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曾经沧海 > 第18章 第18章 初恋并不是爱之 迷幻

第18章 第18章 初恋并不是爱之 迷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唐朝士族孩子们的仕途考试制度,是层层选拔。先由“乡贡”考试,就是任何读书人,都可以参与由县令主持的考试,录取者称为“乡贡”,俗称秀才。尔后才能继续参加州郡的选拔考试,优胜者方能进入朝廷的三级人才选拔,这就是民间称呼的“举人”。而此后的朝廷三次考试,才是能否进入仕途的关键“三级跳远”。

元稹的起步很顺利,当然与他的天赋和努力一脉相承。现在是他正准备进京入朝,参加礼部考试的关头,自己知道不敢懈怠。

整个白天元稹就在自己的房间中徘徊,他的面前悬挂着三条字幅,反复看着,默默咏诵着。自左至右,是他最崇拜的曾外祖爷爷留下的墨宝,随后是他的姐夫加导师的书法,最后那一幅是他自己书写的座右铭。

“石可破,而不可夺其坚;丹可磨,而不可夺其赤。”这就是他那个外祖爷爷留下的真迹。

元稹的母亲郑家与皇亲国戚沾边。那是在玄宗朝的开元年间,元母的外公吴溆,有个妹妹被选入宫,开始在掖庭中干杂务,属于地位低贱的宫女。“掖庭”就是后宫嫔妃们居住的处所,这里的宫女,如果被皇帝那些嫔妃、贵人或才人们选中使用,就是有了主子,否则属于无“主”宫人,只能做一些室外的辛苦工作,身份自然要低人一等。

这天,玄宗来到忠王李亨的府邸,看着王府的简陋以及李亨的遇事亲躬,心中顿生怜悯之心。他急忙命宦官高力士,对忠王府给予特别安排。首先就是从掖庭中,选调一批宫女来为王府服务,其中就有吴氏宫女。这位宫女颇有姿色,又是一个心细勤劳之人,在王府服务期间,受到了李亨的注意。而此时的李亨身边还没有王妃相伴,自然他就有了让吴氏宫女侍寝的要求,一切都在顺理成章中进行着。

时间一天天平静度过,一年之后李亨有了第一个孩子,就是那位吴氏宫女生育的,取名李豫。又不久李亨被确立为太子,在去向玄宗问安之时,他的儿子李豫被爷爷大赞一番,“此儿相貌异于众人,将来必是我大唐英明之君”。就这样在开元盛世的光环下,人们安逸的度过了三十年的时光。而李亨的第一个女人,即李豫的母亲吴氏,也在十八岁那年去世了。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太子李亨在宦官李辅国的协助下,夺取了玄宗的皇位,庙号肃宗。在平叛任务进行时,又因皇位的继承问题,宫中掀起了血雨腥风的争斗。又是李辅国杀死皇后,吓死肃宗,让时任太子的李豫接替了皇位,庙号代宗。

代宗李豫在接任其父肃宗的皇位后,就追封已故的母亲吴氏为“章敬皇后”。这时身为皇帝舅舅身份的吴淑被命为大将军,负责统领内卫工作。他本来就是一个“宁为直伐、不求曲全”的耿直之人,授予大将军统领内卫也算是人尽其才。

此时的代宗,对以李辅国唯马首是瞻的宦官队伍,信任有加,因为他是被他们抬上皇位的。而这个时期的吴淑,已经不能适应宦官专政的社会现实,自然功名利禄总是与他擦肩而过,只有在原来的岗位上碌碌度日。直到德宗李适登基后,开启了“削藩”之战,引发了朱泚叛乱,吴淑被害,才被追授为太子太保这一荣誉称号,属正一品级别。

他是吴家的楷模,尤其是他耿直不屈的性格,影响着吴家子孙后代。元稹从懂事开始就在母亲的教诲中生活学习,自然那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倔强,左右了他大半个人生。元稹在先辈遗留下来的墨宝前默默咏诵着:

“石可破,而不可夺其坚;丹可磨,而不可夺其赤”。

元稹正在品味的第二幅书法,是他的导师姐夫崔先生写来的,本来在人家书房中,是元稹软磨硬泡要来挂在自己的房间。主要是元稹觉得姐夫的笔法,有前人颜真卿的刚直不阿,和“癫张醉素”的脱俗不羁。那是一首乐府古诗,其中最后的一句是“古来圣贤皆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入笔与收笔占去了大半幅纸面。

“这是您醉酒后写的吧?”元稹有一次这样问姐夫,他只是嘿嘿一笑而已。

元稹在欣赏表达前人志向书法的同时,其实他对自己写的那爿条幅还是很满意的,那不是他对自己的书法笔力有自信,而是他对自己选择内容表达的满意。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这是古乐府中的一部劝学篇,应该是一首很励志的解说。但又让人觉得它没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直观和力道,甚至有点诱导人,努力争取的是花花世界中的人生。对古代文字的解释本来就是仁智互见,有正解也有旁解。元稹的解释是“凭直觉,勇往直前”。

又是一个夜晚来临了。

“阿弟,听说燕燕要出嫁了,什么时间去祝贺一下吧!”姐姐对他说道。

“今晚怎么样?”他问姐姐。

“可以的,要快去快回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