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仪粗略看了一眼,大多是由在朝为官的父亲或者叔伯携家族子弟而来,除了他们,李仪那两位未出阁的妹妹也在。
李世民为她挑选夫婿,也顺便帮这些未出阁的女儿相看。
那两位与李仪差不多大,说亲也正常,但是李微才十岁出头啊,这也太着急了吧,李仪暗自抹了把汗。
入席之后,美酒珍馐一道道奉上。
除了未出阁的公主以外,还有一位已经出阁的公主——高阳公主李妍,用皇帝的话说就是帮姐妹们相看,提供建议。除了李仪这些同母姐妹以外,李世民最宠爱的庶女便是这位高阳公主,她已经出降房玄龄之子房遗爱。
高阳公主在历史上素有风流之名,现在似乎还并未显露。
李仪从进入这望云亭开始,就感觉到身上聚集了不少目光,出于尊敬没人敢明目张胆地打量她,但这暗中的目光就没间断过。
皇帝的嫡女,就算是二婚,似乎也挺受人青睐。
今日来了这么多世家贵族子弟,怕是不从中挑个满意的都不行了。
李仪便开始打量起在座的贵族公子,忽然在人群中发现一个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面孔,他也正望着李仪,眨眼一笑风流无双。
李仪顿时愣住,那人居然是薛瓘!
他居然也在受邀的行列?
坐在他身旁的是一位中年男子,大概就是他的父亲河东公薛怀昱,两人在席间一直静默无言,没有任何交谈。
这对父子俩的关系似乎不太好,薛怀昱会带薛瓘来,应该是家中没有其他适婚的儿孙了。
薛瓘也在这,李仪瞬间就没有心思挑选什么夫婿了,注意力都放在他身上了,两人间你来我往,眼神交流频繁。
虽然李仪已经做得很隐蔽,但还是被李世民察觉,看着皇帝老爹投来的目光,李仪便不敢再偷偷往薛瓘那边瞥,乖乖平等地注视着席间众人。但是她没有发觉,李世民并无任何不悦之意,反倒顺着她的目光看向薛瓘。
如此清俊的一位少年郎,怪不得……
薛瓘感觉到君王的目光不同寻常,看来一切皆在他所料之中。
旁边坐席一位贵族子弟也在悄然注视李仪,倾慕之意不难看出,他青梅竹马的死对头李仪,现在是万人瞩目的皇家公主,连他也要仰望。
酒过三巡,李世民望着长孙无忌身旁的少年,笑着称赞道:“辅机兄果真教子有方,诸位侄儿皆是青年才俊,身边这位七郎也是气宇不凡,听说还颇有才学,当配贵女。”
长孙无忌自然是谦逊了一番,李世民便转向李仪试着询问道:“十六觉得长孙家的这位七郎如何?虽是庶出,但其品貌不凡,来日必出人头地。”
李世民已经将长乐公主嫁给了长孙无忌的嫡长子,又将九女嫁给了长孙无忌舅父之子,后又将十五女嫁给长孙无忌的族弟,现在还想将女儿嫁进长孙家,这是对长孙家有多喜爱啊。但是李仪可不傻,长孙无忌在李治即位后不久就会倒台,嫁给他的儿子那不也得跟着倒霉。
可碍于舅父的面子,她也不能直接拒绝,便委婉地向李世民投去抗拒的眼神,笑言道:“婚姻大事,自当听从父命,阿爹决定就好。”
如果李世民遵从她的意愿,便不会强求,如果不遵从那她说什么也没用。
李世民自然读懂了女儿眼神里的意思,他了然地笑了笑,转而将目光投向十八女金山公主李芃,又问:“阿芃觉得长孙家的郎君如何,可有中意之处?”
李芃前一刻还在以艳羡的目光看李仪,原以为长孙家的儿郎轮不到她,谁知竟突然被点名,她又惊又喜,几乎掩盖不住情绪。她胡乱地扫了几眼那位长孙七郎,眸中染上羞色,低着头回道:“长孙郎君一表人才,卓尔不群,确实……确实当配贵女。”
她出言夸赞,便是表明了欣赏之意。
那位长孙七郎也悄然抬头看了她一眼,不知是作何感想。
问完女儿的意思,李世民紧接着转向长孙无忌,笑中别有几分深意,“辅机兄,依你来看,朕的这位金山公主与你家七郎可相配?”
长孙无忌没有多看李芃便直接回道:“公主金枝玉叶,秀外慧中,若犬子能与公主相配,当属累世修来的福分。”
他也赞同二人的婚事。
长孙无忌深知自家儿郎尚两位嫡出公主是不太可能的事,那样会导致长孙家权势过盛,李世民不过是随口问了问李仪,不见得真想把李仪嫁进长孙家。既然如此,那尚金山公主或是常山公主就没区别了。
李世民大手一挥,“那就这么定了,朕便将金山公主许给你家七郎。”
“臣等叩谢陛下隆恩!”
长孙无忌携其子起身离席,走上前双双跪拜君王。
金山公主李芃的婚事便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