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风起太微 > 第85章 第八十五章 主家

第85章 第八十五章 主家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二日一大早,周氏就带着杜若,出了门。

杜若不耐烦坐马车,在外骑马,叽叽喳喳和周氏隔着窗户说话。

“你好好赶路,不要只顾着和阿娘说话。”周氏说她。

“阿娘,我闭着眼睛也能骑。”杜若毫不在意。

她这话不算假话,她自幼就学会了骑马,还跟着定远侯扫荡过边寇,马上功夫很娴熟。

周氏见她不听,懒得白费口舌,不管她了。

很快,她们到了一个叫郝家村的地方。

杜若这千亩良田,共有六十多户佃户耕种,这些佃户分住几个村落,郝家村比较大,有三十多户人家,剩下的,则分住在附近的几个村落。

周氏说事情很多,不是骗人,光是召集这些佃户来见杜若一面,就需要许多人跑腿。

她们到了郝家村,裴山就找来了村正,让他派人去其他村落,通知佃户们来见主家。

云门乡大概有田地五万多亩,其中上等良田二万多亩,中等田和下等田近万亩,其他的田地,是桑麻地、水塘、林地、边角地、村落宅地等各种杂地。

天下初定,编户齐民时,云门乡有百姓五百户,大概三千人,天下承平百多年,百姓繁衍生息,丁口早就翻了几番,现在,云门乡大概有八千多人。

这些百姓,分居在数十个村落中,少则五六户,多则几十户聚居,十户以上的村落设村正,协助里正收取赋税,督促徭役,十户以下的小村落则隶属大村。

按规矩,百户为里,设里正,五里为乡,设乡正。不过,如今的云门乡,起码有千户百姓,还是一个乡。

云门乡的上等良田,以前皆是王田,如今大部分在东宫名下,百姓们,有些家有几亩薄田,又佃种了一部分东宫的良田,还有些,就是没有田地的纯佃户了。

皇帝赐给杜若千亩良田,并不是方方正正的千亩,里面有一些杂地。这些杂地,不属于杜若,不过她可以使用,每年交一些赋税就行。

一般来说,上中下各等田地的赋税,收入国库,杂地的赋税,则入内库。太子嫉妒皇帝有钱,皇帝内库的钱,就是靠这些杂税收上来的。

周氏有意历练杜若,今日只是在旁提点,没有出面代她行事。

杜若借了村正家的堂屋,先见过了郝家村的人。郝家村的人,多数姓郝,少数几个外姓,都是郝家的姻亲。

她坐了主位,侍女护卫们分立两边,裴山将人一一喊进来,这架势,摆得也算有模有样。

郝家村的佃户,每户派一人,拜见了新主家,住在其他村落的佃户,也匆匆赶过来,拜见杜若。

这一个上午,杜若光用来见人了。

她学着周氏往日理事的模样,笑着问了些问题,比如家有几口人,有没有难处,活脱脱一副仁厚主家的做派,至于有没有效果,就不清楚了。

见过了佃户,杜若又和郝村正说了一会儿话。

郝村正说起即将收割的小麦,杜若鼓励了他一番,才离开。

随后,她们又到田地那里逛了一圈。

周氏到了地头,才发现,司农寺划给杜若的这千亩地,位置极好。不但灌溉方便,里面还有不少杂地,想要修个小庄子,买一块做宅地很方便。

她走到河湾处,对杜若说道:“阿若,要不就在这里修个小庄子吧,正好对着这条小河,景色好,用水方便,而且……”

她没有往下说,只是往稍远处望了几眼。

太子的别院就在不远处,待到别院建成,太子的左右监门率会在这里驻守禁军,保护别院的安全,杜若的小庄子和别院遥遥相望,安全上也有保证。

“阿娘,我也觉得这里好。”杜若点头赞同,转头对裴山说道,“裴山,这事就交给你了。”

“是。”裴山应道。

这日,太子也在城外巡查。

傅闵带着人,迎了太子入内,向太子禀报别院的修建情况。

“殿下,过几日,小麦就要抢收了,这修建速度恐怕要慢下来了。”傅闵说起了收小麦的事。

“那就歇几日吧,待小麦收割好了,再建。”粮食抢收,是国之大事,太子的别院当然得让路。

“是。”傅闵应了声,又和太子说起了另一事,“殿下,您上次要的营造布置图,已经完工了。”

“是嘛,孤去看看。”

太子往当日他接见人的屋子走去,刚进屋,就觉得眼前一亮。

屋子里已经大变样,墙上挂了一副巨画,画中是一座景致优美的别院。

桌子上摆着的沙盘,原先光秃秃的,如今也变了模样,放上了一个个精巧的建筑。

他曾经接见过的那四名营造师,正等在屋子里,见他进来,齐齐俯身行礼:“拜见太子殿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