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栽种好,接下来该轮到姜了,但姜不是往土里一埋就完事儿的,为了保证存活率,必须先把嫩芽催生出来才可栽种。
有虫眼的不要,蔫儿巴巴的不要……
花时安坐在洞口挑挑选选,选出品质好的姜留种,最后用尖刀将挑选好的姜种切成块,确保每块保留两个芽眼。
姜种处理好,还得做一个催芽床。花时安四下瞅了一圈,解开捆绑棕片的藤蔓,从里面挑两张相对完整、厚实的棕片,重叠起来充当催芽床。
去空地火堆里扒点草木灰,再到树脚下捧点刚才刨出来的泥土。泥土与草木灰加少量水搅拌均匀,把切好的姜种挨个儿埋进去,最后只需将棕片包裹起来,用藤蔓捆上即可。
晒晒太阳有助于发芽,花时安伸了个懒腰站起身,费劲折腾半天的姜种则留在了树脚下。
时间还早,看太阳应该才下午三点多的样子。
忙时累,闲下来又觉得无聊,花时安去河边洗了把脸,又去空地溜达了一圈,和编背篓的红映兰聊了会儿天,无所事事地溜达回自家歪脖子树脚下。
鞋子也算是必需品,早编早享受!花时安硬生生把自己哄好了,不情不愿地坐在树脚下,冷脸拆棕片。
拆棕片、搓棕绳,这种细致活儿真的很磨人。
好在一回生二回熟,花时安的速度渐渐快了起来。
从艳阳高照,到夕阳西下,再到夜幕降临,堆在歪脖子树下的山棕叶鞘先化为棕丝,再变为棕绳,最后变成了一双舒适柔软的棕鞋。
不同于现代社会那种把脚完全包裹起来的鞋子,这双棕鞋更像拖鞋,还是……人字拖。
整双鞋全是棕绳编的,一点儿别的都不掺。鞋底花时安用了和编背篓同样的手法,棕绳打底,棕绳缠绕编织,直至牢固紧实。
为了更贴脚,走路不会掉,花时安参考了人字拖,在拇趾与二趾之间编了两股棕绳。
像拖鞋但不能真做成拖鞋,跑几步鞋掉了更麻烦,为此,他又在鞋底中后位置加了两根棕绳,往脚腕上一绑就是鞋带。
这下倒是不容易掉了,结果人字拖变成了丑陋的凉鞋。
棕鞋前后一样大,和好看丝毫沾不上边,但它柔软贴脚,至少穿着挺舒服。花时安很满意,不管怎么说,往后在森林中穿梭不用担心硌脚了。
当然了,以后有了工具还是要改良一下。或许可以试着用做布鞋的法子,剪一叠棕片当鞋垫,织好鞋面再缝上去。
织了三天的棕裙送出去了,编了一下午的棕鞋总该自己穿了吧。花时安哼着不着调的小曲儿,美美将新鞋穿在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