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年少天纵 > 第9章 大师课

第9章 大师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拉琴的时候你在想什么?”

顾梓聿眉头微皱:“我在追求乐句之间的流畅感,怕它们停顿,怕它们不完整。”

宋熙和点头:“流畅和完整是自然的,但你忽略了音乐中的’空白’。就像画家用空白来让画面呼吸,乐曲中的暂停和停顿,也能让旋律更富生命力。”

顾梓聿眼中带着一丝疑惑:“空白?”

“是的,空白。”宋熙和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你看,每一个音符的背后,都是沉默在等待它的下一步。你能感受到这些沉默吗?它们并非死寂,它们是让音乐更深刻的时刻。”

“来,再拉一次,这次注意留白。”

这一次,顾梓聿开始有意识地留下一些空白,慢慢感受到那种节奏的呼吸和停顿之间的美感。他的弓子间加入了呼吸,虽然有一些地方稍显做作和突兀,但总体来说,这首曲子不像先前那样匆忙,似乎变得更加悠长和自然。

“现在,你能感受到它们的力量吗?”宋熙和问道,目光凝视着他的每一个动作。

顾梓聿轻轻点头,内心似乎被某种温柔的力量触动了:“我能感觉到它们不再是简单的音符,而是一种集体的呼吸。它们之间的间隙,带给我一种新的感觉。但是我还没能掌握,有的地方控制的不好,太生硬了。”

巴赫的奏鸣曲不同于一般的独奏作品,它虽然是单声部乐器演奏,但却需要营造出复调效果,让人听出“多个声部”同时进行。这要求演奏者精准掌控多声部旋律的平衡,让主旋律和其他声部的模仿部分清晰区分,同时聪明地塑造对位层次:某些音需要短促,某些音需要延长,以暗示和声进行。

Adagio 的特点在于它是一首装饰性极强的慢板乐章,长音的音色需要做出相应的变化以避免单调,而谱面上的和弦与旋律交替出现,更需注意声部的逻辑性,同时强调低音声部的进行,但又不能喧宾夺主。

“你需要像一位歌唱家一样去塑造旋律线条,嗯——”

宋熙和拿起自己的琴,扬琴架弓,手臂一扬,琴弦震动——

乐句像深海的暗潮般涌动、铺陈,每一个和声都带着独立的呼吸,连绵不绝,既有数学公式般的严谨,也带着即兴的生命力。房间仿佛一下子变大了,空气被琴音充盈,墙壁也跟随这力量共振着。

顾梓聿屏住呼吸,这样近距离感受到大师级独奏家音色的张力,是截然不同的体验。每一根弦的颤动都共振他的灵魂,琴音像是直达心脏,一种难以言喻的感动瞬间涌上心头。

一曲后,宋熙和放下弓,还有余韵飘散在空中。宋熙和微微侧头:“你听出来了吗?”

顾梓聿怔怔地点头,手指紧攥着琴弓:“师兄,您演奏的节奏……比乐谱上的要更自由一些。”

“自由,但有分寸。巴赫的音乐是结构性的,像建筑,但真正的演奏不是一板一眼的死板,而是有呼吸的。”他抬眼看着顾梓聿,“试试看,用你之前学到的,别刻意去追求留白,而是用你自己的声音去歌唱,想象,想象流水,想象空气流动,让乐句自己去呼吸。”

顾梓聿深吸一口气,屏息片刻,手指落在琴弦上,试着放松。他这次不去在意音准,试图忘记自己的练习痕迹,只让心中的歌唱带领他的右手,弓速渐渐舒缓下来,不再急着奔向高潮,而是让旋律自然展开,去追寻那种流动感,去感受那份空白带来的轻盈与深远。当音符不再只是排列的符号,而是连贯的叙述,一种新的律动在音乐里生长。

就在这一刻,他突然明白了时间在音乐中的意义——停顿的重量,延音的张力,音符之间的呼吸感。

宋熙和的眼神柔和下来,轻轻点头。

“很好,这是我最开始打算教你的三节课。”他的声音透着一丝满足,“现在,我们来谈谈梅纽因。”

梅纽因?

宋熙和打开休息室的窗子,冬日的寒风呼啸而入,将顾梓聿吹了个清醒。刚刚演奏完的残响仿佛还在空气里流淌,男孩疑心自己的耳朵是不是有点幻听。

哪个梅纽因?那个由20世纪最伟大的小提琴家(之一)耶胡迪-梅纽因勋爵设立的、为世界范围内22岁以下的青少年小提琴手参加的最负盛名的国际小提琴比赛?

“你该去试试。” 宋熙和坐在钢琴旁,语气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顾梓聿垂下视线,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琴弓——梅纽因国际小提琴比赛,被称为“天才的摇篮”,许多顶级小提琴家,都曾在这里崭露头角。宋熙和也是在19岁拿了青年组的冠军后,获得了大量的曝光,慢慢成为了一名独奏家。

他当然想去,可是……

“师兄,我真的适合吗?” 顾梓聿轻声问道,语气里带着一丝不确定。

宋熙和抬眼看他,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微妙的情绪,更多的是对小孩的这个态度感到有些……好笑?

“你觉得你不适合?” 他的声音依旧平稳,但微微扬起的眉梢,显然对这个问题持有异议。

顾梓聿当然知道自己小提琴拉得不错,可“不错”并不意味着“足够”。是,他这么多年来都是乐团里的首席,能够带领整个弦乐组,和指挥配合默契,他也不缺演出经验,可乐团和独奏毕竟不一样,他好像从来没独自一个人站上过真正的舞台,他不知道自己在世界的坐标轴上究竟处于什么位置,不知道自己和那些真正的天才之间有多少距离。

“师兄,作为乐团首席,我很有自信,但是独奏,我从来没比过赛,第一场就去梅纽因,是不是有点太…”

宋熙和的声音平静,带着一种不可置疑的自信:“放心,你比你自己想象的要好。问题不是你的水平,而是你一直作为乐团活动,也许是欠缺了些独奏的经验,但我可以帮助你,发现你自己独特的声音。”

“乐团首席和独奏家之间最重要的区别就是,独奏家要有自己的声音,要能在乐队面前独立存在,乐团的工作是制造和声,而独奏家的任务是引领整个音乐的方向。”

“你现在的问题主要有三点。”

“第一,乐团里的首席要平衡音色,而独奏家要塑造音色。你的音色很好,但它还不够’个人化’。换句话说,你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声音,而不是一个能融进弦乐组的声音。”

顾梓聿抿了抿唇:他在乐团里习惯了让自己的声音和整个小提琴声部融为一体,可独奏不同,独奏家必须站出来,必须让每一个音符都带上自己的色彩。

“第二,独奏家需要控制音乐,而不是被音乐推着走。” 宋熙和继续道,“在乐团里,你要跟着指挥走,跟着乐团整体的节奏调整。但作为独奏家,你才是决定音乐走向的人。你的呼吸、你的节奏、你的每一个渐强渐弱,都需要有自己的逻辑。”

顾梓聿微微皱眉:他习惯了跟随指挥的带领,但如果站上独奏的位置,一切都要由他自己决定……那是完全不同的压力。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宋熙和顿了一下,目光专注地看着他,“独奏家必须要有舞台上的掌控力。”

“你必须学会相信自己。”

顾梓聿心头微微一震。

“你要学会在舞台上孤身一人,面对评委、面对观众、面对整个交响乐团,仍然能用你的音乐说服他们。” 宋熙和的声音低沉,却坚定无比,“乐团首席可以有退路,独奏家没有。你站在那里,所有的灯光、所有的注意力都会集中在你身上,你必须要承受得住。”

顾梓聿轻轻吸了口气。这是他以前从未想过的问题。

现在他才明白,真正的独奏家,不仅仅是在拉琴——他必须要学会承担,学会主导,学会用自己的声音去说话。

他还没有完全准备好,可是……他真的想试试。

宋熙和看出了他的跃跃欲试,轻轻笑了一下:“不用担心,这就是我接下来要教你的东西。如果你相信我,我会让你成为一个合格的独奏家。”

顾梓聿的手指轻轻搭在指板上,指腹有些微凉。师兄声音不紧不慢,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力量。

我能做到吗?

宋熙和看着他,继续说道:“今年的梅纽因会在五月份举办,我们还有四个月的时间。时间是有些短,但只要我们一起努力,一切都有可能。”

“不过,如果你真的确定参加,这四个月就会是魔鬼训练了。我不要求你完全停课,但是大量的时间是要保证给小提琴的。” 宋熙和顿了顿,语气稍微柔和了一些,“你可以回去好好想想,这是不是你想要选择的未来?”

顾梓聿明白宋熙和的意思。

如果决定参加比赛,那就不只是站上国际舞台,被世界级的评委审视,不只是与那些顶尖选手切磋竞争,他的选择也决定了,将来,他是否就真得走上这条路?

他对小提琴是热爱的,可他也知道,如果踏入职业的世界,那将是完全不同的生活。

他想了一会儿,轻声问:“师兄,您当初是怎么决定要走上这条路的?”

宋熙和看着他,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像是想起了什么遥远的事情。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轻轻地说道:

“去试试吧。你要见过更大的世界,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