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让李仪一时都没反应过来,怔忡了片刻后才扬唇讥笑道:“你之前不是认为,是我害她么?怎么现在还反倒来向我赔罪?”
杜荷没有因李仪的讥笑而恼怒,只是目光更深沉了些,“此前我以为她不会有这般胆量敢对你下手,故而不信阑珊之言。”
他言语冷淡却真诚,这让李仪一时陷入沉默。
他这句话确实比较有信服力,任是谁也不会想到,一个没有任何家世背景的女子敢对当朝公主起杀心,这无非是自寻死路。所以在他人面前,李仪成为了强势的那一方,秦诗茵是弱者,而人们都会下意识同情弱者。
李仪以为杜荷会认定是她所为,都已经做好了争吵的准备,不曾想他竟是来求和的,这倒让李仪有些无所适从了。
在李仪沉默不语时,杜荷又接着替秦诗茵求情:“她孤苦无依,又涉世未深,这才会犯下大错,公主宽厚仁慈,不知可否留她一命?她日后定会安分守己,不敢再有歹心。”
这是杜荷头一次这么好声好气跟李仪说话,还是为了他那个表妹,不过李仪倒也并不在意。
她原本就没想要追究下去,如今杜荷主动低声下气来向她致歉,李仪心里对他的成见也随之消散了大半,遂摆摆手道:“罢了,她的小命不值钱,我也不想要。”
“多谢。”
杜荷的声音又恢复了清冷,亦不再低眉顺眼。
阵阵凉风从窗外吹了进来,拂起了垂地的月白色纱帘,杜荷望向窗外夜色淡然道:“夜间天凉,公主应多添衣衫。”
李仪微怔,随即笑道:“不劳驸马费心。”
“那……公主早些休息。”
杜荷也不再多言,向李仪告辞后就离开了,即将走出庭院时,他蓦然回首望了眼屋前窗台。
只是屋内那人并未在看他。
三月,是草长莺飞百花盛开的时节。
李仪收到了一份来自长乐公主府的邀请函,说是上林苑的桃花开了,邀请李仪前去踏青赏花。但是她和长乐公主之间不是很熟,兴许并不止是邀请了她,那些兄弟姐妹应该也都有邀请,相当于家庭小聚会。
那李仪就不得推辞了。
之前答应李微有空就去宫中看她,但李仪时常懒癌发作,到现在也没去宫里看过她,这次正好可以小聚一下。
出发之前,李仪让人去向杜荷传了个话,说是长乐公主邀约,他可一同前往。
想到还有一个月不到的时间,杜荷就将直面生死,李仪还是有点同情他,倘若他当真心慕长乐公主,不妨让他再去看心上人一眼。
行至前厅,杜荷的侍从长生来向李仪回话:“公主殿下,我家大人说他还有事务在身,就不与殿下同去上林苑了,希望殿下与长乐公主能玩得尽兴。”
“他不去?”
李仪颇感意外,如此绝佳的机会,杜荷居然不为所动,他如若知晓这将是最后一次见到长乐公主,怕是会追悔莫及吧。
李仪也不好道破此事,便随他去了。
长生回到杜荷的居所时,便见他还在看公文,遂轻手轻脚走到杜荷身旁,稍有犹疑后开口道:“大人,此次既是长乐公主的邀约,您为何不与城阳公主同往?长乐公主向来深居简出,平日里都很难见到她,大人您……”
杜荷的目光落在手中公文上,头也没抬,“长乐公主的邀约又如何?我与她不过是陌路人,又何必相聚。”
“大人似乎转变了心意……”
短暂的沉默过后,长生没来由的说了这么一句话,杜荷闻言冷眼相望,长生便赶忙低下头去不敢再多言。
杜荷缓缓收回视线,沉声告诫他道:“身为奴仆当安分守己,莫要多嘴。”
长生赶紧应和:“是,大人教训的是……”
趁杜荷还未继续看书,长生似是想起了什么事,又犹疑着道:“奴才刚刚去回话之时,遇到了照料秦姑娘的侍女,她说秦姑娘日日挂念大人,希望大人去看一看她。”
那日秦诗茵落水之后,杜荷其实就没再去看过她,只是为她请了郎中,再派了个侍女去照料她的衣食起居。
听长生谈及此,杜荷果断将目光转回公文上,“不必理睬。”
长生只能应下:“是……”
随即不由在心里默叹,那秦姑娘太过天真,以为只要城阳公主不在了,她就可以和表哥双宿双飞,却不知这样做的后果有多严重。
如今她惹到了城阳公主,连表哥也不愿搭理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