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坦白答道:“学姐,我现在没有在准备任何竞赛了,而且估计也只会在高中部读一年高一。”
“是有出国的打算?”杜若钦没有什么惊讶的表情,但微微上扬的语调里还是泄露了她的好奇。
“是啊。”
“出国读高中?你在这里也会有很好的前途的,现在正是出成果的时候啊。”
杜若钦一般不是一个多话的人,不过她确实很好奇这位学弟为什么要在这么一个不尴不尬的年纪出去,况且他在国内还有着不错的资本。
“嗯,出去就是走艺术专业了,主修小提琴和理论作曲,所以…”
“所以,现在学的东西,对你也没有什么帮助了。” 杜若钦了然地接道。
“嗯。”顾梓聿点点头。
很奇怪,这些事他没有想过告诉任何一个同学,却选择了告诉眼前这个不是特别熟的学姐。
“不过,我还是觉得很可惜。” 出乎顾梓聿意料地,杜若钦加了一句。
杜若钦自己是走数学竞赛出来的,她之后放弃了,不是因为太累了不喜欢,而是因为能力有限,她看得到自己的尽头:她是一个很“功利”的人,讲求付出和回报成正比,然而,国家队成员只有六名,她能过省赛、全国赛,全国赛能拿到一等奖,但这又如何呢?全国赛一等奖有42个,她是这四十二中的一员,却永远不可能成为那六名中的一个。努力决定了她的下限,天赋却决定了她的上限,她服输,于是她调转车头,向着容易攻坚的堡垒冲去。
但,顾梓聿比她强得多。
在初中部的时候,她就听说过这个学弟的事迹:还是小学生的顾梓聿在上初中前就已经提前修完了中学数学和物理,在鹿城八中,尽管将大半精力投入了各种竞赛,他的学业成绩却一直保持在年级前三甚至第一的位置,这意味着他几乎就是鹿城的第一了。
最开始,他同时加入了数学、物理和信息学的竞赛小组,在化学课程提前班开始后,他推掉了物理竞赛课,加入了化学竞赛小组,但私底下仍然在自学着物理竞赛内容。在刚接触化学仅仅一个学期后,他在初一下学期就获得了初中生化学竞赛全国一等奖。初二时,他拿到了物理奥赛 CPhO 全国一等奖,入选了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IPhO 的国家集训队。要知道,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是世界上最高级别的竞赛,但还在读初中的顾梓聿却做到了。
杜若钦知道,这一切的背后,不可能是简单的“运气”二字可以解释的。顾梓聿在集训期间请假参加数学奥赛 CMO 比赛,又获得了全国一等奖,入选了数学国家集训队。在两个国家集训队封闭训练时间重叠的情况下,顾梓聿靠着部分自学、请假考试,最终在两个集训队都留到了最后:他是数学国家队的六分之一,和物理国家队的五分之一。
最终,顾梓聿选择了留在整体实力较弱的物理国家队,杜若钦听过那个非常有名的故事,当时,顾梓聿和4名队友赴索伦参加第43届国际物理奥赛,一名索伦队的带队教练还向他打听“认不认识华纳一个很有名的、在数学竞赛方面很强的Gu”。当得知“Gu”就是眼前这个少年时,他还非常疑惑地询问,是否“Gu”走错了赛场。
而顾梓聿在物理竞赛中同样捍卫了他的名声:他在368名选手中获得了金牌第一名。
这是初二的事情,而初三上学期顾梓聿参加了高中生化学联赛CChO拿了国家二等奖,与国家队入选标准失之交臂,据说就这个成绩他还被批评了一顿。
更可怕的是,在初一和初二顾梓聿都参加了全国青少年信息学竞赛NOI,获得国家一等奖并入选国家队,本来他很可能在第三年的 IOI 国际信息学竞赛中斩获一枚奖牌的,但听说好像是去参加了小提琴的比赛吧,就错过了这个机会。
在杜若钦看来,顾梓聿迄今为止的整个竞赛生涯和获奖经历都说明了他既有实力又有天分,那样程度的激烈竞争是无法取巧、无法仅凭运气来赢得胜利的,能得到这些荣誉绝对是非常、非常的不容易。她有理想,可却没有实现的能力。顾梓聿有能力,但却没有实现的欲望。
她在一边旁观,实在是觉得有些暴殄天物:看着这样耀眼的才华要被丢弃,正如露出锋芒的宝剑将被收敛,她始终觉得可惜。
她看着顾梓聿,听到她说的那句“可惜”后,并没什么表情,便好笑地为自己的多管闲事叹了口气。不远处社员们纷纷拿着点好的小炒过来了,她也就收拾起心情,不再谈这事,而是起身帮忙去拿了筷子。
顾梓聿的心情没有人能懂。他不是不难受,杜若钦刚才说的那句“可惜”牵动了他心底最深的情绪。这一年以来,他为着一个无根无据的威胁,一退再退,放弃了很多,失去了很多,特别是最近,自从离开家,离开顾仲景,走在校园里,他总觉得自己空落落地,很寂寞。
曾经,他失去过很多,他的家,他的父母,他的亲人,他本该有的生活。但是后来他又得到了很多,他来到鹿城,他有了一个新爸爸顾仲景,他有了一个像爷爷一样疼他的吴老师,他有了朋友、兄弟,有了喜欢的姑娘,有了包容他、纵容他的老师们,和像兄长一样的程琤。
但现在,他又失去了一切。命运带走了吴老师,使他的朋友和姑娘离他远去,而那个高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又逼得他一退再退,失去了得到程琤和其他师长关注的特权。每个人的精力都是宝贵而有限的,作为一个辜负了所有人的期望、令人失望的黑羊,他又有什么资格去得到任何分外的青眼和关照呢?
曾经,他凭借自己的优秀令人关注,当这份优秀不在,关注自然也会随之而去吧,这没有什么可质疑的。
“诶,社长和你商量好了吧?” 顾梓聿被这声音惊得抬起头,原来是郭弢捧着一个还点着火的小锅走到他旁边坐下。郭弢看着顾梓聿投过来的眼神,笑道:“食堂二楼最好吃的麻辣香锅,没点过吧?”
“哦,就是这个啊!我看排队的一半是老师,都不敢过去。”顾梓聿收拾好情绪,笑着回答。
“对啊,这不是正好没人跟咱们抢吗,你尝尝,味道可好了。诶,你能吃辣吧?” 郭弢端过来两碗饭,又递过来一双筷子。
顾梓聿近来胃一直不是很好,他在家里清淡惯了,可学校的食堂估计是为了迎合大众口味,菜做的很重口,连单纯的炒青菜都要加辣椒。再加上每天下课后全校都要跑一千米的“体测”,他现在又什么特殊身份都没有,根本没借口请假,跑完步马上去吃饭,对他的胃绝对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况且宿舍生活,他的舍友又不像他一样吊儿郎当,都勤奋的很,熄灯熄得也晚,深夜里,他闭着眼躺着,感觉着灯光印在视网膜上的灼热,胃隐隐痛着,一股一股地往上泛酸。
但他笑了笑,面对这盆闻起来就很辣的菜开心的说道:“好香啊弢哥,我都忍不住了,我们开吃吧!”
他刚要下筷,姜明珺走了过来,先是瞪了他一眼,然后转过去对郭弢甜甜地笑着、还带着点平常讲话绝不会有的嗲劲:“学长,我们刚才也排这个窗口的,可是阿姨说你们是最后一份了,真的不好意思啊。”她指了指那一头一群女孩子,转过来继续说,“我们都没吃过好想尝尝的,可不可以...可不可以你们尝尝我们点的菜,然后把这个换给我们啊~”
可能姜明珺一辈子矫柔造作的分量都在此时此刻用光了,顾梓聿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个妹妹娇声娇气地撒着娇,然后郭弢就爽快地同意了,还把麻辣香锅亲自给她们那桌女生端了过去。姜明珺跟在后面,回过头来凶狠地指了指顾梓聿,然后呲牙做了一个拉脖子的动作,又瞪了他一眼,才得意地回去。
这…顾梓聿苦笑地摇摇头——倒是被这小丫头片子管得严。
郭弢没一会儿就端着一碟青菜一碟豆腐回来了,豆腐里好歹有点肉丁,但显而易见地,郭副社并不觉得吃亏。田元元和杜若钦也过来了,两人倒是小资,点了一份煎牛排一份煎大虾,四个人坐下吃了起来,杜若钦没再提起刚才的话头。
郭弢继续问道:“社长,我看我们可以替顾梓聿报名几个国内的大会吧,正好蔚蓝的报名马上就要结束了,他现在这个水平我们也就只能教他一点点东西了,放他去实战增加点经验倒是很好。”
顾梓聿还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呢,杜若钦毫无烟火气的声音就插了进来:“不必了,直接替他报名HMUN吧。”
“这…”田元元有点惊讶,郭弢也不太同意:“他还没有过参会经验呢,怎么就直接去参加HMUN?HMUN明年去也行啊,更有把握。”
杜若钦独断专行的气质再一次表露无遗:“顾梓聿是把利刃,这样的选手国内赛放不下,浪费了。让他去国际上一鸣惊人吧。”
被点名作“利刃”的顾梓聿一脸羞红的表情,这样中二的话从杜若钦嘴里说出来她本人竟不觉得尴尬。
田元元和郭弢并不知道顾梓聿的底细,而杜若钦懂,他参与过了这么多的国际比赛,经验已然很丰富,即使不是同类比赛但也总有规律可循,撑得起台面。顾梓聿只有一年时间,她等不起,他也等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