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风起太微 > 第84章 第八十四章 字帖

第84章 第八十四章 字帖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他犹豫了半晌,还是决定去芙蓉园,和皇后通一下气,免得皇后毫不知情,被人打个措手不及。

这日下午,皇帝午歇起来,就听到张叙禀报:“陛下,承恩侯求见。”

“何事?”

“回陛下,承恩侯说,他得了王右军的一幅字帖,不识真假,唯恐宝物蒙尘,故而进献给陛下,请陛下赏鉴。”

王右军,即王羲之,他的行草书,可谓天下一绝。

皇帝一愣,复又笑了起来:“宣他进来。”

“是。”

张叙出去片刻,王粟就捧着一卷纸轴进来了。

他给皇帝行过礼,对皇帝说道:“陛下,臣得了一幅字帖,据说是王右军的快雪时晴帖,臣才识浅薄,不知是真迹还是摹本,请陛下赏鉴。”

“展开来,朕看看。”皇帝颇感兴趣。

王粟解开纸轴,张叙上前来,帮着他一起把字帖展开。

皇帝站了起来,走到近处观赏。

快雪时晴帖,是王羲之写的一封信笺,共二十八字,字字珠玑,有二十八骊珠之称。

“秀美挺拔,悠闲雅致!”皇帝看了,赞叹道。

“陛下以为,是真迹,还是摹本?”王粟虚心讨教。

“朕一时之间,难以决断。”皇帝有些举棋不定。

君臣二人又说了些有关字帖的话,最后,还是没有定论。

王粟陪皇帝闲聊了一阵,才告退。他出来后,慢悠悠地往外走,过了一会儿,就看到了皇后身边的于尚宫。

“承恩侯,皇后召见。”

“臣遵旨。”

王粟见了皇后,和皇后说起了刘道长的事。

“阿兄以为,刘道长跑了?”皇后的脸色变了。

自从董谦死后,虞安上位,太子身边的人,有了很大变动,她原先留下的许多棋子,都没法用了。刘道长能够得到太子的信任,殊为不易,突然跑了,太过可惜。

“八成是。”除此之外,王粟想不明白,刘道长为何忧心忡忡了一日,突然走了。

“让人留意着,既然有了异心,就留不得了。”皇后低声说道。

“臣明白。不过他有心要走,一时之间,恐怕难以找到。”王粟点头。

皇帝这边,他看了一会儿字帖,委实觉得好,又有些不敢相信。

“张叙,宣严弋觐见,让太子也过来。”他吩咐道。

“是。”

张叙命人去传太子和严弋。严弋是翰林院的翰林,善书法。

太子离得近,很快就到了。严弋到得也不慢,皇帝移驾芙蓉园,翰林院有人随驾在此,今日正好轮到他值守。

太子看过了字帖,点头赞好,其他的,却不说,严弋看了,亦是如此。

“都说说看,是真迹,还是摹本?”皇帝问他们,“严爱卿,你先说。”

“这字一气呵成,散而不乱,有王右军之真意……”严弋夸了一通,唯独不肯说是真是假。

“太子,你说呢?”皇帝又问太子。

“阿耶,儿觉得,恐怕是摹本。”太子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开口了。

“何以见得?看这里,此处有褚印。”皇帝指了指字帖的下方。

褚印是褚遂良的鉴赏印。

“这上面虽有褚印,却少了一方贞观印。儿以为,真迹应该是陪葬了,外面流传的,多是摹本。”太子说道。

太子说的是一桩唐时旧事。

唐太宗极为推崇王羲之的字,曾经大肆收集他的字帖。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当时很多人为了讨唐太宗的欢心,仿造了王羲之的字帖,献给太宗,邀他欢心。

唐太宗辨不出真假,就让虞世南和褚遂良帮他鉴别真假。虞世南、褚遂良都是书法大家,他们鉴赏过的王羲之真迹,据说留下了“虞世南”印,“褚氏”印,这样的鉴赏印,唐太宗也留下了“贞观”印。

然后,坑人的事来了。

君臣鉴别好了真假,唐太宗命人临摹了很多摹本,赏赐给臣子们共赏,而王羲之的真迹,当时是留在宫中,后来据说给他陪葬了。

外面流传的,多是摹本,因是当时的书法大家临摹,与真迹相似度很高,几可乱真。

“朕知道,但是据说……不是被盗了吗?”皇帝当然知道此事,也知道,真迹陪葬了,才是正解,但是如今真迹摹本傻傻分不清,不就是听说昭陵被盗了吗?

既然如此,世间当然又有真迹流传了。

“阿耶,儿就是这么一说,阿耶姑且一听吧。”太子不愿多说了,皇帝觉得怎样就怎样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