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招惹前夫们的二叔?(重生) > 第4章 仇人升官

第4章 仇人升官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嬷嬷放心,我不会走。”

陶夭夭嗓音很轻,似孩童般糯糯的声线,闻之总给人一种很听话、很好拿捏的感觉。

陈婆子站在她身后侧,从铜镜里见她清澈的双眸里似有什么闪过,在原本柔弱的气质里夹杂了几分冰碴,隐在朦胧的烛光里很有欺骗性。

怎么也是荆湖南路转运使府出来的姑娘,虽家道中落,但主子的矜贵气质还在,况且日后还要一起在燕府讨生活,陈婆子收了收颐指气使的架势,福身道,

“姑娘,接到消息,今晨燕府跪接圣旨,之后,会有婆子来院子里请您过去。”

“我知道了。”陶夭夭淡声应下,陈婆子退出房门。

翠竹将翡翠薄玉流苏簪子插在陶夭夭发间,转身挎起包袱,“姑娘,咱们趁现在天还没大亮,赶紧走吧。”

陶夭夭拉住她,仍是平和的性子,“我说过,咱们不走。”

“姑娘,您那些话搪塞搪塞陈婆子就行了,不能待在这里。”翠竹急得直跺脚,眼中堆满了不安与急切,她张张嘴还想劝些什么,又因心中慌乱忘了言语。

如今这个世上,也就剩下翠竹真心待她。

翠竹是陶夭夭闺阁时院子里服侍的丫鬟,当年出嫁时没有作为陪嫁丫鬟一齐离开,转运使府抄家后,她被卖到瓦子里,待到陶夭夭从别院逃出来,转而投奔表叔陶府时路过某处州府,无意间看到她,将她买下。自此主仆二人算是相依为命。

陶夭夭待翠竹更似姐妹,耐心解释,“不会有事的。你想想,燕府怎么也是大户,府上哪里来的这样大舌头的小厮,如若有这样的,早就被打出去或差去打杂,也不会让主子们的丫鬟轻易碰见。唯一的可能是有人故意告知。”

“是谁!”翠竹闻言,双手猛然抓紧,更害怕了。

陶夭夭拍拍她的手背,“可能是有人不想让我嫁给燕逸之,也有可能是燕逸之授意,想让我离开。”

但不管是谁,翠竹听闻的事都不会是假的,因为嘴不止一张,再问问谎话就破了。只是有没有隐情就不知道了。

陶夭夭刚进府,没得罪过谁,也没听说还有谁愿意嫁给燕逸之,要与陶夭夭作对。所以,授意之人八成就是燕逸之。

但这法子,针对谁都可能管用,唯独对陶夭夭毫无用处。她已经从无数个地狱里走来,就算前面是刀山火海,她也没什么害怕的。

见自家姑娘心意已决,翠竹重重叹口气,只能也下定了陪姑娘在这刀火山海里走一遭的决心,她从袖中取出一张皱皱巴巴的烧纸递给陶夭夭,

“姑娘,外面新传进来的消息。”上面歪歪斜斜写了许多字。

陶夭夭接过看后,焚在火盆里。

目光染成红色,在暗夜里交织出支离破碎的影。

——

虽然陈婆子说等人来叫,却生怕傲慢让燕府挑到错处,早早催着陶夭夭带着五六丫鬟端着礼品朝燕府太奶住的福瑞苑走去。

这些安排陶夭夭皆顺从接受。

他们走得极慢,绕行了蜿蜒盘旋的假山,走至阁道上时,正好能将整个燕府收于眼底。脚下是个池塘,水面结成一面光滑如镜的冰层,雪花堆积其上,宛如铺设了一层洁白的纱幔。

视线放远,府院的一座座亭台楼阁在雪幕中若隐若现,飞檐翘角挂着长长的冰柱,为那些历经沧桑的木雕增添了几分短促的静谧与祥和。

点缀其中的青石小径留下一行行深浅不一的足迹,主子仆人从府上各处涌到前院厅前宽旷空地,地上的积雪早早清扫,铺了厚厚的蒲团,众人此时也不惧严寒,齐刷刷跪在地上聆听旨意。

陈婆子早已遣人打听,这时小厮过来回禀,“回陶娘子,燕府因检举荆湖南路转运使通敌卖国之罪,大老爷擢升为御史中丞。”连升三级,算是一步登天了。

荆湖南路转运使便是陶夭夭父亲的官职。

陶夭夭逃出那座别院后,身上没带什么金银首饰,她费尽了千辛万苦,混在乞丐堆里才终于回到府上,却只见门庭萧条,被封条紧紧锁住。

那一刻,支撑陶夭夭从县令府里、别院牢笼逃出来的信念轰然崩塌,她这才知道,在自己出嫁不多时,转运使府就受了灭顶之灾。

陶夭夭当时有千万种猜测,两种较为切合实际:燕玖求娶她后,发觉转运使府即将家道中落,在迎娶路上将她转手卖给他人。或者,一开始他到府上求娶时,就想好了嫁祸覆亡转运使府。

陶夭夭冷眼俯视着前院的喜庆相贺,他们的脊背因为踩在别人的尸骨往上爬挺得更直,他们的脸上因为喝了别人的血而愈加餍足。

眸眼里落入雪粒,剔透冰寒。

翠竹的左手绞着右手,凑上前来,“姑娘,如今燕府如日中天,咱们找燕家大郎燕玖复仇,会不会难上加难?”

陶夭夭冷着眸,“现在,不仅要让燕玖付出代价,还要让整个燕府为我父母、弟弟,全府七十六口陪葬。”

刚才新收到的消息验证了陶夭夭的猜测。

父亲与燕家三老爷同年进士,求娶时,陶夭夭记得父亲曾说燕家三老爷品行欠佳,上梁不正下梁歪,其家子侄亦非可托付的良人。

扶着陶夭夭拐下阁道,翠竹又想起一事,“那如果一会咱们遇见燕家大郎燕玖怎么办?岂不是您的身份就穿帮了。”

陶夭夭目色如雪轻盈,收回视线,“刚才我观察过,燕玖并不在众人之中。”

“那日后也定有相见的时候。”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到时候自会有办法。”陶夭夭的语气一如既往地平和而笃定,“眼下,敲定与二爷燕逸之的婚事才是当务之急。”

自古高门大户都是从内里开始烂。光明正大混进燕府,在这里站稳脚跟,是复仇的第一步。

徐徐再走两步,迎面走过来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婆子,在陶夭夭身前福身,笑盈盈打量她一番,

“果然如画上一般,是个温婉贤淑的大家闺秀,我瞧了那么多名门贵女,陶娘子是最有福气的,与我们二爷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陶夭夭不认识眼前之人,但见谈吐,定是个地位不低的下人。她微微颔首,“多谢嬷嬷谬赞,这是一点小礼物,请笑纳。”

言语间,端得是不卑不亢的身段,示意翠竹给了袋金豆子,又问,“不知嬷嬷如何称呼,在何处高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