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点,主编召集开会。
会议室内,主编站在前面,手里拿着一份名单,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
云尧和春辰坐在后排。
春辰不停地捏着衣角,显得十分紧张,云尧依旧面无表情,盯着地毯发呆。
宣布完正式员工的绩效排名,紧接着才是实习生。
编辑一部和二部共有实习生22人,拉通排名。
“实习生绩效第一名,云尧。”主编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
云尧点到名字,从发呆中回神,错愕地抬起头。
她四月份签的作者极少,虽然有几个作者成绩还不错,但也没有特别优秀。
第一名怎会是她?
但下一秒,主编的话解答了她的疑惑。
“云尧在四月份虽然只签约了5名新人作者,但这5名作者的作品质量普遍较高,截止上周五,已有4人的作品成功上架,尤其是她签的第一位作者——宴和昶。”
“他的作品在本次新晋作者征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且入选了‘明星作家’企划名单。”
“除了宴和昶外,她所签约的另一名作者也入选了五月的‘明星作家’企划名单。”
主编话音刚落,会议室一片哗然。
宴和昶。
编辑部几乎没有人不对这个名字有印象的。
大约从去年七月份开始,他开始疯狂投稿,被拒绝后从头再来,如此周而复始,锲而不舍。
在云尧入职前,宴和昶已经被编辑部所有人拒过稿,有的甚至拒绝了两三次。
终于有人不堪其扰,收到他的稿件后,直接将其转到公共稿件池里去。
没想到,再一次听到他的名字,不是调侃他毅力可嘉,而是他成了新晋作者征文大赛的参赛者,竟然还是第一名。
会议室在坐的编辑们开始窃窃私语,难道之前真的是自己有眼无珠,不识泰山?还是是自己之前对他的作品评价过于苛刻,忽略了他作品中的潜力和独特性?
主编清了清嗓子,继续宣布绩效名单。
会议室渐渐安静下来。
接下来,春辰的名字也被叫到了,虽然排名稍后,但也是令人骄傲的成绩。
会议结束后,同事们纷纷围了过来,有的祝贺云尧,有的好奇宴和昶的作品。
但他们看完宴和昶的过签作品后,不禁对这位坚韧不拔的大学生刮目相看,甚至不相信这是他写出来的东西。
这部作品不仅文笔流畅,而且构思巧妙,情节引人入胜,与他之前那些被拒的稿件截然不同。
“君君,你老实交代,你是不是给他开小灶了?”春辰好奇地问云尧,春辰身后,还围着其他几位同事。
“也没有……只是给了一点小建议。”云尧说。
说实话,宴和昶的作品能获奖,云尧心里多少是有数的。
只是没想到会是第一名。
第一天入职,云尧便在公共稿件池里看到了宴和昶的,被搁置了10来天也没有人处理。
在得知他已经被拒绝了98次,云尧好奇地点开了他的投稿。
故事平淡无奇,创作手法老套,但文笔尚可,风格幽默独特,稍加引导说不定能写出有趣的故事。
云尧心中暗想,既然现在没有什么紧急的任务,不如就帮帮他吧。
她仔细研读了宴和昶的稿件,凭借多年书虫经验,标出了需要改进的地方,并附上了一段详细的修改建议。
宴和昶这人没有别的优点,主打听劝、勤奋,以及思维敏捷,理解能力强。
几乎只用了一天时间,宴和昶就完成了一版新的作品,并且专门投递到了云尧的工作台。
云尧见他孺子可教,便继续指导他分析榜单,捕捉热点,修改文案和书名。
宴和昶对此更是乐此不疲,每日废寝忘食,扫榜拆书,不断总结创作手法和节奏,并将所学到的技巧融入到自己的小说里去。
在云尧的一对一指导下,宴和昶不负所望,终于凭借一部悬疑推理小说成功签约。
签约后,宴和昶发挥了自己“触手怪”的特长,勤奋地更新作品,靠着巧妙的情节设计和精彩的故事构思,赢得了打量读者的喜爱,成为了新晋作者中的佼佼者,甚至一度登上了VIP榜首。
听完云尧讲完事情的经过,同事们对她佩服得五体投地,对她拿到第一名这事,羡慕嫉妒恨没一个沾边。
的确,在这样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几乎没有人能够像云尧这样冒险,在一个不知道是否能带来回报的新人身上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
以量取胜,才是明智之举。
“真是后生可畏啊。”有人感叹道。
“是啊,拥有这样的心理素质,无论做什么都能成功。”另一个人附和道。
“如果是我,我可不敢冒险。”有人自嘲地说。
“君君,记住,你取得这样的成绩,是你应得的。”有人打趣道。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热闹的讨论和笑声在会议室里回荡。
八卦结束后,每个人又迅速地收拾好自己的情绪和物品,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继续投入到工作中。
云尧也不例外,她回到自己的座位,手指轻快地敲击键盘,输入锁屏密码。
随着屏幕上的锁屏图案消失,电脑桌面上的企鹅头像开始闪烁,像是在催促她赶紧处理工作。
云尧点开一看,原来是一部的实习生群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