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捡到一个傻子 > 第23章 阿爹

第23章 阿爹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她们姊妹的名字是阿爹央了章秀才跟着大姐姐取的,确实都与车有关。

因着这样听起来更像是一家人。

阿娘和柳轺并不是一水镇的人,轩娘也是大了些才知道的,柳老爹看着像个粗人,可实际上是个锯嘴葫芦,很多事都闷在心里。

平日里对待大姐姐也与他们并无不同,是真心爱护的,是以轩娘一无所觉。

那年闹饥荒的时候,阿娘已经去了。

他们家未有耕田,存粮并不丰沛,饿久了柳轲与轩娘病弱的像一对小老鼠。

可有一日大姐姐忽然带了一篮子面饼回家,最下面还铺着一层碎银子,她面上带着笑,说应下了堰都的刘员外,马上要进京过好日子。

轩娘什么都不懂只抓着饼子往嘴里塞,差点没被噎死,二姐姐似是知道了什么,只红着眼看她动作,对那泛着香气的面饼都未有多看。

柳轺拿定了主意,等到阿爹知道的时候她已经收拾好包袱了。

轩娘从未见父亲这么生气过,他摔了大姐姐的包袱抓着她的手要扬言将这银子甩到那什么刘员外的脸上。

那珍贵的白面饼子落到地上,沾了灰。

无媒无聘有什么好日子?

好一点的是妾、无名无分是外室,若是男人连身份都给不了,又怎么能让她过上好日子?

他的轺儿,花一样的好姑娘,怎么可以给人磋磨了去?

若是真应下了怎么跟死去的娘子交代?

碧落黄泉,柳莲总是想着要与妻子再相见的,恨也好、怨也好,等到时候再说清。

...但总不好预先理亏了。

“你老子就是割肉喂你,也不会叫你饿死。”柳莲气的双手颤抖。

柳轺原是笑着的,可哭腔却是藏不住:“爹你放开我,我是去过好日子的。”

阿爹的手劲很大,只是若是不用力拉住他的女儿便要跳入深渊了。

柳轺挣不开手,哭道:“妹妹呢,还有妹妹啊,你一个人养不了的,她们都这样了。”

老爹听了更是怒目圆瞪:“你要走,老子今天就打断你的腿!看你还敢不敢自作主张!”

他拖着柳轺的手,要将她锁在屋里。

大姐姐终是失了态,狼狈地坐在地上,大声道:“我本不是你亲生的何必养我?”

“你早就恨不得我死了罢?”她眼里尽是泪,偏瞪着老爹。

一个不知来历的拖油瓶,横亘柳莲与妻子之间,叫那个女人好长时间都不肯甘心与他过活。

这一句直叫老爹一口气上不来,男人双眼渐红,指着柳轺:“你和你娘都是来讨债的,你娘莫名其妙的死了,如今你也是,叫我被整个镇子上的人戳脊梁骨。”

柳莲未想过卖女儿,可柳轺却把自己卖了。

“你一个小丫头,怎么就不能安分些呢?”他脸上的悲痛闪过,又转为巨大的愤怒:“想死是吧?老子今天就打死你。”

蒲扇一样的巴掌落在柳轺身上,几下便打得少女发髻散乱,可她却扬起脸,眼中尽是倔强:“我要去堰都,阿娘已经死了,我不能...也不会再听你的了。”

“死丫头!你要气死我?!”他怒目圆瞪,配上黝黑的皮肤,像一只恶鬼。

许是真有隐恨,老爹渐渐地不像是在对待闺女,而恶狠狠地像是对待要宰猪。

柳轲忙冲了上去,抱住了姐姐,她脸上也满是泪痕:“你不若将我们几个赔钱货一齐打死好了。”

二姐姐长得跟阿娘最像,仰起脸的时候叫柳莲有一瞬的恍惚,举起的巴掌停在空中,人却不住后退了一步。

男人忽地发现,他人生之中短暂的欢欣是那个女人带来的,他的痛苦也从她而开始,更是绵绵不尽,未有断绝。

吃兵被噎的轩娘好不容易顺完气,闻言有些茫然地指着自己,觉得稍微有些无辜,死啊活啊的,她就不能留下来替整家人收尸吗?

小丫头倒也问出来了,一边问一边哭,被她老子给了一下。

这样被打岔,柳莲的巴掌转到轩娘身上,两个姐姐抱在一起哭,她小孩心性被打的满院子跑。

老爹到底是阻止不了柳轺,他养出来的女儿性格也跟他像,倔得很。后来也总想着证明自己过得很好,叫他带着女儿们去堰都探望过一次。

可偏这一次,轩娘被马踏了脚,成了个跛子,站久了脚踝会隐隐发痛,而柳轺回了一水镇长眠在阿娘身边。

这些旧事轩娘寻常时候并不会想起。

她将喜饼放在墓碑前,如今算起来,真是过了好久啊。

脚踝有些痛意,她便往后轻轻靠在小黑身上,如今家中最小的妹妹也嫁人了。

说起来柳家小黑倒是个很旺妻的,与轩娘成婚之后不仅是干活更卖力,人也不似之前拒人千里了,偶尔还会带着笑。

倒是那种显得聪明的笑。

一时间也没有人再担忧他会流口水,或者将些什么奇怪的东西跌入面汤中,有妻有家,只觉得是踏实可靠的男人。

轩娘子也是有一种说不出的变化,像是雨后的树,受了滋养,叶片舒展,瞧着更有生机了。就算不吃她的面,偶然路过瞧见她活力满满忙活的样子,也是赏心悦目的。

如此男女配搭,名正言顺起来,叫生意更红火了。

从猎熊开始,轩娘面摊的名头也打到了邻镇,多了许多新客。变着花将熊肉卖光了,小娘子也琢磨着新的花样,有了小□□忙,倒也有闲有时间叫她折腾。

家中有夫要养,轩娘有心要拓展生意。

她琢磨着添一些新鲜口味,偏要做一些旁人做不到的,将名声打响了去,许是有一天能盘下一间铺子,再开到堰都去都说不定。

来往一水的镇的商客有南有北,水土风物迥异,口味各不相同。记得有个打西边来的食客,品到轩娘的面汤的时候目露惊异,说是未有想到筒骨炖汤也能如此鲜美。

原是西北多草原,又不种地,便是会放牛养羊。拿来作底的汤多是羊肉牛骨,汤色洁白如雪,入口又醇厚浓香,只是出了那地界便再难品味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