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不在的一天,想她。
儿子不在的一天,也想……
这样上朝,实在无趣,皇帝突然想到了一个好点子。
那就是把自己的宝贵女儿带着上朝。
当第二天众臣工再上朝时,便看到皇帝龙椅上,坐在那里里倒歪斜地打着瞌睡的萧素儿。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孙福海高声道。
“臣有本启奏!”
“谢指挥使突然病逝之事,导致枢密院指挥使一职空缺……”
皇帝听此,不禁叹了一口气:“谢指挥使身为肱骨之臣,他的离世实属遗憾……”
皇帝看着萧素儿。
那会儿,他听到谢怀芳病逝的消息时,也是十分震惊。
可是当他在琅琊阁看到活得好好的谢怀芳的时候,又是满脸疑惑。
谢怀芳自请起骨辞官:“微臣被奸人用阿芙蓉利用,险些损了朝廷命脉。还请陛下容臣乞骸骨……”
“阿芙蓉就是大烟!”萧素儿小声对皇帝解释。
皇帝也瞬间明白了萧素儿的用意。
他看着眼前已经戒毒成功的谢怀芳,也明白了他的忠骨。
“准了!”皇帝道,“但是还需你为我做一件事……”
百官对于谢怀芳的离世真假当然并不知晓,还在不断唏嘘。
“至于指挥使一职,暂由副使代理。后续再行商榷。”
萧素儿打了个哈欠,在皇帝的腿上翻了个身,眼睛都没有睁开。
皇帝看着她笑了笑。继续道:“众爱卿还有何事?”
“百越飓风天将近,届时恐大雨连绵,堤坝的修缮尚未完工……”
“西凭关战事吃紧,我方大军虽向前推进,但迦希大军的增援不减……我方粮草供应仍需……”
“摩炎族人领地管理混乱,派任官员与族民沟通受阻。因其四处迁徙,登记照册的事宜尚未完成。又恐生乱……”
众臣子上前报完各项国事,抬眼看着神采奕奕的皇帝,等着皇帝最后的发话。
皇帝却捅了捅听得迷迷糊糊的萧素儿道:“公主对于他们的问题,你有何看法?”
萧素儿打了个哈欠,揉着眼睛道:“百越那边的护城堤修高至15丈。户部不要吝啬银子,毕竟真的发水,损失的就不是这点银子了。”
她坐起身,看向众大臣:“西凭关那边的粮草补充,可从鄂州先拨些过去。还有西林关那边也要随时关注厄漠的动向,厄漠人不靠谱,怕他们会趁机出兵。”
她站起身,拾级而下,居高临下地看着众大臣。他们似是还带着“小屁孩能说出个什么一二三”来的表情。
她淡淡地冷笑,表情中还带着玩味:“还有户部那边,摩炎族人的安置一定要做好……”
她掰着手指,走到户部尚书身边:“一,做好人口登记;二,令:司都、布政司、大司农司等相关部门联合,针对摩炎族人传授农耕技术,让他们不再依靠游牧,而是可以通过农耕,实现自给自足。三……”
她又转身看向吏部尚书:“派遣懂摩炎语言的官员前往协同。并对当地官员进行语言培训。后续要求派遣至当地的官员全部掌握摩炎语言,了解摩炎文化。当然,我们也会保留摩炎族自己语言。”
她又走向翰林院掌院学士身边,抬头看着他:“翰林院安排先生前往摩炎,教授摩炎族人大煦官话。我相信,再过上十年,摩炎族人定会与我大煦完全融合。”
摩炎族本是大煦北方一个游牧民族所建立的小国,从大越朝一直到大煦朝,那小国虽从不对大煦出兵,却总是有摩炎族侵扰北境边关的居民。
虽从未做出杀人放火的大恶之事,却也总是趁着收获的季节,跑来抢粮食。
他们这种流氓的行径搞得北境居民不厌其烦。
一年前,魔炎王病逝,摩炎王子年幼,摩炎两大亲王为争夺王位大打出手。
结果造成两败俱伤。摩炎王后不得已带着不到十岁的摩炎王子直接向大煦投诚,将摩炎的领土划入大煦的版图。
虽然摩炎王后的做法有些偏激,但是不失为保存族人的最好办法。弹丸之地,他们根本没有自保能力。再加上两王相争,更让国力折损。周围不知多少个比他们大的国家对着他们孤儿寡母虎视眈眈。
可是,摩炎族人对于自己突然亡国一事还是心有怨怼,甚至还会迁怒大煦。所以这么久以来,对于摩炎的管理一直没有找到头绪。
可是众大臣听到萧素儿的这番话,不禁觉得似乎可行。
他们在下面议论纷纷。
毕竟,不到一年之前,萧素儿还是众人口中的痴儿。
这是什么人都没办法想象的。
萧素儿打了个哈欠,道:“哦,我那两年没开窍,所以才痴。不过凌云道长已经帮我开了窍了。我还跟着母后和舅舅去了淮南道,舅舅教了我好多呢。”
她的一番看似不在意的回答,却成了众臣工最在意的点。
“竟是顾大人亲自教授,难怪会如此!”
“公主小小年纪竟有如此想法,真不愧为玄鸟。”
“公主若是男儿身,定能有一番作为。”
这话她就有点不爱听了。
不过她现在不想跟他们计较。
大早晨的,她就被皇帝从被窝里提溜出来,跟着他上朝。
这会儿她困得很,眼皮都要睁不开了。
她坐回龙椅皇帝的身边,头一歪,躺在皇帝的大腿上就睡着了。
有了女儿的陪伴,皇帝也不觉得无聊了。
他甚至觉得,他这个女儿的脑子,甚至比“顾大人”还要好使。
不愧她自己说,她才是真正的有效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