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中传来一声惊呼声,全城百姓乃至太子与一众朝臣,都齐齐看向城门口。
“看到了……我看见楚大将军了……”
“啊!!!我也看见了楚大将军了!”
“楚大将军班师回朝了!”
熙熙攘攘的喧闹声立刻在城门口炸开,周行之站在二层的茶楼上,眺望着楚大将军的风姿,也忍不住咋舌。
“楚大将军真是器宇轩昂!”周行之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然后看向稳坐在一旁的绿樱姑娘,她与以前一般,依旧是一袭碧色绣花锦袍,头上戴着白色帷帽,坐在这茶楼中,似平常女子一般。
这茶楼的雅间,可是太子府执事薛斐亲自定的位子。
他们所处的茶馆二楼,是全郢都最好的视线,足够雅致,视线也足够好,不远不近,竟能清楚看到楚大将军和太子一行人。
“绿樱姑娘,您不过来一睹楚大将军的风采吗?”周行之这些日子,已经习惯与绿樱姑娘相处时说敬辞了。
虽然,绿樱姑娘此刻无一官半职,但是只要绿樱姑娘需要他周行之,就是他周行之的荣幸。
“好!”绿樱答应得痛快,也站起来走向周行之所处的位置。
她静静站在茶馆二楼,视线放在太子身上,太子身后的文武百官皆站在城门,诸位百姓也自发在城门口围着,只为迎接一人。
这般显赫的阵仗……
也怪不得,这人会觉得楚陵国上下所敬重的相术,都是微末之流。
楚大将军,确实有资本恃才傲物。
13岁,他投入祁侯麾下。
14岁,仅一年,便获得祁侯信任,带兵深入敌军腹部,擒得敌军将帅头颅。
15岁,他孤身带兵营救被困的祁侯,获得当今陛下嘉赏。
那年,陛下亲封楚以安为骠骑将军!
又三年。
当时还是镇远大将军的祁侯,被当今陛下召回。
赐封号,封为祁侯!
却不许祁侯离开郢都半步!
而年仅十八岁的楚以安却被当今陛下亲封为抚军大将军……
并带兵驻守边疆!
十八岁的少年大将军!
亦是楚陵国最年轻的大将军!
自此,楚陵国再无战败的消息传入郢都!
而如今,威名远震的抚军大将军,才年仅二十岁。
“真年轻呐……”周行之看见楚大将军容颜时,眼睛都直了,激动得要命,一张老脸涨得通红。
二十岁权倾朝野,能被太子亲自在郢都城门迎回朝!
他周行之下辈子使劲投胎,也不知道会不会有这样的好的际遇……
“绿樱姑娘,您观楚大将军面向,如何?”周行之总觉得,人与人之间能相差如此之大,定然是命数使然。
“尚可。”绿樱又回了周行之一句,让周行之惊掉下巴。
他刚刚说的话是开玩笑的,楚大将军可是威名远扬,命数自然是上上等。
这还用得着相看吗?
但是周行之看向绿樱姑娘时,她确实是在仔细审视楚大将军。
城门口的楚大将军,早已下马卸甲,外披身穿黑色软甲,内里着红色绣金色官袍,头发编成五股放在脑后,大步流星,身姿挺拔。
虽未头戴高冠,有不合礼法之处,但并无一人敢指出。
楚大将军跪在地上接旨,依旧背脊挺直,面色不改。
鬓若刀裁,眉如斧凿,一双狭长的眼睛低垂着,只是下巴微微扬着,露出一丝意气风发的少年风姿。
战场厮杀无数,周身却不见煞气,远远看着,竟像郢都城门之上插着的,那抹红色旗子。
张扬醒目,却让人觉得安心。
此刻,他正跪在地上,听着太子宣召。
太子手拿诏书,一字一句地念着诏书:
“奉天承运,皇帝制日,抚军大将军算无遗策,举无费功,缚敌之豪帅于前,安国之边疆在后,朕甚嘉之,着增邑二万户,封为武安侯……”
武安侯!
围在城门口的百姓,听到‘武安’二字立刻炸开了。
历朝历代,只有安邦胜敌的大将军才能封号‘武安’。
虽未册封为‘武安君’,但是封侯用‘武安’二字,明显比以往任何一个武将的封号都要厉害。
“武安侯!”
“竟然是武安侯……”
“武安侯……武安侯……武安侯!”
百姓陆陆续续,自发喊出楚以安封号,逐渐响彻郢都城门。
武安侯!武安侯!……
整个郢都,此刻只能听见‘武安侯’三字。
绿樱听着耳边响彻的‘武安侯’之声,嘴边也泛起了一丝笑意,她扫过一众百姓,他们面上皆是一脸喜意。
他们由衷地,发自内心地认可这位年少大将军!
“封号武安。”绿樱轻轻吐出这四个字,再看向周行之。
“武安侯之上就是武安君了!”周行之下意识的说了一嘴,却觉得自己失言,立马捂住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