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室里阳的光非常充足,加之保持得很干净,就连空中飞舞的灰尘都极少,目光所及一片澄澈。
李啸行说自己不参与只看看,却翘着二郎腿把谈话席的几个文件看了个七七八八。
说是举报,其实是纪委在进行例行基层调研时,收到两名学生写的意见反馈。学生也没指名道姓,只说觉得加班制度不合理,希望能有倒休的选择。
学生对这方面的法律不敏感,提意见也没提到点子上。此事可大可小,但看目前纪委严阵以待的状态,是想尽量往大了追究。
李柏舟缄口不言,大概是不肯递这刀子出去。
李啸行合了文件册,抬头对吴部长笑了:“这么个事儿,至于谈两天吗?今天下午开个会讨论一下吧。”
吴部长犹豫了一下:“书记这几天不在……”
“你谈话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把事实搞清楚嘛,开个会就什么都清楚了……”李啸行说着起身要走,“不行就把学生也叫上,当面谈一谈。”
“那可不行李总,”吴部长赶紧拦,“我这儿的资料您就当没看过,千万别……”
李啸行哂然一笑,拂衣出了门。
看他走了,吴部长不由长长舒了口气。
与此同时,李柏舟也轻轻地呼了口气,小心地活动了一下左边肩膀。
两天了,一上班就来谈话室报到,下班才被放行。他晚上还要处理白天的工作,睡眠稍有些不足,刚才也算是强打精神。
吴部长倒是很有人道主义精神,将他照顾得挺好。
但也仅限于对普通人来说的挺好。
这个房间够暖和,他活动量也少,这方面来说倒也算被迫休息。
只是坐在这儿保持同样的姿势久了,身上还是有点僵硬难受。
好在,等来了李啸行,估计这谈话也快结束了。
李啸行刚才既然开了口说要开会讨论,必定稍后就会下发会议通知。到时候有什么问题对策,摊开了说清楚便是,总不至于全都悬在他一个人笔下了。
李柏舟推开面前的两页纸,百无聊赖地去望窗外。
这个谈话室设置在办公楼一楼,而外面的厂房窗子开得高,从这个窗户向外看去,只能看到一片灰色的厂房墙壁,实在没什么好风景可言。
但李柏舟无所事事,还是默默望了许久。
望着望着,他忽然觉得窗外的风里翻滚着飘过几点灰白色。
是……下雪了吗?
李柏舟皱起眉,可是此刻外面分明阳光透亮,穿过玻璃在房间里投下窗框的影子。
不是雪,那是什么?
李柏舟猛地起身,想要绕过桌子去看。
他的动作把吴部长吓了一跳:“舟总,你……”
他话都没问完,就发现李柏舟猝然睁大眼,一脸震惊之色,连忙也回头去看。
这下不用李柏舟说话,他也能瞧见外面发生了什么。
因为阵阵北风已经裹着肉眼可见的灰黑烟尘从窗外翻腾而过。
与此同时,消防车的警报声也遥遥响起。
“哪里着火了?”李柏舟问出来才发觉自己问错了人。吴部长一直和他在一起,怕是比他还更茫然些。
“我去看看。”李柏舟改口说。
吴部长梗了一下,发现李柏舟没等他说话拔脚便走,无奈叹道:“一起去吧。”
说话间李柏舟已经打开了谈话室的门,门外杂乱的脚步和呼喊声也随即传了过来。
李柏舟侧耳听了一下,没听到火警警报声,便直接穿过楼道向楼外走去。
有办公楼里的员工看到他,停下来打招呼:“舟总。”
“哪里起火?”李柏舟脚步不停地问道。
“好像是加工车间,我们在楼上看到冒烟了!”
加工车间主要负责切割和简单的焊接工作,不涉及太多的化学用品,但机器设备不少,加工时也难免会有火花。
是电缆老化燃着?还是气体瓶出问题?李柏舟一边走一边想着,拐过办公楼的路口,便看到滚滚浓烟从车间的窗子冒出来。
这是……他停了脚步,眯起眼睛。
那个窗子不是生产车间的窗子,而是辅房的。
车间的辅房一般用作办公场所和仓库,是不进行生产的,使用率并不高。
那里为什么会起火?
李柏舟继续往前走了几步,忽然脑中一惊。
他想起之前李啸行跟他说过因为宿舍紧缺,安排了一些工人暂时住在辅房里。
后来于秀丽也来问过一次,问这些人该怎么管理,要不要收宿舍费。
他当时不想和李啸行争辩,打算先放一放,回头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