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旗小鸡啄米点头:“这几天《长见亭》要播到大结局了,黑帖长势喜人哇。不过已经全部录屏截图取证了,虽然不知道有什么用。”
祝眠只吃六七分饱,他被烦得胃口也好不起来,丢下筷子起身:“发我微信上。我歇会儿去。”
他说着“歇会儿”,实则极有目的性地走到了片场。
《真作眼》剧中案件错综复杂,主角于其中抽丝剥茧、侦破奇案。由于设置的剧情和场景过于混乱,剧组特地分了A、B两组进行同时段拍摄,节省成本。
祝眠所在的单元剧情都在B组,而宋什懿全在A组,两人虽然都在同天通告单上,但还没在剧组见过面。今天正巧,宋什懿演的角色大概是落网被抓了,两组都在摄影棚里搭的审讯室拍摄。
祝眠虽然没演凶手,但算个嫌疑人,也有审讯戏,前两天已经拍完了,都在三条以内过。他搬了个小椅子,跟副导打了个招呼,坐在监视器后面看宋什懿演戏。
两个警察坐在对面,宋什懿一个人戴着手铐脚铐,很松垮地瘫坐着念词,应该是在对戏。这段台词格外长,他剧本却没放在身边,闭目养神自己背着,一点没磕绊地背完了。
演员就位,摄像机开始录制,收音麦被举起,悬在画面外的审讯桌上。场记打板,导演按下对讲机,倒数三二一:“开始。”
正式开拍,宋什懿没有收起那副懒散的肢体状态,只当作锁铐全然不存在那样,看似态度极其不端正,但表情却不戏谑,反而很沉静。
他头微垂着,抬眼看对面的警察,眼珠因此悬起,露出不太正派的下三白。
——看得祝眠不自觉皱起眉,只是一种好心的担忧。但宋什懿的度把握得不错,没有为了效果把表情做得太过,他仍然保留了自然感,眼周肌肉都在施力,演绎出一种刻意为之的僵硬。
祝眠立刻意识到他所饰演的角色是什么,一个近乎天才的犯罪者,最终被抓住把柄、一朝落网。
这场戏长达三分钟,结束的时候所有人都下意识松了口气。
祝眠没跟着在监视器里看回放,他看得已经足够清楚,这场戏应该可以被一遍过。
他回想起前几天晚上宋什懿的直播,觉得宋什懿说的退学理由是对的。宋什懿确实不适合表演系的风格,大部分主流表演风格讲求解放天性、融入角色,寻找自身与角色共同的情感支点,通过经验去外放,也就是传统所说的体验派体系。
包括祝眠自己在内的大部分表演系学生,都靠这种方式支撑表演的情感爆发。
但宋什懿的表演风格,说不出是受角色类型所限,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有一种难以察觉的控制感。
他完全不会有一分一毫多余的表演,祝眠甚至觉得他会提前观察现场的镜头方位,拍不到的地方都懒得调动一丝肢体和表情。
比如说现在,导演还没说这条过没过呢,他居然已经整个人撑着桌子坐直了,完全脱离出角色状态,隔着审讯室的玻璃朝祝眠小幅度摆摆手……打了个招呼。
祝眠无语了,被迫一秒挂上营业微笑,回了一个招呼。又迅速面无表情看回监视器,假装自己在认真观察。
很会投机取巧的表演方式。祝眠偷偷评价。
应付目前日常的戏份还好,反正剧本都自己过眼,角色也都是个人争取。但要是之后拿到更出彩的角色,遇上什么情绪大起大落的重戏,就极其容易露怯。
不过这都与他无关。话虽难听,但同行过得不好,他才能过得好——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祝眠被黑得这么体无完肤。
更重要的是,祝眠重新把注意力放回自己身上。他感觉宋什懿对他的态度十分正常,甚至还有些友善,且从性格来看,这人应该也不是爱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表演的类型。
这样说的话,宋什懿大概率是个好人。
祝眠若有所思。
……
这条果然过了,宋什懿对此毫不惊讶,看祝眠没怎么搭理自己后,又瘫了回去。
下一镜不用他演,只用留个背影给对面的演员搭戏,所以一时没人管他,他无聊得只能玩自己手指。
由于拍摄角度的变换,机位和灯光都需要进行调整,短时间内不会立刻开拍下一个镜头。因此,祝眠在一窗之隔外也是既来之则安之,没再想着审视宋什懿的表演,只是专心等着看戏。
暂时休息的美术组坐在一旁的小马扎开始聊天,声音很小,但距离太近,祝眠免不了听到一部分。
“他来这里干什么,蹲三十亿的?”
祝眠:“……”
“看他俩没对手戏我还觉得可惜呢,还好有人懂事哈,会自己上门找架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