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看着两人虽穿着朴素,但丝毫没有怠慢的意思,笑着点头,从柜台里取出一只银镯子,镯子上雕刻着简单的花纹,显得十分素雅。
掌柜介绍道:“这只银镯子是咱们店里最受欢迎的款式,重量适中,戴在手上也不会觉得沉。”
顾笙接过银镯子,仔细看了看,觉得确实不错,便问道:“这只银镯子多少钱?”
“承惠,五两银子。”
好贵!但顾笙还是掏出了银子爽快地付了钱。
当初,李婶为了筹集资金给李修远,不惜将自己珍爱的银镯典当,尽管他当时处于昏迷状态,但对这一幕仍留有记忆,并且心中始终牵挂着这件事。
周兰在一旁看得有些惊讶,没想到顾笙会这么大方。
接着,顾笙又对周兰说道:“兰哥儿,你也挑一只银钗吧,算是给你的礼物。”
周兰听了,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笙哥儿,这…这不行?”他没想到自己也有礼物收。
顾笙笑了笑,说道:“没什么不好的,快看看,掌柜的,介绍一下。”
周兰听了,心里一暖,便也不再推辞。
掌柜见顾笙如此大方,便热情地推荐起来:“这位公子,您看这只凤凰展翅的银钗如何?精工细作,凤凰栩栩如生。”
周兰摇了摇头,这个一看就很贵。
看了半天,最后挑了一只样式简单的银钗。
掌柜点头称赞:“公子好眼光,这梅花银钗也是我们的招牌之一。”
顾笙见周兰满意,便对说道:“就这只了,多少钱?”
“这只梅花银钗,三两二钱,您给个总数就行。”
顾笙二话不说,又爽快地付了银子,将银钗递给周兰。
随后,两人离开了店铺,周兰紧握着手中的银钗,心中满是感激,这枚银钗,对他而言,是迄今为止收到的最为贵重的礼物!
随后,顾笙又让周兰带他去了布庄。
布庄里的布料琳琅满目,颜色各异,顾笙仔细挑选了四匹布,分别是给李叔、李家大哥、自己和两对双胞胎做衣服用的。
从顾家断亲后他没从顾家带走一分一毫,现在穿的也是周兰的旧衣。
他选了一匹灰色的布给李叔,一匹深蓝色的布给李家大哥,一匹青色的布给自己,还有两匹浅色的布给双胞胎。
但应该也用不了这么多布,剩下的就让李婶自己看着办吧。
布庄的小二见顾笙买了这么多布,便笑着说道:“小哥儿,您买这么多布,就给您便宜点。”
顾笙道谢道:“那就多谢您了。”
小二笑着点头,给顾笙算了个优惠价,四匹布总共花去了三两四钱银子,顾笙付了钱,将布料包好,背在背上。
准备回去之前,顾笙又在一家小摊前,买了两串糖葫芦,糖葫芦红艳艳的,看起来十分诱人。
周兰此刻早已麻木了,他看着两人大包小包的,这笙哥儿,也太能花钱了,太奢侈了……
两人背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沿着村道往李家走去,刚进村口,便遇见了几个正在树下闲聊的村民。
大伙见顾笙和周兰手里提着、背上背着满满当当的东西,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哟,这不是顾家的那个哥儿和周兰吗?怎么买了这么多东西?”周寡妇忍不住开口问道。
张婶也凑了过来,仔细打量着他们手里的包裹,啧啧称奇:“李家前段时间不是还在到处借钱凑那二十两银子吗?怎么这才几天,就阔绰成这样了?”
顾笙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礼貌地点了点头,便和周兰继续往李家走去。
村民们看着他们的背影,议论纷纷,心里满是疑惑和羡慕。
“还有你们看见了没,这得赚多少钱才这么阔绰一口气买了四匹布啊。”
众人点头附和,虽然是普通的麻布,但也有四匹呢。
难不成李家真的发达了?
两人回到李家,秦丽芳正在院子里收衣服,见顾笙和周兰背着大包小包回来,不由得愣住了。
她赶忙放下手中的衣裳,站起身来,惊讶地问道:“笙哥儿,兰哥儿,你们这是……怎么买了这么多东西?”
顾笙笑着将背上的篓子放下,来不及多做解释,提着五花肉去厨房了,临了转过身说道:“我给大家露一手,今晚咱们做红烧肉吃!”
李婶看见那么大一坨肉,得有两三斤吧,又看着桌上的东西,眼睛瞪得老大,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
李叔和李家大哥听到动静,也从屋里走了出来,看到桌上的东西,同样惊讶不已。
“兰哥儿,你们这是…”路上捡到银子了?李叔有些迟疑地问道。
“还是等笙哥儿晚上和你们说吧。”周兰竟然也卖起了关子,随后进厨房帮忙去了。
留下几人面面相觑,困惑不解,彼此互望一眼,又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转向那一堆崭新的采购物品,以及方才笙哥儿提到的红烧肉?
尽管众人对于“红烧肉”的概念一头雾水,但“肉”字一出,李家大哥和那对双胞胎的眼中立刻闪现出光芒。
单是想象那肉香四溢的滋味,香喷喷的,就让人忍不住咽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