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和双胞姐姐换了夫君后 > 第1章 花轿

第1章 花轿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兰云英生不起半点怒气,哪怕妹妹说出离经叛道的话。

***

相士用这两对新婚夫妻的八字,推测接亲的时辰在巳时最吉利,姻缘稳固,宜两家香火延续。

杨氏几乎一夜没合眼,听棒子声响过两次,她眼皮突突直跳,慌乱披上衣裳,带丫鬟去了听澜阁。

要送女儿出嫁,该安排的都安排妥当了,府邸的丫鬟婆子们也见过大场面,各自有条不紊地准备着。

即便如此,杨氏还是心里不踏实,躺在榻上辗转,头昏脑胀,她思忖着,干脆到女儿们的闺房看看。

杨氏甫进听澜阁,问院里的女使:“玉蝉呢?去给英娘妆束了吗?”

院中房檐下的灯笼密布,织金色的光晃呀晃,杨氏不由得想起今年的上元盛景。

既这么风光,杨氏的精神气足了许多,今后论谁家嫁女隆重体面,提到的定是兰府。

女使回道:“玉蝉三更天就来给娘子洗漱了。”她迟疑片刻,接着说,“那会儿五姑娘在房里跟娘子说话,婢子见五姑娘回去的时候脸色苍白,夫人要不先去五姑娘的房里瞧瞧?”

兰府香火旺盛,大老爷没有女儿,二老爷膝下有大姑娘和二姑娘,所以兰云英姊妹俩在府邸的排行不前不后。

四老爷的夫人李氏,肚子压根不空着,口粮都比别的院里多几倍。

杨氏倏忽止步,望向兰云锦的厢房,灯亮着,雪白窗纸被人影染成黑的。

她特地交代女使,不准姊妹俩出嫁前待在一间厢房,免得出差错。

“锦娘这两日食欲不振,兴许是饿的,你去吩咐小厨房煮碗红枣羹。”杨氏继续朝着兰云英的厢房走,细声说,“英娘这边要紧些,得先顾英娘。”

女使忙不迭地应下,转身赶去小厨房。

杨氏记挂相士对她跟老爷的叮嘱,云英和云锦的八字相近,出嫁的时辰必须错开,两支接亲的队伍一个从路南来,一个从路东走,十分讲究。

站在房外的小丫鬟推门,请杨氏进去。

云英的梳头丫鬟玉蝉在净手,她见杨氏来了,颔首道:“夫人。”

玉蝉七岁入兰府,伺候云英起居。杨氏看玉蝉灵巧,让她跟着长房的梳头丫鬟学了半年。

她不仅会梳复杂的发髻,又琢磨出新鲜的样式,杨氏很是欢喜她。

窗台边爬着要破晓的光芒,灯盏的火焰暗了,它提醒着杨氏,卫府的接亲队已经抵达洛阳城,两个时辰后,不,不到两个时辰了,杨氏恍惚间,耳朵听见唢呐、竹笛、鼓锣,奏的迎亲曲子。

府邸喜庆沸腾,女娘和小郎君挤着往听澜阁跑。

尽管急切,好奇,但仍记得耶娘的训诫,规规矩矩地向丫鬟问候。

“四姐姐在厢房歇息吗?她今天当新娘子,不要睡懒觉啊。”

“小郎君,娘子在妆束。”

那小郎君拍拍台阶,安静地坐下,“七娘,我们不打扰四姐姐妆束,坐这里等着吧。”

女娘嗓音天真烂漫:“傻不傻?我们可以去找五姐姐,她的房门开着,里面有数不清的蜜饯果子,酥糖橘糖!”

小郎君馋嘴,立即附和:“走,去找五姐姐吃喜糖。”

童言无忌,他们边走边说,想要府邸天天这么热闹,有吃不完的喜糖。

杨氏抿抿唇,酸涩涌上,急促地往内室走。

“阿娘。”

想是玉蝉费了极大的工夫,使尽浑身的本领。

少女妆束温婉,梳高椎髻,头戴凤冠,面庞胭脂抹得匀称,如朝霞明丽,嫁衣的领子不高,露出凝脂脖颈。

杨氏忘了眨眼,给女儿办喜事合该高兴,但她竟笑不出声。

“都收拾妥帖了?”杨氏问。

少女亲近杨氏,莞尔道:“阿娘觉得女儿有不足的地方吗?”

杨氏想伸手触摸少女的脸颊,怕把胭脂蹭掉,于是疼爱地抚着她的肩膀,“哪有不足的地方?”

她叹息道:“为娘来晚了,没能给你梳头。”

“阿娘,时辰快到了。”少女笑意收敛,“我嫁到长安后,阿娘要按时请大夫把脉。吃素固然是好,可若整年不沾荤腥,亏气血,支撑不住身体。”

“旎旎,你不用管阿娘。”杨氏啼笑皆非,她从昨夜便有千言万语要说,临了却舍不得送女出嫁。

云英长着操劳心,小小年纪钻进老太太房里学管家。老爷说云英像她,总是杞人忧天。

她听见这番话,一定冷眼待老爷。

杞人忧天不是坏事。

少女的忐忑隐隐作祟。

“旎旎”打碎了她所有的不安。

阿娘唤着阿姐的乳名——

她伪装得不错,兰云锦顺意了,最难忽悠的阿娘识不出破绽,就不必再担忧旁人。

“叩、叩……”

房门乍响,丫鬟笑着禀报:“夫人,五姑娘有话要跟夫人和娘子说。”

杨氏有些不满,她明明反复跟锦娘强调,成亲这天千万别犯忌讳,乖乖按相士说的去做,姊妹俩不得见面交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