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浮世 > 第9章 拔霞供

第9章 拔霞供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王明夷赶忙从身上翻了条帕子递过去,才想起这还是看戏时阿孚捡给她的。

只见淑姨又回头对母亲说道:“我提这个本不是想惹你伤心,今个儿听戏时早把眼睛哭红了,现在可不能再哭了,你就不好奇我和青棠姑娘是怎么认识的吗?”

顾静翕红着眼眶点点头,在桌子底下攥紧了徐淑仪的手。

李青棠细细观察着两人的互动,绞着帕子开口道:“两位夫人叫我青棠就好,那日的事情由我来说给各位听吧。”

青棠正常说话的声音不同于戏台上的缠绵婉转,而是有些低沉,讲故事的语调有些缓慢,带着深深的缱绻,火锅里蒸腾出的白汽模糊了五官的轮廓,又好似一片茫茫的雪雾。

熹宁六年,大雪,吴山寺。

苏州城的大雪已经下了三日,城外吴山,翠峦环抱之中,隐匿着一座古刹。青石板路挤满厚厚的白雪,如一条白练般蜿蜒至山门,两旁古木参天,枝叶交叠,均盖着厚厚的白雪,金漆斑驳的匾额上,镌刻着“吴山寺”三字。

十六岁的李青棠是来鹤班初出茅庐的闺门旦,现下却青丝迤地,披着单薄的戏服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陡峭的山路上。大雪簌簌落满她的发丝、肩头,掩埋了她的脚印,她却浑然不觉般自顾自地向前走着。

古刹的钟声回荡在静谧的山林间,少女脱力晕倒在寺庙的台阶前,只记得最后看到的一角月白裙边和一块青玉双鱼佩。

再睁眼时,李青棠发现自己躺在寺里的禅房,身上盖着一床厚厚的褥子。一位年轻的妇人浑身素白,鬓间也只简单插了几只银簪,正跪坐在蒲团上抄着经书。听到李青棠醒来的动静,只是抬头示意侍女端了碗姜茶进来,手上依旧抄着书。

李青棠双手捧起姜茶小口抿着,几口下肚,感觉身体内部似乎暖和不少。面前背对着她的夫人背脊挺拔,映着窗外茫茫白雪,让人想起苍劲的翠竹。

手上的瓷碗已经见底,犹豫再三,李青棠还是开口道:“夫人,是你救了我吗?”

少女说完就后悔了,这茫茫雪天,你又在人家屋子醒来,怎地还问这么无用的问题?

妇人将狼毫搁在笔山上,缓缓转身,眼前这位夫人身形单薄,眉眼浅淡,脸色苍白得和雪一样。李青棠突然觉得她不像翠竹了,她应是被风雨压得不堪重负的梨花。

“你会唱戏?”妇人问道

李青棠看了看地上的戏服,点点头:“我唱昆曲。”

“会唱《牡丹亭》吗?”妇人又接着问

“会的,您要听吗?”少女小心翼翼的答道

妇人似乎顿了一下,又可能是李青棠的错觉,总之她很快神色冰冷地说道:“不用,清修之地,不易喧哗。”

随后又是沉默,妇人静静地坐在蒲团上,捻着手腕上的佛珠。在数到风声第四次将窗棂拍响时,李青棠又忍不住说道:“谢谢夫人救命之恩,可否留下姓名,小女日后定当报答。”

妇人神色未动,只是将腰间玉佩丢给她,少女双手接住玉佩,看见上面刻的着一个“徐”字。

李青棠起身走到妇人身边,恭恭敬敬的将玉佩递还,“感谢徐夫人的救命之恩。”

徐夫人依旧神色淡淡,伸手接过玉佩,转身又提笔开始抄经。

少女瞄到夫人抄的是《地藏经》,心里一动,话还未细想就已经脱口而出:“夫人是在为谁祈福吗?”

此话一出,徐夫人原先冷淡的神情顿时出现了裂痕,拿笔的手也有些微微颤抖,在纸上晕开一道墨痕。

少女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着急忙慌的想要找补,却一时间想不出说什么,只是将脸憋的通红。

徐夫人将面前的纸揉成一团,又重新换了一张,却将笔放下没有再写的意思。

良久,淡淡开口道,又似自言自语:“我为我的两个孩儿祈福,祈祷他们离苦得乐。”

妇人的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见状李青棠更是手足无措。但徐夫人似乎也不在意她的反映,依旧自顾自得往下说:“我有一对龙凤胎,生于熹宁元年的小满,又因发热死于熹宁六年的小雪。我的丈夫不在意孩子的出生,也不在意孩子的死亡……”

望着妇人悲痛的面容,少女只觉心脏像是被千根银针同时刺中一样,面颊滚下两行热泪,不知怎的,或许痛到极致,一切话语都能轻松出口,李青棠凄然一笑,轻轻握住徐夫人捻着佛珠的手

“我的爱人死了,在今天。我感觉自己和杜丽娘般,魂魄也随着情去了,但是他不会复活,我也不会。”

静了一下,少女又哽咽着唱到:“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妇人接连落下的泪水打湿两人交织的衣角,少女轻轻搂着妇人单薄的背脊,让自己的脑袋靠在她的肩头,她们像是抱着孩子,抱着爱人……

窗外的雪似粗盐般,在石地上铺了一层又一层,不知何时,悄悄停了。

徐夫人从随身带的行李中取出一卷手抄的《牡丹亭》,将它放在少女的手中

“每每看到《寻梦》,总听到有人说杜丽娘是痴人说梦,可若不做这场梦……”妇人顿了顿,将冷透的茶汤泼向花盆,“便如这茶叶,在滚水里浮沉半生,终究是要沉进不见天日的壶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