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蝉鸣之声渐落,秋风吹起的风拂过渐黄的梧桐叶,飒飒的浅声犹如情人的呢喃,带来温凉的感觉。
“娘娘,今日已经是一月之期最后一天了,明日可是要出颐和宫给太后请安?”叶影将薄披风搭在苏瑾嫣的肩头,细细地系好了。
苏瑾嫣握了茶盏,轻轻抿了一口,浅笑,“自然是要去的了。明日将本宫抄写的女诫,还有佛经,都一并带去。”说起佛经,苏瑾嫣眉宇间带了一丝愁绪,“只是不知本宫抄写的佛经不知太后是否会喜欢。”
闻言,陆纯熙宽慰道:“你抄写佛经诚心又认真,一手小楷也写得漂亮,太后定会喜欢的。你莫要忧心。”
苏瑾嫣浅浅一笑,“希望如此吧。”
竖日,颐和宫。
“臣妾给太后请安,祝太后金安。”苏瑾嫣行拜礼,恭恭敬敬的模样看起来格外乖巧可人。
太后微微颔首,“起吧。”
苏瑾嫣谢过之后站起身,又微微屈膝,道:“太后,臣妾这一月谨遵您的教诲,认真学习女诫,受益良多。臣妾想到太后对佛祖尊敬,臣妾也对佛祖心存尊崇,所以抄写了一卷佛经,想要送予太后。”说着,陆纯熙捧着两卷宣纸走到太后面前,微微低着头,恭敬地捧上去。
闻言,太后抬了抬眼,身旁的花嬷嬷上前一步拿过陆纯熙手里的两卷宣纸,展开看了看,随后将抄写佛经的那一份呈到了太后的手边。
太后打开看了看,脸色柔和许多,夸赞道:“你倒是有心了,这字写得好看。”这佛经行笔流畅自然,不是熟读佛经的人是写不出来的,再加上字体娟秀好看,立时便得了太后的欢心。
“太后过誉了,臣妾只是尽心而为。”苏瑾嫣心中松了口气,笑容便不由放开了些。
“妹妹谦虚什么。”皇后笑着道:“常人都说字如其人,妹妹生得这么好看,那字定然也是极为不错的。”
太后笑着看了皇后一眼,道:“皇后说得没错,你这孩子的字实在好看,哀家喜欢得紧,你若是有空闲,再为哀家抄写一卷经书可好?”
苏瑾嫣温婉浅笑,“太后哪里话,臣妾能为太后抄写经书祈福,是臣妾的荣幸。”
“哈哈哈,你这孩子嘴甜。”太后笑开,将经书放到花嬷嬷手中,道:“将这经书收好。前些日子,皇上是不是给哀家送了块雕了佛祖的玉坠子?说是大师开了光的?”
花嬷嬷捧着经书,回答,“是的,奴婢给您收着了。”
太后道:“一会儿送到瑾婕妤宫里去。”
“是。”
底下各嫔妃面上没什么,但心里却都嫉妒着,这瑾婕妤真是会讨好人!明明抄写女诫是惩罚,怎么这么看来,倒是奖赏了?!
苏瑾嫣谢了恩赐就回到自己的座位,眼观鼻鼻观心,尽可能的减小自己的存在感。她知道先前的事情肯定又为自己招了嫉恨,行事还是小心些的好。
前朝,金銮殿。
齐恒站在龙椅下首不远的地方,一张俊逸的脸带着刚刚病愈的苍白,唇角微微勾起了一丝弧度,似乎很平易相处,但那双深海似的眸子里满满的都是疏离。
他的站位很尴尬,既不是王爷,也没有职位在身,却又是皇室。齐恒唇角的弧度又加深了一些,视线落在齐烨身上,将带着依赖的眼神递给了齐烨。
齐烨收回自己看向齐恒的视线,看向底下有些骚动的众大臣,道:“如今朝廷还有哪些职位是空缺的?小恒能力不错,朕想为他安排一个职位。”
此言一出,底下各大臣面面相觑,随后一致回答,“回皇上的话,如今已经过了入仕的时间,朝中人员已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