入进来,把整个东胜神州的贸易都搞活了。

他甚至还开动脑筋,通过龙神手下虾兵蟹将的便利做水运生意,千里航运消耗的无非是香火而已,陈塘关人口稠密不缺那点香火,这般省下来的钱财还能再安置源源不断的新增人口。

有了利益,神明妖怪又如何,照样得去送货,皮主簿早早就参透了这个道理。

随后,殷夫人又将目光投向司水监与司道丞:“司水监,你即刻带领水工在半岛挖掘水井、修筑水渠,保障水源供应,万不可有丝毫懈怠。司道丞,你负责规划并督造从陈塘关至半岛的道路,以及半岛村内道路,日后往来运输皆仰仗于此,定要保证道路坚实平坦。”

两人领命而去,各自忙碌起来。

为了保障安全,殷夫人招来护卫统领:“程护卫,在半岛周边设置坚固的栅栏与简易城墙,将来要组织村民与我陈塘关守军共同巡逻。有前来协助的各方龙神水神,则明确各方职责,让他们协助巡逻与搬运物资。”

程护卫领命,迅速去安排人手与调配防御物资。对于齐国主说的让龙神水神搬运物资,也是是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反正都会给香火的,就这么着了。

待一切安排妥当,殷夫人让来开会的村老们都先回村召集村民,说明搬迁乃是大王之令,不可不从,且齐国保证搬迁之事不会损害到任何一个国人。

村老们虽然忧心忡忡,但上有王命,殷夫人又是他们的国君,也是陈塘关镇守,这么多年下来,何人没受过她的恩惠。但说那两道保胎和养身的符箓,就保住了村寨无数孕产妇和婴儿的性命。他们自然恭谨应诺,都回去通知村民准备,一般没有敢叽叽歪歪的。

殷夫人又安排一众官吏前往各大型村寨去解答问题,自己也要往几个不算稳当的重点村去一趟。

咱做事,就得接地气,甭管出的什么政令,不能不敢见百姓。

待众人走后,殷夫人往草堂而来,与赵公明等人叙话,请他和琼霄娘娘坐镇关内,代为看管金乌。

只要与截教捆绑至深的陈塘关还在,殷夫人便晓得赵公明绝对可信。

赵公明闻言立即答应,他也知道金乌身边不能无人,万一再有算计就要糟糕。

琼霄自然愿意,她可喜欢金乌了。

两人为了保万全,特意带金乌进入十天君布置的大阵,预备没特殊情况,就等金乌清醒再出来。

殷夫人又特请西岳神女出山,与自己一同入村,见一见民生疾苦,生民所需。

杨婵懵了一瞬,她不怵任何仙妖神鬼,来了就干就完了。

可她未曾亲近过村民,本体那边也是化为一尊神像,接受顶礼膜拜,并不涉及鬼方国政权,所以她不知如何做才是。面对自己的族人,大罗金仙也是有忐忑的,她怕做不好。

正所谓,做神仙,我不如你。做事,你不如我。

殷夫人善解人意,了解她的性格,见她如此忐忑,便知道问题所在。遂安慰道,村民淳朴,然沟通之法,多赖阅历积攒,让她先看着自己行事。

杨婵闻言,无比感激。

她是执念,于族人自有一份担当和责任,但这份执念若是浮于大众之上,若是全与普罗大众所求相反,便成了无根之水,没有丝毫意义了。

殷夫人点醒了她,她该知道族人需要什么,如此才能做好神女,不负传承。

所以,她觉得殷夫人所言十分有道理,给她指引了一条堂皇大道。

杨婵恍然大悟,盈盈下拜,感谢殷夫人提点。

殷夫人大惊,连连摆手,她确实不拘小节,从容管神女叫婵儿,叫就叫了。可对人族执念传人的尊敬,是一分不少的。自己只是临时起意,前来相邀神女同游,如何担的起这样的大礼。

杨婵固执地拜了,这是引道之恩。

临行前,杨婵将毕方给的蛋收入这具分身的灵台,与宝莲灯于一处,吸收灵气道韵。

这蛋生当真是超越了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蛋,先后与三大至宝亲密贴贴。

路上,殷夫人将自己的诸事筹备与安置之经过,一一讲给杨婵听。

她虽然性子不拘小节,但绝对是一个有耐心的人,对待杨婵既有对神女的尊敬,也有对后辈的关怀。

这是人族的大罗金仙,唯一的大罗金仙。她的品行,关系着人族的生死。

殷夫人自与杨婵本尊沟通过一次之后,便觉得投缘。

这次她便主动来寻,带神女看一看真实的人间。

殷夫人心中也有一份责任在,她引导着一代又一代的陈塘关属吏走正途、行大道。凡是进了陈塘关的官员,没有一个不上她的道法课的。

杨婵其实不算太理解,为何殷夫人与她的下属要做如此复杂的准备。

在她的感知中,那座洪荒碎片化为的半岛灵气充沛,山川灵秀,道韵绵延,功德缭绕,实乃绝佳之地,凡人若居于此,不说能羽化登仙,至少也能延年益寿,最重要的是,于修行一途大有裨益。

杨婵满心以为,搬迁齐国至半岛上,是一场造福苍生的美事,只需轻轻推动,村民们便能顺遂搬迁,开启新的生活篇章。

但殷夫人摇摇头,表示没有那么简单,她将村民或有之隐忧,所临之困厄,讲给杨婵听。

于建筑之材,谋其筹备;于生活之资,备其储积;于民之人心,施其抚慰。事无巨细,皆昭昭然,示其眷注民生之深也。

杨婵反观自己,竟只着眼于半岛的灵气与修行益处,竟未虑及村民搬迁之时,所逢之艰难。倘未先周详筹备,令普通百姓贸然移徙,途中风雨霜雪,衣食不继,皆极易令其饥寒交迫而亡。

想了想,自己若是能为陈塘关做些什么,殷夫人定会开心,那有什么是自己知道,而殷夫人不知道,且对陈塘关有益处的呢。

想来想去,杨婵想起毕方说过的战阵,这个她记得啊。

殷夫人果然听的眉飞色舞,当下便让杨婵画出阵图,写出操练之典,送回关内教与副将操练起来。

这可是能变出法天象地的失传古战阵啊,是越级打怪的利器,正适合修士水平还比较低的陈塘关使用。

殷夫人与杨婵皆心生欢喜,结伴而行,来到东海边上的精卫村。

村口那棵古老粗壮的槐树率先映入眼帘,繁茂的枝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仿若在低语着村子的过往。

树下,几位老人正坐在石凳上休憩,他们虽满脸岁月刻下的皱纹,可依稀仍能辨出年轻时的俊朗模样。

再往里走,街巷两旁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古朴的房舍,青瓦白墙在日光下散发着柔和的光。

墙角处,几株不知名的野花肆意绽放,为村子添了几分灵动。

正值壮年的男女在街巷中往来忙碌,男子们身形矫健,面容英俊,或是扛着锄头准备下地,或是挑着货物前往集市,举手投足间尽显温厚。

女子们则身姿婀娜,面容姣好,手中或是拿着针线,或是端着洗净的衣物,温婉柔顺的气质从骨子里散发出来。

孩子们如春日里初绽的花朵,在巷子里嬉笑奔跑,粉嫩可爱的脸蛋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灵动的眼眸中闪烁着好奇与探索的光芒。

在村庄的大街小巷,处处可见邻里之间微笑着打招呼,互帮互助的温馨场景,一片和谐美满。

村老早已瞧见二人身影,赶忙整理了一下衣衫,带着几分恭敬又夹杂着些许忐忑,疾步上前迎接。

村民们听闻消息,纷纷围拢过来,满是不安之色。

殷夫人站定,目光温和地扫过众人,提高声音说道:“乡亲们,今日我等来此,是要告知大家一件大事。此乃大王下达的命令,咱们三关城外这五十五个村落,都得搬到齐岛上去。”

此言一出,人群顿时一阵骚动,村民们交头接耳,面露惊惶,整个村子弥漫着一股暗暗抗拒的气息。

殷夫人抬手示意大家安静,接着说道:“大家莫要惊慌,大王与我等已为此次搬迁做好了万全准备。这不是让大家马上就搬,还有三年五载的时间,足够大家慢慢筹备。”

所以,大家不是不想搬,是怕搬家太急,会家破人亡。杨婵看着众人神情,再次有所明悟。听到的,总没有真正看到的直观。

那新生半岛之上逸散的造化与秩序之道,是极为难得的机缘。若是她之前来做这件事,大概会理所当然的以为只要把人都搬走就是了,早一日上岛,早一日开始修炼。

“这期间,大家只需把自己的小家收拾妥当,整理好要紧的物件。待到搬迁之时,一切都会安排得妥妥当当。不管是新家的建造,还是路上的行程,都有专人负责,大家无需担忧。”殷夫人耐心解释着,言辞恳切。

人群中有人大声问道:“夫人,那搬过去之后,吃穿用度可有着落?”

殷夫人笑着回应:“放心!粮食、衣物、炊具等生活物资,都会为大家备好。新的住处也会有干净的水源,出行的道路也会修好。还有龙神、水神相助,保证大家顺利搬迁。”

听到这话,精卫村的村民们的神色逐渐缓和,虽仍有担忧,但也多了几分安心。彼此间的交谈声也不再满是抗拒,隐隐有了探讨未来新生活的意味,原本压抑的氛围逐渐消散,

殷夫人又与村民们交谈许久,一一解答他们的疑问,直到众人心中的顾虑消解了大半,才在村老的欢送下,与杨婵一起离开。

所以,凡人衣食住行都是要考虑的,她不能以修道之人的眼光来看待凡人,对他们而言修炼固然重要,家也很重要,粮食和水更是缺一都要死的。

杨婵反思,如此疏离于庶民之生计,实乃大谬。

自己这几年虽然做了不少事,积累了功德,却多半是照着寸心姐姐留下的方略在做事。

屡经世事,道法高深日进。

然人间烟火之温,渐已忘怀,与凡人百姓几近断了联系。

曾经那份悲悯众生的初心,竟似蒙了尘。

她不禁反思,自己一味追求道,却忽略了脚下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生灵,修行的意义又何在?执念还是执念吗?

此刻,杨婵望向殷夫人,眼中满是敬意与惭愧。

她已经知道,该如何走接下来的路了。

大势不可丢,小节也不能放。

要学殷夫人,不能为了所谓大局,牺牲个体,定要周全再周全才是。

敖丙送走叔父和哪吒后,在海边练功,他沉浸在法术修炼中,丝毫没有因为等待父亲而分心。

他深知,唯有砥砺奋进,增益自身之能,方能于这谲诡多变之世,护持己之所珍者,保全己之所惜者,守住己之所重诸事。

日上三竿时,等来了父亲东海龙神敖广。

虽说李靖走了,但齐侯在呢,一样谈。

三关之外的海疆归齐国,新生半岛也划给齐国,殷夫人自己都没想到,敖广也没想到。

庙堂君臣,信人也。

难怪李靖带着哪吒,走那么快,君恩如此,不可辜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