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归竹没听到回应,疑惑地“嗯”了一声。
“好、好看。”熊锦州猛地回神,摸着鼻子看天看地不敢看夫郎,“特别好看。”
见他这样,宁归竹笑眼弯弯,也没有挑破熊锦州的害羞,转移话题问道:“这个圆圆的是什么东西?”
“是胰子。”熊锦州拆开包装的油纸,给他看里面的东西,“朝廷百工司新出的方子做的,比以前的胰子更好用些。”
宁归竹拿起那一块胰子仔细看了下,“有了这个,以后洗点什么就方便了。”
“不用。”熊锦州连忙道:“这个你拿着用。回头我再买些澡豆回来,洗东西也很干净的。”
听到他这话,宁归竹再去看胰子时,心里就生出了些别样的感觉。
这竟然是特意买给他的。
“一个月就五十文,你也不省着点自己花。”宁归竹嘀咕。
熊锦州听见了,挠着头笑得有几分傻气,“我又不用操心吃穿,没什么要花钱的地方,给你用正好。”
“……”
傻子。
-
一夜过去得飞快,发酵好的面团重新揉过,取出一小块放在碗里,准备留着做面酵母,然后将面团中加入杂粮面继续揉。
“我来试试。”熊锦州这会儿还没换上捕快服,随意将袖子一卷,伸手去接宁归竹手里的盆。
宁归竹也没拦着他,在旁边看了会儿,见他揉得像模像样的,干脆去准备一会儿要用的包子馅。
他刚刚收拾面团的时候,熊锦州已经将水芹菌菇和水竹笋处理好了,这会儿跟肉末一起,规规矩矩地摆在砧板上,界限分明。
宁归竹又拿起刀,将水竹笋切细了些。
三样蔬菜分别和肉末炒成馅料,熊锦州站在宁归竹身边,动作笨拙地学着宁归竹掐包子褶。
宁归竹眼角余光看见他偷偷摸摸将丑包子藏在角落,嘴角不由上翘了些。
包子放到锅里蒸着,宁归竹去后头菜地里看了下,见又有蜗牛爬了出来,只好挽着袖子开始抓蜗牛。
熊锦州见状,跟着他一起在地里忙活,同时问道:“每天都要捉蜗牛吗?”
年幼时家里穷,地都用来种粮食了,熊锦州也没抓蜗牛的经历。后来年纪大点日子好了,又跟着爹和大哥干苦力,回来倒头就睡,是全然不管家里事的。再之后就更不用说了,上战场当捕快,农忙假的时候回来也是干重活,这种琐事根本没经过手。
因而地里头的事情,熊锦州还不如宁归竹了解呢。
“差不多吧。”宁归竹看见只虫子,顺手也丢进了竹篓里,“不是蜗牛就是虫,没弄出驱虫水来之前,每天都得捉。”
熊锦州想象了下那个劳作量,问道:“驱虫水要怎么做?”
“材料挺贵的,回头我去山上找找。”
听宁归竹这么说,熊锦州又转而道:“那这几天还是累点,等我有假的时候跟你一起上山。”
“好。”
将菜地里的蜗牛抓了大半,看着时间差不多了,两人将抓到的蜗牛和虫子喂了鸡鸭,洗干净手回到厨房吃早餐。
今天弄了三种馅料,每种都只包了两个包子,不过馅的分量很足,一人三个也够了。
宁归竹把馒头挑出来放在旁边,坐在熊锦州身边拿了个笋包。
水竹笋口感脆嫩,做成笋包后也不逊色分毫,吃完后还有些意犹未尽,不过菌菇包和水芹包也不差,一个鲜美至极,一个清香爽口。
解决完包子,熊锦州又拿了个馒头塞嘴里叼着,起身和宁归竹一起收拾厨房。
先前准备时弄脏的容器都已经洗干净了,这会儿只用把蒸包子用的蒸布和蒸格洗了,擦擦灶台和桌面就行,事情很快忙完,又去喂了狗和鸡鸭。
熊锦州看着天色,有些不太想出门,但还是道:“我去换衣服,得去上值了。”
宁归竹应了一声,说道:“你去箱笼里拿点钱,记得晚上带些盐回来。”
“要细盐还是粗盐?”熊锦州问道。
“都可以,看能买多少吧。”
古代禁盐铁,也不知道私人能买多少。
熊锦州去卧室换衣服了,宁归竹想着人还没出门,就没往后院去,而是在前院里看熊锦州先前弄回来的竹子,琢磨着浴室的搭建方法。
熊锦州整理着护腕出来,见宁归竹看着竹子出神,说道:“竹子不够的话,等我晚上回来去砍。”
“好。”宁归竹笑起来,看熊锦州走近,视线落在他的着装上,抬手简单整理了细节处的褶皱,说道:“去忙吧,等你回来。”
“嗯。”
很寻常的六个字,轻易就挑动了平静的心湖。
熊锦州心情愉悦地出了门,没走多远,看见在路上跑来跑去的熊家三兄妹,想到什么朝他们招了招手。
三小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