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恩人,你吃点好的吧 > 第1章 第 1 章

第1章 第 1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二十两是很大的一笔钱——至少对这里的村民来说。

村里突然来了个陌生女人,用大家一辈子都没见过的钱敲门买吃喝,正常人都会觉得这是山精来买命的。

村民们吓得立刻报村长,胆小的去找神婆,胆大的抄着棍子就围住了姜玥。

好在村长见多识广,他见姜玥神志清醒,又细皮嫩肉,只当她是哪个官家贵族的逃奴偷了银子跑出来。

“也是可怜人。你老实点,别惹事。”

姜玥赶紧点头答应。

只是那二十两银子,到底也没花出去——原因简单,几家人的家底都凑不齐该找给她的银子,更没人愿意拿着银子跑腿去镇上化成铜板。

姜玥的日子,实在……很艰难。

面对姜玥这个“弱不禁风的逃奴”,不少村民都会发善心,愿意匀她半碗粥、给一碗水——谁家都不富裕,肯给她饭吃,也是看在村长的面子上,顺手帮一把苦命人,积积德。

糙米粥难喝,柴房难睡,但姜玥不敢嫌弃。

她很努力地想要融入这里,但排外的村民还是不喜欢这个生面孔——姜玥听不懂话,不会干活,笨又娇贵……乡下人不喜欢的缺点,在她身上都凑齐了。

而事实是,姜玥……真的尽力在学了。

帮东屋捡柴、帮西家烧火,她不得要领,所以忙活一整日还没小孩儿半天干得多。姜玥只能老实忍着白眼嘲笑,不敢多说话。

毕竟,她没给旁人添乱就算好的了。

除了不会干活,语言也是大问题。

她知道华夏民族多,但没想到此地方言和普通话相比,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村民聊天时,她努力摆出一张笑脸,假装无知蹭着“听听力”——可怜她还没能听懂村民说什么,就已经能从他们的表情里读懂大家对自己的猜测、鄙夷和议论。

姜玥最先听懂的是骂人的话。

小孩子骂她“叫花子”、“怪样懒婆娘”——姜玥心里难受。

百口莫辩,没法说从前……

——她之前不是这样的,她明明……工作时也收到很多好评。

姜玥只能暗下决心,努力自力更生。

……

当她能磕磕巴巴地与人沟通时,姜玥找到了村长,认真请他帮自己在这里安居。

村长板着脸,上下打量她,然后非常不客气地开口:“十五两银子……能办地契、房契,但没有户帖。”

姜玥立刻感激答应。

不到三天,她就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小窝——离村子有点远的、位于东边靠近石头岭树林的一间弃屋,以及附近五亩、不算好的坡地。

当然,好心的村长媳妇,还帮她配齐了全套的生活用品和四季衣裳。

几个月后,姜玥才从其他村民嘴里得知,村长那个黑心肝坑了自己好大一笔银子——“都是没人要的,你住进去都没人管嘞!好好修屋子也花不到二两银子……”

可姜玥还是心怀感激。

毕竟,村长只是坑钱而已。在被认为是“逃奴”的情况下,村长没报官府、没抢劫打死自己,还肯给自己条生路,已经很幸运。

再说,要不是村长发话,村民们也不可能接受姜玥这个“逃奴”——尽管姜玥多次否认,但其他人大概是不信的。

她努力想要摆脱“逃奴”的刻板印象——等什么时候,天下大赦,村长就能带自己这个一不小心丢了身份证明的“良民”,去官府办理良籍户帖。

————

即便有了属于自己的落脚处,生活还是很艰难。

作为现代人的姜玥,是真的什么都不会。

做饭劈柴、下地种田,生活小事样样都要从头开始学。她手上磨得都是血泡,可活没干多少,结痂就又裂开。

她顾不上休息,只想尽力活下去。姜玥需要粮食,她怕自己秋天打不到粮,怕自己冬天被冻死饿死。

活着……要付出很多努力。

好在村民们也习惯了姜玥的“笨”。虽然她“娇气”又没生活常识,但胜在态度很好。所以但凡姜玥上门请教,他们也都乐意指点一二。

但听别人用嘴讲经验方法,姜玥还是经常搞不明白。于是她就只能低三下四,老实等其他村民有空时,再请求帮忙指导。

可……谁会有空总去她那里帮忙呢,自家的活计还不少没干完呢。

姜玥咬牙坚持着……日子太苦了,火生不起来,水挑不动,菜园子的杂草砍不干净。眼看着就要没米下锅,可姜玥的地还没种上呢。

那时,姜玥真的以为自己要饿死。

还是一次偷听小孩子讲话,让姜玥有了灵感。

耕牛是重资产,村里只有富户家才买得起耕牛。平时干活,没牛的村民就得向有牛的人家借牛,还得支付借牛费。

平常干活想借牛,大多数时候都能借到。可农忙时就麻烦了,村民们得加钱、得排队、得论亲疏远近。

那些和富户关系一般、又没钱加价的人家,只能自己背犁了。但用人犁地,哪有用牲口干活儿快呢。再累也得忍着,要不冬天就得饿肚子。

于是,姜玥咬牙,用自己所剩不多的银子买了一条瘦耕牛,再主动借给别家干活。

她借牛的费用很低,相比村里其他家,可以说低到几乎没有——比如教她使镰刀,比如几棵好活的菜苗,甚至半碗糙米也行……不拘价格,只要双方讲好了,就能用牛。

姜玥不收铜子儿,还答应用这些地里长的、不值钱的东西换——村民们自然很欢迎。

谁家攒钱都不容易。省下来的铜子儿,要用来日常买盐、年节割肉吃呢。多攒一分是一分。

姜玥的示好起了效果。

很快,在其他村民的帮助下,姜玥的菜园子总算搭起来了,杂草也清干净了,她还养大了两只小鸡。

甚至,姜玥还学会了牵牛犁地——再歪歪扭扭,也是她亲自扶着犁的。

虽然撒种的时间晚了些,但在村民们七嘴八舌的指导下,在姜玥本人勤奋又笨拙的努力下,她竟也在秋天收获了不少粮食——只是姜玥自以为的“不少”罢了。

外人都笑话她,种地种得太胡闹,甚至不如随便撒一把种子打的粮食多。

总之,一年过去,姜玥的生活也算走上了正轨——她过得还不错。

知道了种地的基本流程和时令,还自制了不少干菜,甚至她还赶车去集市上卖过两次鸡蛋,再加上秋天卖粮,姜玥的生活虽然不富裕,但也终于没饿过肚子。

甚至……因为黑衣人给的立命银子还没花光,她竟然有底气奢侈地买白米吃。

只是一年忙到头,她挣的不算多的钱都吃进了肚子里。

……

风停了,日头暖融融。

姜玥听见牛在哞叫。

——所以,现在的生活不是幻觉。

姜玥站起身,左手捡了碗筷,右手提起长凳重新走回院里。

该给牛添水喝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