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走到书案前侧,拉开内部抽屉,取出一长条蓝色锦盒。陛下将锦盒放在手中打量许久,还是将其打开,取出里面用红线捆好的书卷。她直接用力,将书卷扔到宋怀夕身侧,严厉且生气地训斥道:“自己好好看看吧!!”
宋怀夕见女帝生气,连忙跪下,捡起滚落到自己脚边的书卷,欲打算好好打开细看。
可当宋怀夕真拿起书卷时,心中就猜到陛下为何忽然生气?
毕竟这罪魁祸首就是这书卷的主人——宋怀夕!
宋怀夕打开标满红色批文的书卷时,内心早无喜悦之情。哪怕上面的赞美之词,有多么冠冕堂皇,都无法激起宋怀夕内心波澜。
原因很简单,因为宋怀夕手上的就是自己会考答卷……
她当然开心不起来。
当答卷全部打开,铺在宋怀夕面前时,密密麻麻的红字完整地浮现在眼前。她细细品读红字批言,里面除了表达夸赞之意外,还隐约透露着奉承托举之意。
宋怀夕不喜,如此一来,再怎么公平的竞争都注入贿赂的水分。不但毁了宋怀夕的初心,还拉低了她才华的档次。
“原来陛下早就知道了。”
“你以为,你那点小技巧能瞒过谁?”
“我从未想过隐瞒!只是想公平地竞争一次……”
“公平?”女帝讥笑,她看向宋怀夕答卷的眼神简直不要太明显,“当你的名字出现在榜单上时,对别人而言就已经不公平了。”
宋怀夕听后瞬间抬头,眼中带着紧张与不安,为自己辩解道:“陛下!此次参考,我从未想过损害任何人的利益!!我只是想象平常人一样,一起参加科考证明自己!除此之外,别无二意。”
女帝忽视了宋怀夕眼中的请求,她负着手来回走动着,直到她重新坐回龙椅上,慵懒地靠在椅背上,双手搭在用黄金与珠宝雕刻形成的金把手上面。
陛下再次用藐视世间万物的眼神,看向宋怀夕。
宋怀夕心里难受,低下头去。有一瞬间,宋怀夕清晰地看见自己与陛下之间,藏着一道无形的深渊,无论自己怎么努力都无法跨越过去。就像很早很早之前,陛下就挑明告诉宋怀夕,无须做些费力讨好她的事情,因为没有用。
就像这次一样,哪怕自己取得了好成绩,陛下先想到的还是自己参考初心。
“陛下是在怀疑我吗?”
陌生,疏远,冷漠,审视,各种复杂的情绪都被糅合在一起,藏在女帝眼里。宋怀夕看不明白,也从来读不懂。
宋怀夕再次看向陛下眼睛时,心中还是有些委屈的。
在最开始之前,宋仁旭对外向宋怀夕下了明令,禁止宋怀夕参加此次科举考试。这忽从天降的禁令,让宋怀夕心中产生端倪。
她慌张,害怕又着急自己与苏望舒的未来,于是趁母亲外出时,宋怀夕还是找到了陛下,想从她这里找到答案。
可陛下听到宋怀夕的阐述时,嘴角浮现不屑的笑意。她虽然不对宋怀夕参加此次科考,作出明确的表态。但陛下谈起宋仁旭明令时,语气里全是笑意,明言暗讽地感慨宋仁旭过于小心翼翼。
当宋怀夕还以为这条道路就此终止时,陛下却在她离开前,忽然对宋怀夕说道:
“人还是有血性才能成就大事。要是将自己的命脉交在别人手里,迟早有一天会被那人捏死。”
宋怀夕还想细问时,就被陛下请了出去。宋怀夕出了承德殿,抬头看向天空烈日,脑海里全是陛下刚刚对自己讲的话。她的内心又燃起希望。
血性二字,激发了宋怀夕反抗之心。
如今,她跪在承德殿陛下面前时,细细回忆起那段往事。
莫非从一开始,我就猜错了陛下的意思?
宋怀夕陷入了沉思,但她不后悔。因为她早就预料到,无论自己做什么,陛下都会站在宋仁旭那边,来“反对”自己。
女帝从不会在公共场合与宋仁旭对立。
更何况为了这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呢?
女帝将宋怀夕的委屈都收入眼里,她叹气说道:“起来吧,地下凉。”
香炉里的檀香又扬起熟悉的味道,宋怀夕眼中满是惊喜地看向女帝,脸上浮现着藏不住的喜悦之情。她开心地站起来,眼中带着光对女帝说道:“多谢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