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一次出这么远的门,卫小婉和苏大娘都挺累,甚至来不及好好打量一下卧室的环境,倒头就睡着了。
这会已经是半下午,食堂已经没啥饭了,苏卫国还是托了食堂的师傅给开的小灶,才得了两碗面。他端着两碗素面回到家,发现他娘和卫小婉都已经睡着了。
面放久了容易坨,这两人还不知道会睡到啥时候,他干脆把两碗面分给了四个孩子吃。
卫小婉一觉醒来,天已经快要黑透了。她打了个哈欠起身,迷迷蒙蒙的看了一圈,才发现有哪里不太对。
卧室有一个窗户,上面简单的搭着一条毛毯充当窗帘,窗户的外头已经是黑漆漆的,只偶尔有几点亮光,但是屋里却是明亮如白昼的。
卫小婉抬头往天花板望去,结果差点刺得眼睛生疼。
天花板上,挂着一盏白炽灯,就是这个小玩意儿把屋里照得亮堂堂的。她扒开门缝往外头望去,果然发现外面也正亮着灯。
卫小婉并非没有见过电灯,大队部也有电灯,晚上村里的人喜欢去大队部吹牛打屁,也是因为那里有灯,比之外头来要明亮很多,而且还省了自家的煤油灯。
但是像这么奢侈,每间卧室都安装了一盏的还真是头一次见。就连卫小静家里,也不敢这么奢侈,用的还一直都是煤油灯。
她咂咂嘴,心想,这房子虽说小了点,可部队里的条件看来是真的不错。
苏大娘比她起得早,应该已经出去了,卫小婉整理好自己,也作势要推门。她这会离得门近了,恰好听到了外头的声音。
苏大娘起得早,醒来的时候苏卫国刚买了肉菜回来。她舍不得吃食堂的小炒,干脆让儿子带着去了公共厨房,简单的做了点饭。
筒子楼的结构,家里连厕所和厨房都是没有的,全都需要到外面去。苏大娘很不习惯这样的构造,尤其是她们刚来,就闹了那么一出,谁见了他们都会好奇的打量上几眼。
好不容易一顿饭做完,她的忍耐力也到了极限。
这时候也差不多到了晚饭的点,苏大娘招呼苏卫国和几个孩子吃饭。苏卫国磨磨蹭蹭的往饭桌走,扭头看了卧室门好几眼。
苏大娘像是头上长了眼睛,催道:“你快着点,二妮儿最近在老家天天要教人烧瓷,累着呢,这会儿让她多睡会,我给她留了饭!”
“村里开始烧瓷了?”苏卫国倒是没料到村里的动作这么快,他才归队没几天,村里已经开始准备烧瓷了。
“嗯,二妮儿可厉害着呢,她现在是窑厂的技术师傅,专门教大家怎么烧瓷的,过年还能令分红呢!这次要不是要来和你成亲,大队是绝对不会答应她走的!”
苏大娘一边招呼几个孩子吃饭,一边唠唠叨叨:“你这房子也太小了些,以后孩子越来越大,连转个身都得成问题了!不行的话,我还是带着那几个孩子回农村吧,也好让你们小两口多相处相处!”
苏卫国连忙拒绝:“那不行,娘,他们在这里,学校啥的都比农村强,回去学业就废了!”
“那这么点儿大的地方,你和二妮儿咋住?总不能你一直睡宿舍里头吧?那还叫啥过日子!”
苏卫国:……
他想了想他娘说的日子,不由得打了个突。
他在餐桌前坐下,转移话题道:“娘,我早就想问了,这亲事怎么定的这么突然,之前连点消息都没有,不会是老家那边出了啥事了吧?”
他今天被这个意外砸得有些懵,冷静下来就察觉到了不对,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小婉是不是又遇到什么危险了,听他娘说小婉在老家发展的不错,他更加担心了。
苏大娘抬头看了卧室门一眼,又低头扫视了一圈几个听动静的孩子们,抿了抿嘴,没好气道:“什么突然,老娘上门求了七八次,你张婶儿才松口的!要不是为了你,我能这么上心嘛!我要不下手快点,二妮儿指不定就成了别人家的媳妇了,到时候你就哭去吧!”
苏卫国:……
苏大娘的话还没完,“我可告诉你,你得抓紧点儿,别以为人家现在真就是你媳妇儿了,赶紧去你们部队催催政审,证儿还没领下来之前,人家随时都有可能反悔的!”
刚准备出门的卫小婉:……
她觉得这会出去不是个好时机,还是再等一会吧!
第二天一大早,三个小子就起床了。他们习惯了早起,每天早上上学前都要帮照顾他们的奶奶洗菜摘菜收拾卫生,不然是没有早饭吃的。
不过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还有人比他们起得更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